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武,可不比拍戲,它是真正要吃苦的!

特別是練基本功的時候,就沒幾個不哭的。

椿功、腿功、臂功、腰功、指功、眼功等等!

就好比基礎功——站樁!

它是很苦很苦的!

像抱大樹一樣的姿勢,一站就是四十分鐘以上,短了又沒效果。

這還只是最基礎,而後還要過兩關!

第一關,叫做筋骨關。

站久以後,大腿、手臂、甚至是腰部的肌肉,都會痠痛無比。

而後大汗淋漓,兩腿忍不住顫抖,肩臂很沉很沉,你會察覺到痠痛,想抬都抬不起來。

但你你不能停啊,不克服這一關,你就很難撐過40分鐘,很難感覺到松沉勁。

這第二關嗎,就是是心理關。

有句老話說得好:心猿難伏,意馬難收,人心思動,心浮氣躁。

就是說,如果不收心,不能全神貫注,還想著外面的燈紅酒綠,那這功不練也罷!

而這,只是練武之一必須要練的站樁而已。

據說練到一定的地步,兩腿內扣站穩,外人是很難分得開的。

若是能練到這樣的地步,你想想,有多少人可以打垮你的下盤?

說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句話!

練武,比你想象中的要難得多。

你能做到拍戲的同時,還每天花四個小時來練武嗎?

而且你練功了,就還需要實戰!

不實戰的話,練再久的武,也是一點用都沒有。

但是你要知道,實戰的話,就一定會受傷。

到時候臉上黑一塊青一塊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你拍戲怎麼辦?

你經紀人會同意?

你的公司會同意?

再說了……”

南夜一說就是一大串,說到最後,口都給說幹了。

其實他的本意很簡單,就是為了勸退顧天亮而已。

如果說顧天亮還只是十幾歲的青少年,他或許會收下。

這樣的人更能吃苦。

但像顧天亮這樣,已經在娛樂圈混了十幾年的老人,心性早就不知道被這娛樂圈汙染成什麼樣了。

說一句實話,他並不看好顧天亮!

於是跟他說清其中的利害關係,相信他會明白的。

果然,聽到南夜的這些問題,顧天亮確實陷入了思考當中,貌似真的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特別的實戰這一步,臉部受傷更會對他的拍戲事業造成很大的影響。

他不得不仔細考慮考慮!

“行了,那邊的人在叫你,你先去忙吧!”

南夜輕輕拍了一下,將顧天亮給拍醒了。

顧天亮站了起來,往前走了兩步,而後又轉了回來。

“給我一些考慮時間,還有,加個好友,方便聯絡!”

這點倒是沒有問題,南夜痛快給出去了。

隨著顧天亮離開,南夜再次戴上了口罩。

易旻湊了過來,好奇道:“你真不想收他為徒啊?收了他,你在娛樂圈基本上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啊!”

音樂,南夜一個人足以撐起一片天!

但是影視行業,南夜目前還沒多少名氣,沒有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經營,根本達到不了顧天亮的地步。

若是收了顧天亮,那南夜直接就是音樂,影視雙豐收!

當然,這些都是比較理想的狀態,才有的結果。

所以南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易哥,沒那麼簡單的!

顧天亮現在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甚至是一家公司不可或缺的藝人。

皇家娛樂是不會放他走的。

只要他在皇家娛樂,他的那些資源,跟我們有何關係?

而且,我並不覺得顧天亮能堅持多久。

就像我說的,學武真的很苦,若只是一時興起,那這個徒弟不要也罷!”

南夜這一盆冷水,直接倒在了易旻頭上,讓他在短時間內清醒了過來。

易旻搖晃了一下腦袋……確實,是我想當然了!

就算南夜真的成為顧天亮的師父,那他的資源也是皇家娛樂的。

藝人實力強,平臺也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而皇家娛樂畢竟還處於絕對的霸主位置,那些到手的資源,又怎麼可能捨得讓顧天亮給出去。

從這點來看,易旻高興過早了。

他看了看旁邊的南夜,比自己小10歲,卻如此沉得住氣。

這樣的人,哪怕去任何一個行業,都大有作為吧!

……

當易旻讓自己冷靜下來後,電影也開始播放了。

兩人都短暫拋開剛才的對話,將心思放在了電影上。

只不過這時,顧天亮突然又跑了過來,在南夜身邊坐下。

此時觀眾已經差不多來全了,看到顧天亮起身,都不自覺側目看過去。

【那個戴口罩,戴帽子的人是誰啊,顧天亮怎麼會坐到他的旁邊?】

【你們看,那人的周圍的易旻,那這個會不會是創世紀娛樂的人?】

【不會是小哥吧?他們倆這是認識嗎?】

所有人都在猜測,包括顧天亮的經紀人也是如此。

南夜瞟了顧天亮一眼:“你怎麼又來了?”

這個時間點,你不跟主創團隊在一起,來找我們算怎麼回事?

顧天亮確實帶有目的:“這部,同樣是武打片,只不過是現代的武打片。

我來,是想聽聽看你的評價!

看看能不能入你的眼!”

南夜臉蛋一揪,內心矛盾了起來。

你讓我一個武術高手去評價一部武打片,那不是閒著沒事做嗎!

就跟醫生不怎麼看醫生劇一樣,會覺得假!

就拿南夜現在的眼光,再來看《葉問》系列中的葉問蹲時。

若是碰到對手來了個葉問蹲,南夜絕對不會出手。

而是揹負雙手站在原地,看看對方能撐幾分鐘!

本身這個姿勢是用來練腿的,你卻用來實戰,好吧……

“我很挑的!”

南夜確實很挑,哪怕是前世也如此。

武打片要拍得好,一定要有做到這兩點。

第一,姿勢不一定要非常好看,但一定要拳拳到肉,不要一碰到對手,就開始各種轉圈圈,慢鏡頭。

轉屁哦!

不知道還以為在跳舞!

第二,一定要減少吊威亞,不使用任何特效。

特別是什麼輕功什麼鬼的,不需要誇張放大。

踏竹子借力一下,跳得更遠一些,可以理解。

可是在竹子最頂部的葉子上,踩一腳,飛一段是什麼鬼?

這是武俠,不是仙俠啊!

在這些的基礎上,還是有些好看的武打片的。

比如綜合格鬥型的《導火線》,《殺破狼》系列。

託尼賈的《冬陰功》,《拳霸》前兩部,第三部過於神化。

李連杰的《狼犬丹尼》,《精武門》等。

搏擊型別,彭于晏和張家輝扮演的《激戰》。

腿王盧惠光的一字馬,拳王周比利的身手,也都很贊。

還有偏招式化,注重對打戲的傳武片《一個人的武林》,《葉問》系列,《一代宗師》,《十月圍城》。

釋延能的《金剛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裡面同樣拳拳到肉。

但是更符合傳武,拋棄了傳統武俠片中極具觀賞性的打鬥,更貼切“一個照面分生死”的電影,就少了。

於承惠老爺子的《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中的那一記回馬槍,更是精彩!

廖凡的《師傅》!

這幾部的武打戲,有些人會覺得醜,但真正的傳武,比這還醜。

最重要的是,裡面的出現的武器,在歷史上都有跡可循,可以說是相當還原以前的江湖了。

只可惜,票房都不高就是了。

大家更傾向於招式好看,幾十招下來都分不出勝負的片子。

還有更早的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就不細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