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到了山寨以後才知道那雲裡金剛宋萬和摸著天杜遷都死了,心下深感可惜,
然而得知面前的竟是張榮的時候,一時間倒也只能感慨:
“這世間英雄何其多也!一飲一啄自有天定,若不是那二人被殺,說不得這張榮還不知道要多久才會露出鋒芒。”
張榮見到盧俊義的時候也是非常興奮,
從盧俊義這裡確認了盧家軍已經在高麗國站穩腳跟,更是大喜過望,
當下便表態想建功海外,去那高麗國一展身手,
但是盧俊義卻讓他可以過段時間先安排親眷到登州,隨後再跨海去高麗國,
這邊梁山不能沒有水軍統領,
那張榮沒想到盧俊義對自己這麼信重,直接委以統領之職,忐忑之餘內裡也是不由得豪情萬丈,正所謂英雄出少年,這張榮此時將將二十歲,正是無懼無畏的年齡,於是便安心聽憑安置。
安置完張榮,盧俊義又對朱貴做了一些撫慰和叮囑,尤其是將盧家軍所屬絕對不可以吃人的底線說的那朱貴汗如雨下,內裡直呼僥倖。
然而接下來的安置卻讓盧俊義犯了難,按說鄧元覺留在這裡是最合適的,
本來一開始想的就是讓鄧元覺見了那王倫以三十萬貫生辰綱作餌,先結個善緣以圖將來,
沒想到那王倫居然是個有膽子落草卻沒膽子搶劫的,把無膽匪類四個字坐的名副其實,逼的鄧元覺只能動手殺人奪寨,
加上更沒想到對影山上遇到牛皋等人,讓盧俊義有了些別的想法,此間委實不好措置。
鄧元覺看出盧俊義的為難,便說道:“要不晚一些再去江南如何?畢竟那邊一切都還未開始發動......”
盧俊義搖搖頭說道:“那邊牽扯到今後的大勢,現在不去,一旦錯過時機,以後就沒機會了。”
張榮等人不明所以的看著盧俊義和鄧元覺,良久之後,
盧俊義看著張榮說道:
“張榮兄弟知道我為什麼要跨海打那高麗國嗎?朱貴兄弟也可以猜一猜。”說罷轉向朱貴說道。
聞言所有人都不知道盧俊義為何此時說起這個,
事實上大家似乎都忘了去想這個問題,
難道不是為了應對將來的家國傾覆,滅族之災做的準備嗎?
沒讓眾人等太久,盧俊義便說道:
“其實我自己也說不清楚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想想也是,我從出生開始就沒受過一天的苦,
後來爺孃離世,但是憑藉他們留下的家財和我自己掌握的一些東西,
我是完全可以無憂無慮的過完這一生的,想要什麼對我來說似乎都不難,
別的不說,就現在這個道君皇帝的性子,只要願意花銷,
就算是弄個知州噹噹也不是不能想,眼下這個總管的職位不就是二十萬貫買來的,
即便將來天崩地裂之時,我也可以早早躲得遠遠的。
後來我大概明白了一些,
這世上的英雄從來都不是一出生就註定了的,
有些人是恰逢其會,正好在那個位置上,
頂住了,扛起來了,就成了英雄,比如秦始皇名垂青史,
沒頂住,扛不起來,就成了狗熊,比如石敬瑭遺臭萬年。
但是這世上還有一種英雄,他們是主動選擇成為英雄,
這樣的人,我在夢裡見過很多,那是一群打著紅色旗幟的人,
他們在比現在,哪怕是十年之後的局勢,
艱難百倍的情況下,最終打出來一個朗朗乾坤。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英雄,
但是我發現如果讓自己躲起來安享太平,
假裝不知道外面的黑暗,我卻總覺得不甘心,
再之後,當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手足兄弟聚攏在我身邊,
剛開始我是很享受被人叫大哥的那種感覺的,後來漸漸地,
不知怎的,就覺得那一聲聲大哥好像多了很多別的東西,
直到這幾天我終於明白那到底是什麼了,
這其實是因為我生在這片土地,生在這個族群,
或許這裡有人間地獄,有很多雜碎混賬,
但是我的根就在這裡,離開這裡我就成了孤魂野鬼,
我不能忍受將來有朝一日我的子孫後代連逃都沒地方逃,只能任人宰割,
我翻閱了很多史書,越看越是心驚膽寒,
我無法想象如果在有機會有能力改變的時候,我不去奮力掙扎,
那麼我的子孫後代將來要怎樣去面對那樣的絕望,
這裡是梁山泊,一個本會有很多慷慨悲歌的地方,
但是當我站在這裡的時候,我知道很多東西是可以改變的。
一切從這裡開始,就從這裡改變......”
那一夜,盧俊義好像自言自語一般的說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話,
有人能聽懂,有人聽不懂,但是那晚有幾個少年郎記住了一些東西,
這些東西彷彿種子一般深深紮根在他們的靈魂血肉裡面,最後長成參天巨木架海金梁。
後來盧俊義等人沒有在梁山久留便全部離開繼續南下,張榮和朱貴暫時統領梁山大小事務。
臨走的時候,張榮跪拜辭別盧俊義。
有詩嘆曰:
初登水泊作重遊,麒麟吐真心志剖。
慷慨悲歌譜新曲,前世今生待重頭。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
書中交代:這張榮在另一時空的抗金斗爭中大放異彩,自己拉起隊伍就在這梁山泊,打得金人束手無策,是個當之無愧的豪傑英雄。
第一卷《前世今生待重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