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把太子朱標叫來。”

朱元璋心中怒火難消,卻不知道如何發作。

這朱由校雖然昏庸無道,但卻是後世子孫,他總不能穿越到明朝末年,去親自把這個天啟皇帝給廢了吧。

雖然這不現實,但朱元璋也得盡力想辦法不讓這個朱由校坐上皇位。

經過傳喚,太子朱標彬彬有禮的來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父皇叫兒臣前來,所為何事?”

朱標行禮後問道。

“你給老子記住了,但凡以後你的子孫中有叫朱由檢這個名字的。堅決不能立他為太子。”

“你記住了。這關乎我大明江山存亡大計。”

朱標雙手作揖,彎腰施禮後回應道:

“回父皇,兒臣記住了。”

雖然嘴上說是記住了,可朱標心裡卻越想越不對勁,

我說老爹,你都把朱由檢的名字,都告訴兒子了,兒子以後的子孫取名字,自然會規避這個名字啊。

不過也無妨,只要以後自己的子孫中嚴禁取名朱由檢就可以了。

這樣想著,朱標便退了出去。

他自然不會知道朱由檢不會是他朱標的子孫。

因為他不會知道他只活了36歲,根本沒有繼承繼承大明第二代皇位。

當然,這裡也是後話了。

可太子朱標前腳剛走出大門,卻被朱元璋喊了回來,:“朱由校?由字輩?為什麼是由字輩?怎麼會是老四的後代?”

“標兒,到底是怎麼回事?回來解釋一下。”

朱標一臉懵逼,這時候也才反應過來。

“朱由校!不錯,是四弟的後代。”

“怎麼可能?難道未來四弟要謀反?”

朱標頓時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此時,大明另一位面。

看著天啟皇帝朱由校整日以木匠工藝作樂,朱棣憤怒的從龍椅上站起來,當即一掌拍在桌上,嘭的一聲,筆墨紙硯散落一地。

“誰讓朱由校這個混蛋做皇帝的?”

“要是讓朕知道,朕一定會扒他的皮,抽他的筋。”

“想我大明帝國,在我的治理下,達到了空前盛世,

怎麼繼承到這不肖子孫手上,連後金這等小丑,也能隨意欺負了。”

同時,大明末代位面。

崇禎帝也是滿臉錯愕看著這一幕,他難以置信,袁崇煥明明大敗皇太極,守城有功。

皇兄朱由校怎麼連個封賞也沒有,還任由魏忠賢等人誣陷袁將軍。

“皇兄糊塗啊!”

“沒有袁崇煥,我大明寧遠防線肯定擋不住皇太極的八旗大軍啊!”

大宋位面。

趙匡胤一杯溫酒入肚,火辣辣的感觸傳遍全身,但他卻彷彿很享受一般。

“果然,被我猜中了,這大明王朝有奸臣啊。”

“三弟啊,等我死後,這大宋社稷到了你的手上,可不要像這大明末代皇帝一樣讓奸臣專政啊!”

“大哥,你放心,我統治下的大宋,絕對不會出現奸臣。”

“而且我還要教導我的子孫後代,遇到奸臣就要果斷滅殺。”

“絕對不會出現像袁崇煥這類事情的發生。”

趙光義跟趙匡胤碰杯後,也是將杯中的烈酒一飲而盡。

而此時,大宋的另外位面上。

宋高宗趙構,看著天幕中的一幕,當即聯想到了被自己處死的抗金名將,岳飛。

隨即他眉頭一皺。

“這袁崇煥很顯然是被魏忠賢冤枉的啊!這魏忠賢該死啊!”

“不過岳飛此賊子通敵賣國,宰相秦檜親自確認,豈能有假?”

“秦檜何在?”

“回皇上,微臣在。”

“岳飛通敵叛國之事,你可有如實證據啊?”

“皇上,證據確鑿,微臣這裡還有岳飛私通敵國的信件。”

“哦!那便好啊!”

“朕,可不想被後世之人,罵朕是昏君。”

“朕之所以下旨殺岳飛,那也是為了我的大宋江山社稷啊!”

趙構心裡清楚,岳飛怎可能通敵叛國,他只是需要一個殺死岳飛的理由而已。

其實他也不想殺岳飛,

但是岳飛實在太厲害了,再讓他打下去,保不準金國就要被滅了,到時候“二聖”被救回來。

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皇位,豈不是又要拱手讓人。

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事。

趙構思緒一閃而過。

下方,

宰相秦檜滿臉的陰險狡詐,那一雙眼睛,就像是惡毒的毒蛇的眼睛,那一撇一撇的鬍鬚,彎成毒蠍子尾部形狀。

讓人一看,就十分噁心厭惡。

只見他嘴上說得有理有據,他甚至能把岳飛通敵叛國的信件一字不落的念出來。

但他心中卻大罵趙構傻子,

這岳飛精忠報國,為了趙構你的大宋社稷,他任勞任怨,從不抱怨。

我秦檜才是通敵叛國的賣國賊啊!

很可惜啊,趙構你不知道吧。

我當然不會把自己這些事暴露出來,我當然不會讓岳飛把大金國擊潰,否則我怎麼守住自己是賣國賊的秘密。

哪怕是你岳飛光明磊落,我秦檜也會以莫須有的罪名,讓你伏誅。

值此之際,天穹之上,天雷炸響,盤點者的聲音再次響起。

【皇太極得知袁崇煥辭官的訊息後,當即嘲笑起了天啟皇帝朱由校,

這原本是攻打錦州寧遠的好時機,

不過皇太極在上次攻打寧遠的時候,二貝勒,三貝勒已經出現不聽指揮的情況。

於是秉持著,攘外必須先安內的準則,

皇太極就沒有著急攻打明朝,而是開始逐步解決後金的內部問題。】

【於是皇太極抓住了二貝勒阿敏面對明軍丟棄城市,屠殺百姓的罪行,將二貝勒阿敏幽禁。】

【而隨後,三貝勒莽古爾泰也被革去大貝勒名號。】

【至此,四大貝勒僅剩代善和皇太極。】

【代善此刻很識時務的讓位。】

【終於。】

【皇太極成為後金名副其實的大汗。】

【奠定了確立君主專制政體的基礎。】

【透過數次討伐漠南蒙古,後金消滅了蒙古大汗直屬的察哈爾部。】

【林丹汗在逃亡中病死。】

【蒙古諸部落紛紛投降,皇太極還得到了元朝的傳國玉璽,制誥之寶!】

【自此後金政權徹底被皇太極掌控。】

【這個時候,他終於開始打明朝的主意了。】

......

盤點者恢弘的聲音,繼續在蒼穹之上回蕩。

【而明朝那邊,皇太極自知硬碰硬,抵不過袁崇煥,所以他打算玩點陰謀詭計。】

【隨後,皇太極耍了個小計謀,他主動避開袁崇煥,取道蒙古,進攻河北,兵臨北京城下。】

【袁崇煥一時不察,只能匆忙回援。】

【北京城高池深,後金難以攻下,這時候皇太極索性在北京周邊大肆燒殺搶掠,搜刮民脂民膏,洗劫一空。】

【皇太極此舉進犯京都,

原本就不指望能一舉攻下北京,

而他在北京城下燒殺搶掠的目的,

就是為了在崇禎皇帝心中種下一顆懷疑的種子。】

【而一旦這顆懷疑的種子生根發芽,那袁崇煥不用他來對付,崇禎皇帝也會幫他對付袁崇煥。】

【果然,皇太極這一反間計十分成功,崇禎帝誤以為這後金之所以能攻到北京城下,

是因為袁崇煥早就秘密跟後金勾結,這才故意放後金入關,導致京都百姓死傷慘重。】

【而隨著皇太極成功用反間計離間崇禎和袁崇煥,大明末代戰神,袁崇煥最終死在自己人的刀下。】

【並且還被處以極刑,凌遲!!!】

“轟!”

盤點者的聲音宛若九天之上的天雷,在這一刻突然戛然而止,而真人影像,卻繼續開始播放。

畫面中。

正是袁崇煥被凌遲的現場,

矇在鼓裡的百姓們拍手叫好,劊子手的小刀,一刀一刀的割下。

袁崇煥已經無力痛苦。

百姓們伸出無數的雙手,不是在為袁崇煥被冤枉伸冤,而是在爭搶被凌遲之後的袁崇煥的血肉。

袁崇煥悽慘喊冤:

“臣光明磊落,絕無通敵之事”

“天亡我大明,天亡我大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