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我感覺他不喜歡我喂藥
壽終正寢後,女知青重回1968 元谷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長林的房間,心中焦慮萬分,不斷思索著問題。
她的思緒像一團亂麻,一會兒是昨天順利喂藥的情景,一會兒又是今天無法喂藥的困境。她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她感到無比的困惑和無助,因為她深知服藥對李長林的重要性。
夏巧西心中十分著急,她不斷問自己:“怎麼會這樣呢?明明不久之前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喂藥不進了呢?”她的心情愈發沉重,步伐也變得有些沉重。
她知道,對於李長林的狀況,任何一點意外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因此,她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放鬆,必須儘快查明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李長林的安全和健康。
李松柏,作為一個機器人,他的邏輯思維和情感理解並不如人類那般複雜。對於夏巧西的焦急,他感到有些不解。在他看來,喂不進藥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並不值得如此大驚小怪。他不明白,對於充滿情感的人類來說,“喂不進藥”這句話背後隱藏著病情可能惡化的深深擔憂。
當夏巧西走到病房門口時,她突然想起來李松柏其實是一個擁有醫療能力的機器人。於是,她急切地問道:“松柏,你今天給你父親做了檢查嗎?結果如何?是不是很糟糕?”她的聲音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和期待。
李松柏看著夏巧西,疑惑地問道:“母親,為什麼會認為檢查結果很糟糕?”他的聲音平靜而穩定,沒有人類的情感波動。對於他來說,沒有檢查結果的資料支援,他無法理解夏巧西的擔憂從何而來。
夏巧西看著李松柏那雙沒有情感波動的眼睛,心中湧起一股無力感。她知道,機器人無法理解人類的情感世界,無法體會到她對李長林病情的深深擔憂。
李松柏在聽到夏巧西的問題後,終於明白了她為什麼會如此焦急。原來,夏巧西以為父親的病情加重了。然而,李松柏仍然如實回答道:“是的,是喂不進藥了。我感覺他不喜歡我喂藥。”
李松柏的話雖然有些生硬,但他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他幾乎就要說出“父親想你喂藥”這句話,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夏巧西聽到李松柏的回答,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她的臉上露出瞭如釋重負的表情,說道:“原來是病情沒加重呀,那就好,那就好。”她的語氣中充滿了欣慰和感激。她知道,雖然李松柏無法完全理解人類的情感,但他還是在盡力去猜測她的擔憂和期待。
這一刻,夏巧西感到了一種深深的感激。她感激李松柏作為一個機器人,雖然無法完全理解人類的情感世界,但仍然願意去嘗試理解和安慰她。她也感激李長林病情沒有加重,讓她可以稍微鬆一口氣。
她輕輕推開李長林的病房門,一瞬間,她的心情變得異常複雜。看著病床上躺著的李長林,她的內心充滿了擔憂和溫柔。她明白,李長林躺在病床上,其實是在期待她的到來。
她不禁嘴角上揚,浮現出一絲微笑。這男人,即便是生病了,也會像孩子一樣撒嬌。她心中的李長林,是那麼的可愛,那麼的讓人疼愛。
她走到了李長林的床邊,輕輕地撫摸著他的臉龐。她的手溫暖而柔軟,像一陣春風拂過李長林的臉頰。他的臉上露出了滿足和安心的表情,彷彿在告訴她,他一直在等待她的到來。
夏巧西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是她對李長林深深的愛意和關懷。她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她都會陪伴在他的身邊,守護他,直到他康復為止。
李松柏在這個時候開口說道:“母親,那我先走了。”他的聲音平穩而溫和,沒有過多的情感波動。
作為機器人,李松柏是知道“電燈泡”這個概念的。他知道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讓夏巧西感到尷尬或不舒服,所以他選擇適時地離開,給夏巧西和李長林一些私人空間。
他轉身準備離開,但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回頭補充道:“母親,如果您需要幫助或有任何問題,請隨時聯絡我。”他的聲音中透露出真誠的關心和願意提供幫助的態度。
夏巧西看著李松柏離開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知道,雖然李松柏是一個機器人,但他始終是一個溫暖的存在,給予她無盡的支援和關愛。
夏巧西看見床頭的中藥還冒著熱氣,她輕輕拿起那碗藥,放在嘴邊吹了吹。這碗藥,是她用心熬製的,希望能為李長林的康復帶來一絲幫助。
她溫柔地對李長林說道:“長林哥,來喝藥了。”她的聲音輕柔而溫暖,充滿了愛意和關懷。
令人驚訝的是,李長林竟然在昏迷期間努力張開了嘴。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現象,他一直閉著嘴,無法喝藥。夏巧西只能用針灸的方法刺激他張開嘴。
夏巧西心中一陣欣喜,這是李長林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她,他正在努力康復。她小心翼翼地將藥餵給李長林,每一滴藥都充滿了她的關心和期望。
今天夏巧西喂藥的過程非常順利,這都要歸功於李長林的配合。她感到非常欣慰,因為這意味著李長林正在努力地康復。
夏巧西明白了,李長林之所以在李松柏喂藥時不配合,是因為他想要夏巧西親自喂藥。現在他如此配合,是因為他想透過這種方式告訴夏巧西,他正在努力地想要醒過來。
喂完藥後,夏巧西對著病床上的李長林說道:“長林哥,我明白的,你想盡快醒過來幫我,對吧?我知道你的意思。”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充滿了對李長林的信任和鼓勵。
夏巧西深知,李長林一直在努力地與病魔抗爭,他希望儘快恢復健康,回到她的身邊。她會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支援他,鼓勵他,直到他康復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