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嗡!

朱元璋的一雙眸子看向天幕。

這個配置,縱然是他也心中驟然一驚。

十歲的幼年天子,將張居正視作忠臣的李太后,唯張居正馬首是瞻的馮保,還有同期全都清算出去的老臣。

這就意味著一件事,張居正想做什麼,整個大明將再也無人可攔!

哪怕他是要廢帝!

但唯一讓朱元璋感覺到些許的欣慰是張居正乃是一個權臣,更是為大明續了命。

好歹不是一個奸臣,這就讓朱元璋還不算太慌。

同時,他也好奇張居正到底做了些什麼,才被稱之為給大明續了命,在後世有如此之高的評價!

縱觀張居正的前半生,還根本看不出來。

大唐。

李世民看著天幕,他的神情也帶著一些嚴肅。

這大明的張居正在他的眼裡已經有了當初大漢王朝的王莽篡漢。

兩者幾乎一模一樣。

對張居正而言,他哪怕是想要廢了萬曆皇帝,那也是輕而易舉。

因為縱然是萬曆皇帝的生母,那也站在張居正的一邊。

不過根據張居正的前半生,幾乎除了讀書改變命運之後,便一直在大明朝堂左右逢源,一步步的爬向那大明首輔。

他究竟會做些什麼?

這一點李世民十分好奇。

一旁的魏徵和房玄齡也同時看向天幕,眼裡帶著一抹好奇。

這時,天幕的聲音再次響起。

【嘉靖年間,大明朝的土地兼併便已經到了一個十分恐怖的地步!】

【土地危機和嚴重的財政危機,這已經是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在當時,大明皇親國戚,還有當地的宦官全都以各種的手段兼併大明百姓的土地,這也正是我們先前所說的封建王朝伴隨著時間,一定會發生的趨勢。】

【天災人禍之下,百姓一定會被地主,豪門一一壓榨,直至改朝換代,重新分配資源!】

【在當時,大明民間迴盪著兩首歌謠,“一畝官田七鬥收,先將六鬥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假,愁的人來好白頭。”】

【“為田追租未足怪,盡將官田作民賣,富家得田民納租,年年舊租結新債!”】

“嘶!”

朱元璋聽到這兩首詩表情一變,周身殺意瀰漫。

他沒想到,這大明嘉靖年間竟然這麼嚴重。

他老朱乃是農民出身,所以自然知道當老百姓唱起這首歌謠,這該多麼嚴重。

這代表著,大明已經足夠危險了。

【張居正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心裡清楚,若是不想辦法解決土地兼併,解決老百姓的生存問題,大明必定走向滅亡!】

【更別說當時大明的官場,豪族,一大堆問題並存!】

【張居正出手了!】

【這個時候,他有李太后和馮保支援,再加上朝堂他的話語權最大!】

【他開始了改革,史稱張居正改革!】

【這場改革,影響巨大,席捲整個大明上下,上到朝堂,下到土地兼併,還有水利,科舉,幾乎方方面面全都波及到了!】

【改革之強,之大,完全不亞於歷史上的任何一次改革!】

聞聽此言。

商鞅和王安石全都抬起一雙眸子看向了天幕,眼底帶著驚訝。

但他們很快又自言自語的道。

“如此之改革,只怕下場不會太好啊!”

【張居正以他的權勢,推動了整個大明的變革!】

【其中尤其是一條鞭法,直接遏制了當時大明嚴重的土地兼併,並且改善了大明的財政!】

【同時,水利,邊關外患,還有地方豪強,全都得到了改善,並且朝廷臃腫的機構,被大幅度的裁掉,官員也全都有了業績考核!】

【混時間拿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不僅如此,張居正還知人善用,挖掘出了李成良,戚繼光等名將!】

【這十年,史稱萬曆中興!】

【他以一已之力,完成了一場不可思議的改革!】

【而這背後的推手,便是張居正!】

【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這句話放在張居正的身上,簡直在合適不過!】

【萬曆十年,六月,58歲的張居正病逝,同時一場針對他的彈劾,也是驟然而來!】

【張居正的前半生註定他不是諸葛亮那種品德毫無瑕疵之人,他不但貪汙受賄,還任人唯親,為自已兒子作弊。】

【他活著的時候,無人敢彈劾,他死了之後,這一切全都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

【六個月後,萬曆皇帝下令抄了張居正的家!】

【人走茶涼,張居正滿門被將士圍起來,不得出府,這導致張居正家中的17人,包括三個嬰兒活活餓死!】

【他的大兒子被下獄也被嚴刑拷問,最終不堪受辱,上吊自殺!】

【大明第一首輔,文官之首,其下場也悽慘至極!】

【但論功,他堪稱大明文官之首,其大名響徹後世,堪稱大明的救世主,卻落了一個這樣的下場,也著實可悲!】

天幕畫面中。

嘩啦啦。

無盡的大雪籠罩大明紫禁城,在這偌大的宮殿前,一片茫茫的大雪之中,張居正身穿首輔官袍,一人漫步在這大雪之中!

這一條路,註定艱難。

這一條路,註定是孤臣之路。

其中變革下場,張居正難道不清楚嗎?

但終究,他沒負了那個剛剛為官,便慷慨上書指著嘉靖鼻子罵的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