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眾人的戰意十足,德川家光當即宣佈道:“整軍,著德川綱吉為三軍主將,松平信綱、三浦正次、阿部忠秋三人為副手,統兵三萬迎戰!”

到目前為止,這些倭國高層還以為所謂的大明宣戰,也只不過是大明最後的倔強,企圖用外戰來減輕國內群情激奮。

所以這一次,他們倭國就會成為壓倒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

正當倭國高層沾沾自喜,以為大明這是白送的戰功之時。

殊不知一支足以稱霸這個時代的凱旋艦隊,正快速的向倭國駛來。

等到雙方見面的那一刻,倭國才會知道,自己到底是輕視了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大明不愧是上國。

倘若遠在大海彼岸的鄭芝龍見到倭國這番無故高傲的模樣,怕是氣的會將艦隊的行駛速度提到最快。

等到達倭國的時候,以最兇猛的手段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戰鬥。

讓倭國明白,什麼叫做不可彌補的差距!

倭國正在進行整軍,被視之為繼承人的德川綱吉此時正在幻想著憑藉此戰來徹底奠定自己接任父親成為幕府將軍的幻想。

殊不知就在他幻想之際,凱旋艦隊已然進入了倭國附近海域。

此時的時間已經來到了九月份。

根據後面鄭芝龍親自書寫的捷報,凱旋艦隊抵達倭國的時間是九月三號。

這一天,徹底改變了倭國!

被德川家光確立為繼承人的德川綱吉,正好被“戰神”號的一擊炮彈,炸成了碎片。

同時被德川家光委任為副將的三人,也一同在密集的炮火中,不見身影。

依據猜測,多半是葬身在當時的炮火中了。

當時凱旋艦隊連續炮轟了半個時辰,德川綱吉所率領的三萬人,團滅。

場面混亂不已,所以鄭芝龍也很難確認這其中到底是不是有人沒有陣亡。

雖然不確定有沒有幸存者,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

整個倭國,舉國震動!

大地震了!

凱旋艦隊透過第一次交鋒,輕鬆團滅三萬倭兵,毫無障礙的接管倭國的外海。

鄭森帶著兩萬海軍士卒下船搶佔陸地地盤。

施琅駕駛著“戰神”號與三分之一的船隊駛入倭國內海。

轟!

又是一輪炮轟,倭國的內海控制權輕鬆被施琅給奪走了,從此倭國再想要動船,那可就要經過施琅所率領的艦隊同意了。

施琅帶領艦隊進一步佔領內海,而鄭森所率領的兩萬海軍將士也同樣進展神速。

在中興衝鋒槍與【定王一式】,外加上改良版紅衣大炮的相互配合下,倭國一座接著一座的城池被攻破。

只不過兩天時間,戰火便已經從外海蔓延至了內陸。

倭國接連被攻破三座城池。

這三座城池可都是易守難攻的戰略要點。

如今卻被鄭森輕鬆收入囊中。

這簡直對德川幕府而言,就是赤裸裸的羞辱。

正當德川幕府這邊作出戰略調整時,一直在外海巡邏的鄭芝龍,在確定了倭國不會有任何援兵之後,立即帶著艦隊駛入內海,成功於施琅所率領的艦隊會師。

明軍的攻勢出乎倭國所有人的預料,攻勢之猛、速度之快,都將他們的三觀一次又一次的重新整理。

倭國上下視之為銅牆鐵壁的高大城池,竟然在明軍的手上,還撐不到一個時辰。

無數火炮傾瀉而出,高大的城牆瞬間被轟出了數個大洞。

倭國還處於冷兵器時代,而大明卻早已開啟了熱武器時代,並且已經實現了全軍熱武器裝備。

城破之時,城內的倭國武士們紛紛奉行武士道精神,發起最後的衝鋒,誓要將來犯之敵統統斬殺。

可當他們朝著明軍奔去之時,就已經是死人了。

數萬柄槍口瞄準著他們,只需鄭森一聲令下,他們就會被打成馬蜂窩。

鄭森這支三萬人的陸地軍隊,全軍可是都裝備著中興衝鋒槍。

面對這種中短距離衝鋒的遭遇戰,簡直就是正中下懷!

送上頭的人頭,哪有不收的道理。

伴隨著鄭森一聲令下,將士們手中的中興衝鋒槍頓時如同火龍噴發一般,僅僅數秒鐘一個彈匣的子彈就已經全部傾瀉而出。

衝鋒的武士們面對這密集的子彈攻勢,如同螻蟻一般的紛紛倒下。

子彈無情的洞穿了他們的身軀。

他們到死,也從未摸到明軍一下。

更換彈匣,繼續掃射。

直到所有武士都倒在了地上,屍橫遍野。

這場雙方實力完全不對等的戰鬥,才終於結束了。

這還僅僅只是入倭的陸地第一戰。

最終以倭國一萬武士被團滅的結果,落下了帷幕。

外海、內海被佔領,三座戰略性要地被佔,一萬武士被屠殺。

噩耗接踵而至,頓時讓原先就年邁的德川家光一病不起。

德川家光拖著孱弱的身子,組織著幕府徵召全國武士。

這是倭國生死存亡之際。

倭國上下,凡是年滿十八週歲的壯丁,都必須要穿上戎裝,手持武士刀上戰場,與敵人廝殺。

戰爭還在繼續,但徵召壯丁入伍的標準卻在不停下降。

已經從原先的十八週歲,降到了如今的十三週歲。

由此可見這場戰爭的激烈程度。

倭國的地盤正在被逐步蠶食,面對這種情況,德川家光也毫無辦法。

因為他此時有一個更加令他焦頭爛額的事情。

已經深入內海的凱旋艦隊,即將向德川幕府所駐紮的江戶川開炮。

一旦凱旋艦隊開炮,屆時江戶川必然會成為一片廢墟。

這等於是將德川幕府經營數十年的成果,全部付之一炬。

實在沒招的德川家光,只能無奈的尋找明軍主動求和,希望以主動示弱的姿態,從而讓明軍停止繼續侵略。

畢竟大明可是有著“禮儀之邦”的稱號。

只要自己主動示弱,認錯,明軍定然會看在禮儀的面子上,停止戰爭。

這也是他們倭國一貫的作風。

只不過這一次嘛。

不管用了!

凱旋艦隊出征之際,朱慈炯向其主將下達了最高指令,要求凱旋艦隊不僅要打到倭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要將倭國的統治政權徹底消滅。

一口氣將倭國,一併納入大明的疆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