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張居正的操作,瞬間,諸多目光全都齊聚在天幕之上,尤其是歷朝歷代的忠臣,他們的雙眸中帶著一抹若有所思。

張居正的一系列行為,給了他們極大的靈感。

這張居正本來和他們一般,指著皇帝的臉上奏摺一頓亂噴。

這若是遇到了明君,那毫無疑問,治國安邦平天下,自此平步青雲。

這天下的手段,全都能用出來。

但問題是,明君還需要這般指著鼻子罵?

明君手下,更多的是有才之士!

只有昏君,平庸之帝王,才喜歡奸臣,這才需要被罵,代入一個昏君的視角中,這件事就比較清晰了起來。

一個昏君會喜歡指著你罵的臣子嗎?

這答案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這也是奸臣當道的重要原因,因為他們會拍馬屁,所以他們被重用,就此騰飛!

然後再來擠兌朝中不願同流合汙的忠臣。

他們一介小官,被一貶再貶!

最終滿腔才華,只能帶入墓地中,大機率是一個鬱郁而亡的結局。

縱觀歷史,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但問題來了,文人拍馬屁,他們這些靠真本事才走到屬於自已位置上的臣子。

他們真的比這些奸臣差嗎?

張居正的操作,令他們看到了一條全新的路!

一時間,一些自身過的清貧,甚至極為悽慘的忠臣只感覺一扇巨大的門朝著他們開啟了。

只要有權,能為百姓做實事,那就無愧忠君愛國之字……

否則,只能是空談!

他們為何不效仿張居正,左右逢源,一路朝上爬去?

天幕繼續道。

【靠著這一份自傳,一份拍馬屁,張居正的日子好了許多,同時,一個天大的機會來了!】

【隨著修仙,嘉靖皇帝的身體越發虛弱,並且脾氣越發的暴躁!】

【同一時間,把持朝政十多年的嚴嵩父子越發膨脹,嚴嵩是想激流勇進。】

【但他的兒子嚴世蕃卻是極為猖狂,他收的金銀,一個宅子都裝不下,並且這人是死有餘辜,像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美人紙便是這混蛋搞出來的。】

洪武時期。

朱元璋皺起眉頭,他有些好奇的道。

“美人紙,這是何物?”

“聽著似乎並不是太好。”

朱元璋自言自語的道。

【徐階瞅著時間差不多了,苟了半輩子的他終於是動手了,他勾結嘉靖皇帝最信任的道士來了一齣戲,稱嚴嵩父子乃奸臣!】

【嘉靖43年!】

【嚴嵩的兒子嚴世蕃被嘉靖皇帝當眾斬首,嚴嵩隨之下臺,偌大的嚴家倒下!】

【黨派之爭,徐階贏了。】

【徐階直接走上了舞臺,握住了大權!】

【嘉靖皇帝死後,徐階命自已最親密的弟子張居正連夜替嘉靖皇帝寫了一封遺詔!】

【張居正動手了,直接以嘉靖皇帝的語氣,將嘉靖自已罵了一個狗血噴頭。】

嘉靖皇帝:“什麼?”

“這張居正在朕死後這才暴露?”

“先誇朕堪比堯舜,再一頓罵朕?”

嘉靖皇帝臉色一陣變幻。

【張居正這操作,一時間,百官叫好,覺得說的太對了。】

【徐階,走到了權利巔峰!】

【這個時候,一個新的問題來了,這徐階自身的人生經歷都是一個苟字,那更別說改革強國!】

【他堅持祖宗之法不可廢,這就跟張居正走到了對立面。】

【但這個時候的張居正還是在忍,因為現在的他,還是一個五品小官,這跟徐階的地位來說,簡直沒法碰一。!】

【對這一切,徐階並不知道,相反,他開始提拔張居正,一年之內,張居正便從五品小官提到了禮部尚書!】

【這幾乎站在了整個大明的權勢巔峰!】

【同時期,張居正曾經給打下手的高拱,卻因為脾氣暴躁,跟徐階對著幹,所以便貶回了老家。】

【相反,張居正卻一直在朝中穩住了根基。】

【但很快,徐階便下臺了。】

【這背後來自於帝王。】

【裕王儲君時期,還比較賢明,登基初期,做的也算不錯,但畢竟被嘉靖壓制了三十年,所以很快就懈怠了。】

【要是一般的能臣,忠臣,那肯定就上去勸阻了,但張居正並沒有,相反,徐階卻看不下去了。】

【因為徐階是清流,保守一派,看不慣裕王的昏庸。】

【隆慶皇帝一怒之下便將徐階趕回老家。】

【在當時,高拱也是裕王曾經的太子伴讀,裕王十分信任高拱,於是他便和張居正聯合,將高拱立為了內閣首輔!】

【這一切由不得張居正,因為裕王最信任的乃是高拱,他便和高拱迎合,雙方推行了一些政策。】

【後來的張居正改革,在這個時期就開始了嘗試。】

【高拱並不在意皇帝昏不昏庸,只要放權,那就是好皇帝。】

【張居正和高拱的矛盾越發嚴重,但高拱有皇帝的信任,這就等於多了一塊免死金牌。】

【但裕王身體不好,又大肆瀟灑,所以很快就噶了。】

朱元璋愣住了。

“什麼情況?”

“這後世的小兔崽子怎麼一個比一個短命?”

朱元璋臉色難看。

嘉靖皇帝43歲噶了,這隆慶皇帝也沒多久。

老朱家的命都這麼短嗎?

【這個時候,後來的萬曆皇帝才十歲。】

【高拱是個權臣,但此人十分囂張,否則也不會被徐階給趕走,當皇帝只有十歲時,高拱看不起這個幼年太子。】

【他當眾言論,幼年太子豈能治天下?】

【張居正知道機會來了,隆慶皇帝死後的第六天,張居正,以及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再加上從小照顧萬曆皇帝的太監。】

【朝堂,後宮,宦官,三方勢力為張居正所用,高拱下臺!】

【從此刻開始,大明正式進入了張居正時代!】

【大明內閣第一首輔,文官之首,張居正來了!】

【從張居正的前半生,很多人覺得憋屈,張居正也不行啊,他就這點本事嗎?】

【但其實不然,試想一下,大明官場之下,歷經三朝而不倒的張居正,其權謀平衡之術,堪稱恐怖!】

【並且他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順勢而為,嘉靖時期,他無權無勢,嘉靖又一眼是昏君,所以一味觸怒嘉靖,是不合適的。】

【他左右逢源,爬到了禮部尚書,這個時候的隆慶皇帝剛開始英明,那就順勢推行,後來玩樂,那就繼續蟄伏!】

【並且高拱有隆慶的信任,他比不了,但時機一到,張居正便發動了最後一擊!】

【這個時候,皇帝才十歲,朝中能跟張居正扳手腕的,一個都沒有!】

【所有重臣要麼死,要麼滾回老家,唯有他張居正一人!】

【並且在蟄伏的時間,李太后視張居正為忠臣,司禮監的馮保唯張居正馬首是瞻!】

【朝中,宦官,後宮,再加上一個幼主,張居正將成為大明第一權臣!】

【而到了這一步,他也終於可以實施那些在他心中醞釀許久,卻一直沒有機會實施的改革!】

【再也沒有人能夠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