第49章 私房烹飪
四合院:傻柱改命,截胡秦淮茹 你定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四十號工友同樣無比震驚。他來到案板旁邊,拿起一撮削好的土豆絲凝神細看。
此刻,所有人都看到孫師傅微微發抖,似乎嘴裡還在低語:“怎麼會這樣?”
大家都納悶於李師傅為何會有這般反應,隨即齊齊看向案上的普通土豆絲,卻並未察覺任何異常。
梁主廚——那位專門製作鍋塌子的大廚,瞥見情緒未穩的李工問:“李師傅,你的魂兒飄了嗎?你看你那樣失神。”
面對梁滿囤困惑的目光,李工有些責備地說道:“你們總關注皮毛而非內在,難怪你們手藝停滯不前。”
接著他吩咐:“金明,你說說看,何師傅這土豆絲有何獨特之處?”
面對不解的侄子,李工不由得有點賭氣:“就是與他人切出來的不同啊!”
金明雖不解但堅信他叔言辭中之意,細細觀察那絲土豆。“嗯,細些,且透亮、切割整齊。”
他發現這些都是好廚子常見的技巧,似乎沒那麼特別。
“這只是表面而已,你懂的還是膚淺的部分!”
叔父搖頭嘆息,舉幾根土豆絲示範:“看它透明,粗細均等不錯。但仔細看,這土豆絲長度厚度完全相同,而且都能穿透過針眼。”
在李工的提示下,眾人這才注意,每一條都一模一樣,如同機器打造一般精確。
“這是怎麼做到的?”
每個人都露出驚訝的神情,土豆形狀各異,能做到如此一致實屬不易。
李工緩緩解釋:“他是在切之前將土豆的多餘部分都削掉了,削下的廢料還可再利用。他削好的土豆塊,經過巧手處理,便成就了這種均勻的土豆絲。”
李工的解說揭示出何雨柱背後的手藝精妙和細心。儘管如此,大家仍嘖嘖稱奇。
謙虛的何雨柱笑著致謝,看不出任何自負。突然,揉麵的小胡師傅大呼一聲:“糟糕!我太投入了忘了和麵!現在離午餐只剩四十幾分鍾,二百個饅頭來不及做了!”
聽聞此,李工心中也焦急萬分,招待所的客人們有領導前來品嚐他們的饅頭。從麵糰和酵母發酵到蒸出饅頭,這活兒沒有一個小時拿不下來。
後廚內氣氛立刻緊張起來,大家都意識到剩餘時間不多。李師傅自已也需立即去熱鍋,因此急忙對何雨柱說:“幫胡師傅分擔,儘量準時出籠,讓饅頭準備就緒!”
李工看到廚房裡只剩何雨柱無所事事,便交代給他,然後轉身去炒菜。
“何雨柱,這裡有一半的發酵麵糰交給你,幫忙好好揉一揉!”
師傅胡命令道。
儘管胡師傅不確定何雨柱能否勝任,此刻已別無他法,只好病篤亂投醫,他將預先準備的一半面團遞給何雨柱,以刀割斷。
“明白了,胡師傅!”
何雨柱接過白麵撒在 面案子上,接過胡師傅遞來的麵糰,有力而熟練地揉捏了起來。
胡師傅也趁此時刻忙碌自已的麵糰,他想自已揉好後再支援何雨柱。然而,胡師傅並未覺察到何雨柱已藉助廚師巨匠龍雲手法,以內力震盪麵糰中的麵筋,令饅頭蒸出來更為蓬鬆多彈力。
何雨柱不到三分鐘就處理好了那半個麵糰,他把麵粉放在案板上,隨後覆蓋住一大鋁盆讓它靜置發酵十分鐘。
一開始,胡師傅誤以為何雨柱敷衍,心裡頗為不快,他在和麵時忍不住說道:“何雨柱,再多花些工夫,否則你的饅頭會成塊硬皮疙瘩!”
但他已沒時間再和何雨柱爭論了,只希望專注於自已的任務,即使會被上級批評也不致過於尷尬。
胡師傅為人正直,並不打算諉過他人,這也顯示他的責任感。於是他不再關注何雨柱那邊的情況,專心於麵粉、醒面和最後的饅頭塑造。二十分鐘後,當他把上百個饅頭整齊擺放在蒸籠中,才略施眼色給何雨柱看了一眼。
發現時,何雨柱的揉麵工作早已順利完成,饅頭已靜靜等待在鍋上蒸熟。“唉,這頓教訓逃不了!”
他為自已的粗心後悔不迭,只恨自已早沒想到這點。
“何雨柱,謝了!”
胡師傅苦澀地說出這話,畢竟何雨柱間接幫他減輕了負擔。
李工依舊有些擔憂,做完自已的飯菜,他又向胡師傅求證:“老胡,結果怎樣?”
胡師傅無奈攤攤手:“料想免不了受批評,何雨柱切菜尚算及格,但在揉麵這方面可能還欠缺一些經驗。不過,至少已經放進鍋了。”
爐火燃燒得旺熾,香氣四溢,饅頭的甜美味充斥整個廚房,胡師傅臉上的神情變幻莫測,思索所長看到那些半成品會作何表情?
“唉,責備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胡師傅一臉苦笑地搖頭,能預見到所長指責的樣子。
梁滿囤內心暗自得意,他今天的炒土豆絲簡直是信手拈來。首先加熱底油,炒香蔥薑蒜、紅辣椒,接著加土豆絲並倒入適量醋,最後快速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因其細絲特質,翻煎不久即可出鍋。梁滿囤舀了一勺熱氣騰騰的土豆絲湊近鼻尖品嚐。
那一刻,梁滿囤彷彿感受到了自已的廚藝提升,堅信就算孫師傅的特別料理——醋溜土豆絲,恐怕也沒有自已今天這一份可口。
小灶負責人的李工也是卯足全力,做出了四道精心準備的菜餚——農家小炒肉、西紅柿炒蛋、京醬肉絲和辣子雞丁。何雨柱遠遠偷瞄,雖然並不瞭解口味怎樣,但從色彩上來看,就似乎略顯不足,中國菜餚一向追求色、香、味俱佳,尤其在顏色的重要性排第一。
上菜時,菜品首先要有誘人的外在視覺效果,才能激發品嚐者的味蕾慾望。然而,孫師傅的這四道菜卻可以用愚、大、粗、劣這四個詞來描述,儘管份量足,但觀感上就缺乏食慾。
然而,何雨柱不會天真地上去向孫師傅提出建議,而是暗自為那些食材感到惋惜,默不做聲。
\"這是怎麼回事?\"
正當大家忙碌於工作時,胡師傅一聲驚呼讓大家齊齊看向那邊。
看到胡師傅揭開一個熱氣騰騰的蒸籠,眾人看見一屜潔白如雪的饅頭,它們比尋常的還要大些,那潔淨的白色令人一眼便有垂涎欲滴之感!
\"哎呀,胡師傅的饅頭蒸得真出色!我光看一眼就有強烈的進食衝動了!\"
粱滿囤看到饅頭後,眼睛放出了亮光,快步走到胡師傅近前讚揚他的技藝。
\"哎!這籠不是我蒸的,你們看那邊的才是我的。”
胡師傅苦笑,搖搖頭解釋,接著走到了旁邊的蒸籠處,揭開鍋蓋。
一看見新開啟的那一籠饅頭,粱滿囤立刻皺起眉,顯然是對他們有所不滿。這一鍋饅頭小、黑、硬實,且散出的香氣遜色不少,與剛才的那一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胡師傅,這邊的是您……\"
梁滿囤低沉有力的聲音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他們都明顯感覺出了這兩籠饅頭之間的差距。
\"這個……這一籠是我做的,那邊好的是何雨柱師傅的手藝。\" 胡師傅臉頰微熱,心裡擔憂何雨柱的饅頭蒸得不夠好。
可是揭開鍋蓋後他才發現,他的手藝與何雨柱相比確實相形見絀。此時,胡師傅仍擔心會因為蒸饅頭不佳受到孫所長的批評,因為在對比之下,他這鍋饅頭顯然不合格,難免被教訓。
但他有了新的想法,他湊到何雨柱身邊賠著笑臉詢問:\"何師傅,您有沒有想收徒弟的心?\"
胡師傅打算拜師學藝於何雨柱,想讓他教自已怎麼做出美味的饅頭。梁滿囤乍看之下略感驚訝,旋即也匆匆趕來,不滿地對著胡師傅翻了個白眼:“胡師傅你這樣可就不夠意思了,拜師這種事理應由我先來找何師傅。就算是我們一起拜,那我也要算是大師兄!”
說完,梁滿囤笑得很諂媚地望著何雨柱,即使是他威猛的樣子在此刻也變得如同含菊:“何師傅,請您收我為徒,我希望能學習您的刀工技藝。我保證勤奮苦練,絕不給您增添負擔。”
見到眼前兩位厚顏 的笑容憨實的大男人,何雨柱心中頓時生寒,連忙遠遠地往後退去。他的雙手亂揮,顯然是堅決不願接受這兩個年紀已有三旬的年輕人作他的徒弟,這未免過於突兀了!
\"胡師傅,粱師傅,你們太過客氣了。我們同在一個廚房,又是資歷深厚的朋友,哪裡好意思稱我師父?\"
\"所謂‘藝業無先後,尊師重道在於心’。您不必過謙,您成為我的師父是我們的榮耀。以後我就做何師傅你的嫡系徒孫,我會勤學不怠,不會讓您丟人啊!\"粱滿囤看似老實,心思卻靈活得很,說話間巧妙地給自已定好了位置。
\"就這麼定了,梁師兄排第一,我當個小師弟。我會努力進步,不讓您有任何面子上的損失!師傅,這個星期日我們就舉辦拜師宴會,請所有師兄弟見證,正式拜您為師,從此我們師徒名正言順!\"
不消片刻,胡師傅緊跟著表達了忠誠的心意,確認他和何雨柱的關係確實確立。
\"嘿!別瞎鬧了,趕快去給同事們添飯,時間到了,領導和同志們都快來用餐了!\" 李師傅一聲喊叫,成功緩解了何雨柱的尷尬。梁滿囤與胡師傅只好向何雨柱承諾,待到休息時間再談拜師之事,隨後分別忙碌去了。
果然,士兵們剛剛將飯菜與饅頭排列妥當,便已有幾位手拿餐盒的戰士步入食堂。不久,孫主任領著幾位領導走入了小餐廳。李師傅趕緊指揮助手,將他親自炒好的四樣菜餚搬入小餐廳,同時,他還額外打包了梁滿囤那四份大鍋菜分給了那裡。自然,何雨柱的大籠屜饅頭也順手抓了一打一同遞去。
\"這土豆絲太好吃了,我還想再來一份!\"
\"是啊,這饅頭也相當不錯,鬆軟得很,口感猶如鬆餅一樣美味!\"
食堂里人聲鼎沸,眾人盡享晚餐。但片刻之後,氣氛熱烈了起來,先前享用過土豆絲和饅頭計程車兵們紛紛捧著餐盒排隊加菜。遲到計程車兵得知訊息後,在裝著土豆絲的視窗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再給我一份糖醋土豆絲!\"
\"梁師傅,我要一份糖醋土豆絲和兩個饅頭!\"
戰士們側頭跟梁滿囤熱情交流,手中餐盒高舉,以防別人迅速掃空了他們喜愛的糖醋土豆絲和饅頭。事實上,他們的憂慮並非多餘。眼看滿滿一鍋糖醋土豆絲已接近見底,排隊的戰士仍有一二十人,顯然,有幾十位將嘗不到它。
何雨柱的饅頭早已銷售殆盡,剩下的只有胡師傅的大鍋饅頭了。梁滿囤得意地輕輕敲擊已所剩無幾的搪瓷盆,對列隊的戰士說:\"只剩下最後三份糖醋土豆絲,大家可以去其它視窗看看別的菜餚。那兩視窗的菜餚還未售罄,師傅們早就等著了。因為他們大部分都只點了土豆絲,其他菜品幾乎沒怎麼動過。\"
孫主任匆匆走過,悄聲吩咐李師傅:“李師傅,再給多做一些糖醋土豆絲,要滿足領導們,讓他們能多品嚐一下。”
孫主任原以為這道菜出自李師傅私房烹飪,所以立即找到他。
\"順便說下,今天多拿十張饅頭去,剛才饅頭也被表揚了!\" 仰頭看到滿臉無奈的李師傅,孫主任疑惑之餘還不忘催促:“你愣什麼,快點準備吧!”
李師傅連忙咳嗽示意:“哎,孫主任,糖醋土豆絲是大鍋菜,是梁滿囤的手藝。饅頭則是何雨柱蒸的,他總共蒸了一百個,一個都沒剩下。”
\"天哪,這樣子嗎?!\" 孫主任一臉驚異,原來讚揚連連的糖醋土豆絲竟是普通的大鍋菜。
\"孫主任,我開不得這樣的玩笑,不然會挨批評的,梁滿囤的烹調水準我還是瞭解的。\" 從李師傅的回答判斷,孫主任認為李是在開玩笑了。
\"哦我的孫主任,我哪敢開你玩笑。確實那土豆絲是梁滿囤的功勞,只是配料出自何雨柱的刀工。我覺得今天的食物新鮮,所以味道出色,全是梁滿囤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