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沒有武術功底的人,就拍不好武打片,有一個武術指導,又肯下苦力,還是能行的。

如果顧天亮的電影能和前方列舉的一拼,那南夜是不介意給好評的。

電影開始播放!

講述的是男主帶著幾個徒弟,前往西方開設武館的故事。

開武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打到當地人服氣,人家憑什麼拜你為師,憑什麼跟你學武。

到了那時,就一定會碰上柔道,空手道還有其他武功,或者綜合格鬥型。

總的來說,也算是一部國際合作型別的片子。

在這點上,就可以看出導演圖謀不小。

接著往下看,過程不重要,劇情也不重要。

武打片唯一的指標,還是武打戲!

南夜邊看邊說自己的看法:

“這部片子裡,少了轉圈圈的打戲,也少了吊威亞的鏡頭。

這是值得誇的。

但是恕我直言,你頂著一張小白臉去拍武打戲,總覺得不得勁。

妝容太厚了!

這種片子,最好應該是純素顏才對!

練武人,在太陽底下練功是常有的事,黑很正常。

有些人的膚色屬於那種曬不黑的,所以白而細膩也很正常。

但絕對不是這種化妝出來的白。

雖然這迎合了市場,迎合了很多女性的審美,但不在我的審美內。

很簡單一句話:誰會化著妝去打架啊!

你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

顧天亮的電視劇都是這樣過來的,不會有人覺得奇怪。

因為在電視劇中,武打的場面全部加起來,恐怕也就一兩集。

更多的還是各種甩帥,動嘴皮子,談戀愛。

本來就是為了圈女性粉的注意力。

但這是電影,不同於電視劇!

“您說得對,這一點是我忽略了!”

顧天亮在心中嘆了一聲:

看來,自己還是沒有放下偶像包袱啊!

這一點,確實挺致命的。

然而,南夜並沒有停下口中犀利的言論:“剛才那一點是妝容上的問題。

最關鍵的還得去看武打戲。

整體下來給我的感覺,就是偏套路化,都是點到為止。

說實話,我看不到打擊感!

恐怕你們在拍攝的時候,就是排練幾遍,而後全部避開拳腳的那種方式來拍攝吧。”

顧天亮仔細看了看南夜,“確實是這樣!”

沒想到單單看這些鏡頭,南夜就能看出這麼多東西,不愧是武術大師。

南夜繼續丟擲自己的觀點:“武打戲要打的真,一定要有打擊感。

比如說,那個柔道高手既然踹在你身上,那就要真踹,而不是鏡頭一切,你就已經倒在地上了,這算什麼?

武打片哪有那麼簡單,那麼廉價?

我記得以前,是專門請拳王來拍的。”

說到這裡的時候,南夜心裡想的是周比利。

“當時,雖然拳王已經收了力,但是演員還是被一腳踹出去了。

那摔,是真摔啊!

但你想想看,這樣的打擊力,這樣的鏡頭,不管你從正面,還是側面,亦或者想要使用慢鏡頭。

是不是都能夠完美被捕捉到。

這樣的場面,跟你自己假摔的效果,能比嗎?”

顧天亮默默聽著,而後腦中覆盤自己的拍戲方式,還有南夜所說的方式,確實大相徑庭。

按南夜的話來說,他們這種打法除了沒有打擊感外,還感受不到疼痛感。

那種拳拳到肉的爽感,一下子就會失去一大半。

怪不得他看完自己拍的電影后,總是覺得缺了點什麼。

原因就是在這裡啊!

原本以為南夜已經說完了,誰知道他還在持續丟擲觀點:

“還有一點就是真實性!

雖然絕大部分觀眾都是看熱鬧而已。

但是內行看門道啊!

你再想一下,同樣是一拳砸在臉上。

真打的話,在慢鏡頭之下,臉絕對是變形的,臉上的肉還會左右搖晃。

再看看這部電影,只是拳頭颳了一下,臉都還沒變形,人就飛出了,這算什麼?

就連我都做不到這個地步。

人體很強壯,但同時也是脆弱的。

我知道你們要把主角拍得很牛,這點很正常,主角不牛,要這部劇幹嘛。

但是你自己看看,被摩托車從正面撞了一下,沒有太大的事就算了,還能在第一時間從地上爬起來,繼續跑路,繼續開打!

說實話,這已經把我腦子按在地上摩擦了。

如果換做我被這麼撞一下,沒有幾分鐘,我絕對爬不起來的……”

南夜說了很多很多,沒辦法,前世的武打電影太多了,而且絕大部分都比這部要精彩得多。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夠找到其中的很多不足。

顧天亮更是聽得一愣一愣的。

在自己看來,明明是一部還過得去的電影,但在南夜眼中,彷彿一無是處。

就讓一旁的易旻也是對南夜有些刮目相看。

感覺南夜像是在武打片浸淫多年的導演一樣。

十幾二十年前,確實有一個黃金時期。

可是自從韓系男團出現,自從小鮮肉這個詞出現後,這樣武打片的蹤影,就漸漸消失了。

易旻突然在南夜身上找到了那麼點影子。

突然,他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南夜,要不等《海上鋼琴師》結束後,拍一部武打片算了。

以你的身手,想必觀賞性更足。

還有你認識的那些武術高手,都可以請過來。

這部片子,絕對不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