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司馬懿:我最喜歡穿婦人的衣服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後年不行,恐怕至少要數年之久,不能全部是軍屯,還得有民屯,而且一旦田分散,魏軍就會利用騎兵突襲。”
“屆時,戰局將進入新的階段。”
說到這裡,諸葛亮感慨起來:“吾常以兵者,詭而驚敵,正而敗敵,未曾想過,以築而守,守而攻之法。”
楊儀聽得也是一臉疑惑。
李衡所謂的以守為攻,在歷史上發生的很少,至少楊儀沒怎麼看到過。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人的侷限性。
至少在唐中期以前的古典戰場,打仗的形式都是軍團縱深大戰為主。
幾乎不會有修城寨一步步修到對方家門口的戰略思路。
修城寨將密集型防禦縱深轉化為進攻型前沿陣地的戰略思路,真正是從唐玄宗時期開始大規模應用了。
那是李隆基繼位,內憂外患的年代,尤其是隴右道抗擊吐蕃,唐軍開始在隴右道一山一地的修建堡壘,逐步蠶食。
最著名的就是石堡城。
後來到宋代,對抗西夏的時候,由於橫山丟失,范仲淹就提出了步步為營的戰略打法,用數代人在西北修建了縱深數百里的密集型防禦,若不是金軍南下,西夏會提前一百多年滅亡。
當然,此後大明在東北的諸多衛所,也基本上沿用了防禦縱深的戰略思想。
為什麼從唐朝中期開始有了這樣的戰略思想?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生產力的提高。
例如冶鐵技術提高後,伐木能力、建築技術都有所提升。
例如紙張慢慢開始推行,對官僚的精細化管理,皇權進一步往下滲透,提升國家機器的動員能力。
再例如糧食產糧提升,地域性人口增加。
在不大規模勞民傷財的情況下,大唐可以在隴右九曲河西之地修建大量城寨,大宋可以在西北橫山戰線修建大量的防禦型城寨,大明能在東北修建密集的衛所。
這些是三國時代尚未出現的。
秦漢的時候,也能調動空前規模的基建行為,可往往會讓朝廷處於崩潰的邊緣。
楊儀回過神來,說道:“莫非丞相真的要圍田紮寨?”
“兩手準備,一邊逼迫司馬懿出戰,一邊著手圍田!”
“非下官質疑,僅僅圍田一項,耗時繁巨,恐怕……”
“可再設將作校尉,協助屯田校尉,齊頭並進,先以屯田校尉勘察田地優良,提報文牒,再以將作校尉劃地作屯,安民耕作。”
楊儀聽到此,倒是反應了過來。
這樣做倒也行。
種田的跟圈地的相互配合。
不過人都不是耕田的畜生,累了往地上一趴就行的。
這衣食住行,都極其繁瑣。
“如今紙張充裕,無論是官員還是吏員,都以紙辦公,上下通達,你且先任命數位將作校尉,先做試行便是。”
“喏。”楊儀應了一聲,卻又說道,“屯田的任務都交代下去了,魏延對此頗有微詞。”
“文長性子剛烈,但不會公然忤逆我。”諸葛亮說了一句之後,便轉移話題,“司馬懿可有動向?”
“魏軍毫無動靜。”
諸葛亮收起竹簡,交給楊儀,說道:“你安排使者,送此信給司馬懿,再將這份禮也一併送過去。”
“喏。”
傍晚時分,漢使抵達魏軍軍營。
魏軍將領皆怒目以對。
漢使到司馬懿營帳中,說道:“大都督,我代表丞相前來,給大都督一封信,再贈送大都督一件禮。”
司馬昭接過竹簡,呈遞給司馬懿。
司馬懿快速查閱。
“仲達既為都督,統領曹魏精銳甲士,扼守關中要地,不思操戈禦敵,整日蜷縮帳中,懼而不出,與婦人何異?”
待看完,司馬懿面色一怔,卻大笑起來。
他還故意再諸將面前唸了一遍。
諸將聽聞,頓時大怒,揚言要殺漢使。
司馬懿卻淡定自若地將漢使手中禮盒開啟,取出了裡面一件色彩明豔的女人衣服。
“來來,為本都督披上。”
“大都督,這……”
司馬昭神色惑然不解,欲出言阻止,但司馬懿卻露出和藹親切的笑容,說道:“孔明病重在身,想要本都督穿一次婦人衣服,本都督怎能不滿足他的心願?”
說完,竟真的將衣服穿上身。
一邊的漢使都看懵了。
臥槽了!
眼前這人真的是魏軍大都督司馬懿?
怎麼不安套路出牌?
司馬懿對漢使說道:“你且記住我此時的模樣,回去與孔明詳說。”
漢使怔了怔,連忙說道:“喏。”
“大都督!”夏侯霸第一個跳了出來,面色憤然,“待我殺次蜀狗,再領前鋒衝殺至諸葛老賊營帳中,取他人頭來,為大都督賠罪!”
“休要妄言!”司馬懿笑起來,臉上的皺紋看起來都是那麼的親切,語氣更是充滿了善意,如同鄰家老爺爺一樣,“兩軍以和為貴,孔明知我營中閒來無趣,贈我衣物,我卻要出兵,此與禽獸何異乎!”
諸將伱看我我看你,一時間竟也不知說什麼好。
本來準備好好嘲諷一番司馬懿的漢使,更是一句話都說不出口了。
司馬懿留使者在此停留一晚,期間以酒肉款待,酒過三巡又以家常口吻詢問了使者一些問題。
例如丞相現在忙不忙啊,胃口如何啊,替我向丞相問好之類的話。
第二日,漢使前腳剛走,魏軍諸將後腳便到了司馬懿營帳前請戰。
司馬昭悲聲道:“大都督,蜀軍辱我軍主帥,若是不同意我等出戰,我等與死何異!”
“你等休要再言!”司馬懿斥責道,“兩軍對陣,豈可只有匹夫之勇!孔明狡詐多端,汝等一激便怒氣上湧,如何能為大魏駐守西關,護國安民!”
“蜀軍遠道而來,糧食補給必是困難,孔明雖說在五丈原屯田,可屯田非一日之功可成,如今我等只需靜候蜀軍自行退兵,再設埋伏追殺即可!”
言罷,司馬懿便進了營帳。
使者回去講情報一五一十都說完。
正巧漢軍諸將皆在營中。
聽完使者所言,楊儀有些沒反應過來。
他確認了一遍:“司馬懿穿了婦人的衣服?”
“是的,親自穿上,還走了幾步,並且讓我回來轉告丞相,多謝丞相的所贈之禮。”
所有人面面相覷。
連一邊的魏延都懵了。
他媽的司馬懿這是什麼癖好?
姜維說道:“看來司馬懿是鐵了心不出戰了!”
費禕說道:“如今之計,在於儘快屯田養兵,以待時機。”
楊儀嘆了口氣,說道:“屯田以守,還需圍地而建,圍地而建,缺的是百姓啊!”
眾人沉默片刻,諸葛亮說道:“以善政而治,百姓自會如江河匯聚而來,給我們自己一點時間吧。”
漢軍高層在議事之時,李衡也忙活了起來。
如今他有了陳倉縣令的頭銜,雖說是光桿縣令,但卻能借著這個頭銜調動不少資源了。
例如縣令掌一縣之財,說明他能自己支配預算了。
預算?
他現在口袋比臉還乾淨,哪來的預算?
錢沒有可以賺。
有技術,有產業,有供應鏈。
渭南人口稠密,如何就不能賺錢了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