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五世紀晚期,波羅的海周邊國家的政治就已開始發生變化。波羅的海周邊國家的政治變革已經開始。 到 16 世紀中葉,俄羅斯、波蘭-立陶宛、丹麥和瑞典等中央集權大國的出現使波羅的海霸權問題變得尤為尖銳。
丹麥統治著波羅的海海峽。 瑞典當時是芬蘭的主人,試圖進一步擴大其影響力。 波蘭的邊界在十五世紀時已再次到達波羅的海,它的力量正在增強。 立陶宛與波蘭聯合,在軍事力量上脫穎而出。
莫斯科大公國向俄羅斯其他地區擴張,與利沃尼亞接壤,爭奪波羅的海東岸成為其主要外交政策目標之一。 但當 1539 年舊立窩尼亞政權禁止俄羅斯人與訪問其城鎮的外國商人直接進行貿易時,俄羅斯的利益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此外,利沃尼亞擔心俄羅斯過度強大,直接限制專家(醫生、工匠等)和某些商品(銅、錫、鉛等)從西歐過境到俄羅斯,這也阻礙了兩國關係的發展。 政治不統一的老利沃尼亞仍然是波羅的海周邊國家鏈條中唯一薄弱的環節。 在這種情況下,利沃尼亞成為了所有國家(尤其是俄羅斯)領土要求的物件。
外交序幕。 15 世紀 50 年代,來自東方的危險給利沃尼亞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塔爾圖市議會下令檢查城牆,為可能發生的襲擊做好準備。 1554 年,塔爾圖的貴族騎士團團長和主教奉命將和平再延長 30 年。 然而,莫斯科仍沉浸在戰勝喀山汗國的榮耀中,公開宣稱其商人享有無限的貿易自由。
莫斯科還要求塔爾圖教區每年向俄國沙皇繳納人均一馬克的稅款。 俄國人辯稱,利沃尼亞是俄國統治下的領土,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只有在正確納稅的前提下,王公們才允許德意志貴族在那裡定居。 這樣的發明讓利沃尼亞人大吃一驚,但為了避免戰爭,他們還是決定接受這個苛刻的條件。 停戰期為 15 年。"塔爾圖稅 "將在三年內繳納。
1554 年,沙皇的一位特使抵達利沃尼亞,讓里加大主教、騎士團團長和塔爾圖主教當著他的面批准了條約條件。 這是俄羅斯外交的一次偉大勝利。
1556-57 年,騎士團再次與里加大主教及其盟友波蘭交戰。 這場戰爭再次顯示了老利沃尼亞力量的薄弱。 這樣的經歷自然增加了鄰國的胃口。 《帕斯瓦里斯和平條約》結束了衝突,根據該條約,利沃尼亞騎士團與波蘭-立陶宛結成了反俄聯盟。 然而,該條約將在俄波休戰期結束後的五年內生效。
同樣在 1557 年,與俄羅斯的停戰期結束。來自老利沃尼亞的使節們在秋天抵達莫斯科,發現沙皇伊凡四世(恐怖大帝)對他們絕對信任。 一年前,阿斯特拉罕汗國向他投降,同時與克里米亞汗國和瑞典國王簽訂了有利的和約。 會議開始時,沙皇沒有按照慣例握手。 會議開始時,沙皇沒有按慣例握手。當代表團顯然沒有帶來稅款時,人們做出了選擇--俄羅斯準備開戰。
當然,"塔爾圖稅 "並不是戰爭的起因,但利沃尼亞列強違背了付款承諾,這就為進攻提供了理由。 現在有兩個問題至關重要:誰來幫助和向誰投降。
同胞們再次想方設法鞏固自己的地位。 薩雷馬島的使者拜訪了在圖爾庫的未來瑞典君主約翰,提議將他們的島嶼置於瑞典王室之下。
戰爭爆發。 1558 年 1 月 22 日,韃靼可汗沙阿-阿里率領的俄羅斯軍隊入侵塔爾圖教區。 軍隊中至少有四分之一是韃靼人。 這次短暫的遠征更像是一次偵察、搶劫和恐嚇任務。 當時,一些重要的貴族正在塔林參加一場奢華的婚禮,地主們只能擔心自己的財產。
這也是騎士團團長弗斯滕貝格無法集結力量進行反擊的原因。 只有農民進行了抵抗,在約赫維教堂與入侵者展開了一場血戰。沙阿-阿里回到俄國後,寫信給騎士團團長,向利沃尼亞提供和平,以換取快速支付應繳稅款。
1558 年春,俄羅斯軍隊再次發動進攻,試圖徹底征服利沃尼亞。 4 月初,對納爾瓦的圍攻和轟炸開始了。 城池被守住了,但由於老利沃尼亞的其他地區沒有提供幫助,而且該城主要依賴俄羅斯貿易,因此贊成投降的人佔了上風。 5 月 11 日上午,一場大火蔓延全城。 很快,人們決定放下武器,因為所提供的條件也相當有利。 每一個有此願望的人都被允許自由離開。 城鎮保留了貿易權。 入侵者表現得很有禮貌,試圖給尚未被征服的城鎮留下積極的印象。
與此同時,約 60 000 名俄羅斯軍隊在 Shuisky 王子的率領下抵達愛沙尼亞南部。 騎士團團長仍然無力抵抗,於是退守拉脫維亞。 在埃馬約吉河畔佔領卡斯特里要塞後,俄軍可以毫無阻力地將重型攻城炮從水路運往塔爾圖。
主教和市議會似乎忘記了他們的實際處境,向進攻者提出了苛刻的投降條件。 舒伊斯基出人意料地接受了所有條件,塔爾圖暫時保留了所有權利。 該城的陷落標誌著一個地方國家--塔爾圖教區--的終結。 主教本人被允許在凱爾克納修道院定居,但很快就被送往俄國。
不費吹灰之力就征服了納爾瓦和塔爾圖這兩個重鎮,這對俄軍具有重大的戰略和道義意義。 勝利者聲稱在塔爾圖繳獲了 552 門大炮和大量火藥。 8 月,一系列較小的要塞--朗古(Rõngu)、拉克韋爾(Rakvere)、拉伊澤(Laiuse)、波爾薩馬(Põltsamaa)、托爾塞(Toolse)等也被攻佔。 俄羅斯軍隊抵達塔林,但當時並未圍攻該城。 1558 年秋,利沃尼亞騎士團的領導人試圖發動更廣泛的反擊,但沒有取得任何突破,在愛沙尼亞領土上的直接戰爭活動也逐漸消失。
在丹麥貴族的調停下,雙方於 1559 年 4 月達成了為期 6 個月的停戰協議。地方勢力利用短暫的停戰尋求外國援助。 對波蘭友好的一方在利沃尼亞騎士團中發揮了領導作用。 其首領、騎士團團長助理哥特哈德-凱特勒取代了騎士團團長弗斯滕貝格,並當選為騎士團團長。
1559 年秋,騎士團和主教團的軍隊試圖奪回塔爾圖教區。 朗古要塞被攻克,在特拉韋爾的戰鬥中取得了勝利,但塔爾圖和拉伊茲沒有淪陷。
1559 年 9 月,薩雷馬-萊內馬主教與丹麥新國王弗雷德裡克二世完成了交易。 國王以 3 萬塔勒的價格買下了教區,並於 1560 年 4 月將其移交給了馬格努斯公爵、他 19 歲的弟弟馬格努斯及其黨羽在庫雷薩雷的領地。
這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宣誓就任主教,還為自己買下了庫羅尼亞和塔林的主教頭銜,並計劃獲得俄國人尚未征服的土地。 為此,馬格努斯與騎士團發生了衝突,但雙方達成了休戰協議,在第二年春天之前暫停敵對行動。
丹麥國王召見了他的弟弟,向他報告了利沃尼亞騎士團的軍事失敗。 1560 年,俄羅斯軍隊開始了新一輪進攻。 8 月 2 日,騎士團在埃爾熱梅附近的霍姆利宅邸進行了最後一次野戰。 為了阻止俄軍從拉脫維亞地區向維爾揚迪推進,騎士團的陸軍元帥率領 500 名騎兵向 12 000 人的部隊發起了進攻。 騎士團的部隊被包圍並被徹底消滅。
現在,當地的抵抗已經縮減到要塞防禦。 即使是強大的維爾揚迪要塞也在短短几天的圍攻後就被簡單地移交給了敵人。 前騎士團團長弗斯滕貝格被俘後被送往俄國,並在那裡死去。騎士團的部隊僅控制了塔林、佩爾努、派德和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