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囤冰塊、種子
穿越天災文,囤貨憤青兩不誤 菜貓噗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為了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學會最多的東西,陶晴請的是一對一老師教學,看接待老師的那張笑臉就知道陶晴出了不少錢。
不過陶晴完全不在意,她現在手頭的流動資金都有五個多億,更別提其他的股份與房產,評估下來大約有七百億,因為陶家這些年投資了不少朝陽產業,最後到手的還能再多五十億。
比起那些身家千億美元的全球富豪肯定是沒得比,但這麼多的錢也足夠讓陶晴瞠目結舌了,萬萬沒想到自己有天也能過上將錢看成數字的生活。
有幾百億打底,現在花出去的區區五萬元,對陶晴來說根本就是灑灑水。
這五萬的教學包括著中餐刀工、火候、調味,中式點心,西點和一些外國菜烹飪,共三個老師,總教學時長半個月,如果最後的教學成果能讓陶晴滿意,另外追加兩萬的獎金。
這也難怪招生老師殷勤至極,這年頭學廚師的人沒那麼多了,現在天上掉下個金娃娃,能不好好接住嗎,這可是校長交給他的重要任務,一定要好好完成。
那三個負責教導的三位大廚們,早早被學校叮囑過了,一定要傾囊相授,讓陶晴滿意。
一天四個小時的學習結束,陶晴回去路上轉去了學校不遠處的,一個超大物流園,前天她在這租了一個倉庫和冷庫,明天開始往這裡送東西。
陶晴聯絡了本地的兩家制冰廠,這兩家冰廠每天可以生產三百塊重達五十公斤的超大冰塊,這些冰塊屬於工業冰塊,不能食用,專門是用來降溫。
根據《天災末世》這本小說中描述,這個世界最先迎來的就是極熱。
本來就已經處於炎熱的夏季,多處氣溫高達四十度,全球多地都是高溫警告,就在人們祈求下雨降溫時,溫度不降反升,不過七八天的功夫,連升十幾度。
原本四十度的地方,升到五十度,而五十度的乾旱新疆等地,就更別說了。
眾所周知,高溫容易停電。
那是因為高溫後,大功率的空調裝置使用量增大,負荷增加,一旦超出了城市電網的承受能力,電網就會故障。
再加上高溫天氣下,線路、鐵塔容易發生膨脹,也會導致停電。
陶晴提前準備冰塊,就是為了應對停電後的極熱天氣。
雖然她肯定會給家裡安裝太陽能供電,但空調機箱執行時總會有些聲響,到時候引人注意就不好了。
再者氣溫超過43度以上,空調的製冷效果會下降,至於五十度還能不能用,陶晴倒是不清楚。
在空調不起作用的時候,工業冰塊就是最好替代品。一塊五十公斤的工業用冰,在室外的融化時間是7個小時,冰塊降溫的效果比起空調肯定是差遠了,大不了就多放幾塊。
根據陶晴蒐集到的資料,在十二月到五月份的淡季,工業用冰的價格是每噸兩百元,算上可能需要的雜費,那麼從明天開始到淡季結束,刨掉休假那幾天,陶晴只需要花費不到四十萬就能擁有可以消耗十年的冰塊,還是挺划算的。
比起冷庫的面積,倉庫就小了很多,不過三百平米也足夠裝下不少調料了。
廣省有一家全國知名的調味食品廠,主打的醬油、蠔油、料酒食醋系列,陶晴在網上訂購了幾十萬的貨,明天開始就陸陸續續運送過來了。
在囤貨上,陶晴更傾向於直接聯絡廠家,儘量不讓中間商賺差價。
凡事親力親為確實麻煩,但這種事陶晴也不敢教給別人,萬一有人問起來原因,她該怎麼解釋。
假裝自己上面有老闆要開海鮮店、糧油超市,需要囤貨,這樣的謊話說給工廠的人聽沒啥,反正是金主,對方不會多打聽,但給陶晴祖父、爸媽幹活的助理們可都不是傻子,所以儘管辛苦,陶晴也只能自己大包大攬。
有了這些安排,陶晴下午的行程基本固定,只有上午空閒,當然也不能浪費。
除了囤貨外,農場空間也要同步利用起來。
前一天晚上,陶晴在網頁上搜了幾家賣種子的商店,第二天吃過早飯,先去租車行租了輛輕型貨車,才往種子店趕去。
種子店比較冷清,掀開保溫的門簾,面積不大,幾個鐵架子上放著幾袋種子,陶晴大眼一掃,問道:“你們這兒都有什麼種子?”
扣手機的中年男人頭也沒抬的回道:“糧種、菜種、花種都有,你看你要啥?”
對於種什麼,怎麼種,陶晴沒有太多經驗,按照上一世她種草莓、櫻桃的經驗,就是挖坑、雞糞、種樹、澆水、澆水、澆水,至於結果如何,就聽天由命。
好在農場空間非常懂事,種子種下去以後,自己就能長的很好,不需要陶晴專門去修枝、打藥,幾天前種的番茄種子,現在已經長了半米高,開了幾朵小黃花了。
“店裡有的,都給我拿三,不是,四袋吧。”
現在陶晴買東西,突出的就是一個壕字。
老闆抬頭見陶晴白皙纖細的食指指著架子上的二十斤裝的麻袋,呆愣了半天,半信半疑道:“你要這麼多幹啥呀?”
“給農學專業的同學買的,他們下學期要做實驗,搞點種子試試,看哪種好。”
老闆一臉的恍然大悟,隨後諂媚笑道:“原來是這樣,你放心,咱家的種子可是最好的。”
說著,就安排兩個年輕的店員去後面倉庫搬東西。
“對了,你這的雞糞化肥什麼的,也給我裝上,有多少裝多少吧,要不我怕不夠分。”
店老闆頓時笑的眼睛眯成一條縫,“好好好。”
一個上午陶晴跑了三家種子店,除了種子和肥料的重量多了不少,但總體種類並沒有很多。
想來也是,種子店做的是周邊的村鎮生意,要種哪些作物,多少年都是一成不變的,頂多是從種糯玉米變成種水果玉米,不會換成種西瓜的,所以想要買到更多的品種,只能在網上下單。
想通了這些,陶晴點開購物軟體,開始選購。
品種確實多,但數量少,種子按粒算的,把店鋪存貨都買光,一個種類也難有二十斤,而且手動增加購買數量,實在是太費手了。
除了蔬菜糧食種子,陶晴也買了不少的花種和果樹,這兩種就不要求數量,只要種類齊全就行了。
下午照常去學習烹飪,放學去倉庫收冰塊和調料,到了晚上,陶晴還不休息,開車去夜市繼續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