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盤點畫面袁崇煥被凌遲處死這一幕。

朱元璋臉都要被氣綠了。

“朱由檢這個不肖子孫,真正的敵人不去殺,倒是把自家的悍將給殺了。”

“這種愚蠢的決定,都是跟誰學的?”

“咱雖然也會殺人,但咱可是都是為了穩固大明江山,你這個不肖子孫,大明都快亡了,你還亂殺守城悍將。”

“真都是氣死咱了。”

朱元璋氣的臉飯都吃不下了,當即下令一道召見老四的命令。

“來人,把四皇子朱棣叫來,咱要狠狠的抽打他一頓。”

伴隨著朱元璋的召見,不一會兒,朱元璋的四兒子,朱棣便來到他的面前。

“老四,你可知罪?”

朱元璋強行壓住心中的怒火,他不能懲罰後世子孫朱由檢,只都把怒火撒在朱棣的身上,誰讓朱棣是朱由檢的直系後代。

“父皇,兒臣惶恐,不知所犯何罪,還望父皇明示。”

朱棣聞言,臉色煞白,連忙跪地。

“大膽朱棣,你竟敢染指咱的皇位?你說你該不該死啊!”

聽到朱元璋如此言論,朱棣嚇的滿頭大汗,連忙匍匐跪地,當即矢口否認。

“父皇,兒臣從未想要搶奪大哥的太子之位,請父皇明察。”

朱棣嘴上極力辯解,心中卻另有一番心思,父皇啊,兒子當然想做皇帝了,只是有大哥在,這也輪不到我啊。

要是大哥不在了的話,我也許會爭一爭著太子之位。

可是現實不允許啊!

“哼!!!量你也不敢,可為何咱大明的末代皇帝竟是你的後代?”

“這你作何解釋啊?”

朱元璋指了指天穹之上盤點畫面中的崇禎皇帝,旋即對著跪在地上的朱棣說道。

“朱由檢?還真是我的後代啊!”

“啟稟父皇,兒臣也不知。”

朱棣匍匐在地上,抬頭偷偷瞥了一眼,天幕中的盤點畫面,雖然他嘴上說著自己什麼也不知道,但他心裡卻產生一個大膽的念頭。

莫非?自己在未來真的成了大明的皇帝?

不會吧,有大哥朱標在,我朱棣怎麼會有機會?

與此同時。

大明另外一位面上,已經是皇帝的朱棣,雙眼迸發出兩道怒火,只見他面色緩緩沉了下來,冷哼一聲:

“這個不孝子,連誰忠誰奸都分不清,怎麼做我大明的皇帝?”

“這袁崇煥雖然有錯,但罪不至死,何不讓他戴罪立功,

居然就這樣殺了,你是想我大明帝國加快滅亡是吧,不肖子孫!”

同時,大明末代位面。

剛繼位的崇禎,也是一臉詫異的看著盤點畫面,滿臉的難以置信。

“袁崇煥將軍是朕下令殺的?朕居然還羅列了十二條罪證。”

“其中一條,居然是通敵叛國?”

“怎麼可能?袁將軍絕不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大清位面。

看到袁崇煥終於被崇禎殺害,雍正帝嘴角微微一笑,當即批改奏章的速度都快了起來。

“先祖皇太極這一招反間計,毒!太毒了!”

“這袁崇煥原本不用死的,只可惜,這崇禎皇帝還是太年輕了,而且疑心病太重。”

“不過也幸虧他疑心太重,先祖皇太極才能將袁崇煥順利除掉。”

“袁崇煥一死,這大明王朝的遼東防線,也就不足為慮,”

“明朝要亡了!”

大秦位面。

嬴政抬頭看著天幕中被凌遲處死的大明戰神袁崇煥,他雙眼微微一眯,不由的感嘆道。

“如此大將,殺了未免太可惜了。”

“這大明內憂外患,正是用人之際,這朱由檢比他哥哥朱由校還無能。”

“朱由校在位雖然昏庸,讓魏忠賢掌權,但至少這袁崇煥還有命活著,到了你朱由檢做皇帝,袁崇煥就被凌遲處死。”

“這樣一對比,朱由檢是真的失敗。”

大漢位面。

劉邦雖然主張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可這是有前提條件的,劉邦雖然也殺了不少悍將,但人家劉邦那可是為了穩固江山社稷。

你朱由檢殺袁崇煥,這不正是給敵人皇太極送大禮嘛?

這皇太極指不定,在偷著樂呢。

“活該你大明要亡,活該你朱由檢是末代皇帝。”

值此之際,蒼穹之上,盤點者的聲音,再次在天穹之上響徹:

【袁崇煥就這樣被殺了。】

【大明少了一個能夠跟皇太極硬碰硬的悍將。】

【雖然,此時大明王朝雖然還有一個孫承宗,

此人是袁崇煥的老師,號稱是能拯救大明王朝的最後一名悍將,

但可惜,年紀大了,最終也是在與皇太極的戰鬥中身亡。】

【但大明王朝亡國根本,並不再這兩名武將的身上,哪怕袁崇煥不死,大明王朝只不過多存活幾年罷了。】

【真正禍害大明王朝的其實是一批叫做‘東林黨’的內閣言官。】

【自從天啟皇帝朱由校溺亡,崇禎皇帝朱由檢上位。】

【他乾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把閹黨頭頭魏忠賢幹掉了。】

【這一手,看似為民除害,百姓拍手叫好,實則是敗筆。】

【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雖然壞事沒少做,但人家會斂財啊,會幫皇帝充盈國庫啊!】

【閹黨消失後,東林黨獨攬大權,馬上就開始作妖了。】

【不僅廢除了先前魏忠賢用來搞錢的礦稅和工商稅,

還慫恿崇禎皇帝,讓他廢除了派駐在各地要塞的內監機構和情報部門機構,俗稱東廠。】

【這下完犢子了,沒有了工商稅收,國庫得不到補充,沒有了東廠情報部門,崇禎變成了‘瞎子’和‘聾子’】

【這也導致地方官員貪腐風氣日漸猖獗,中央皇權喪失,地方官員和富商們是賺得盆滿缽滿,卻不肯為國家出一分錢。】

【前線打仗要錢,鎮壓反賊也要錢,這下沒有了工商稅的支撐,很快大明充盈的國庫開始空虛了。】

【而東林黨卻把原因歸結到黎民百姓身上,】

【於是,】

【大明王朝的百姓至暗時刻來臨。】

【各種苛捐雜稅鋪天蓋地的襲來,弄得廣大的窮苦百姓實在是活不下去了。】

【老百姓一年種地也就那麼點糧食,原本就只能餬口,

現在好了,飯都吃不飽了,都要餓死了,還有跟朝廷交稅。】

【於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也就成了大明亡國的導火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