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坡村。

村子不是很大,夜晚也很安靜。沒有城市裡車來車往,熱鬧非凡,沒有廣場舞,更沒有小區公園的直播愛好者,仇仁貴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意想不到皆大歡喜的結果,讓三人都眉眼舒展,心情怡然。傍晚趁尚栓寶二人計劃回龍山的空檔,三人想再到那個奇蹟發生的地方走走。

晚飯後。

一行三人。

出來散步。

沿著公路往東走,不多一會兒,他們就走到那天搭過靈棚的地方,這裡距離村子大約一里地的樣子,他們在遮天蔽日的鑽天楊下面,邊走邊聊。

柏油路很寬,但是幾乎沒有車輛經過,所以他們是在路中間散步,走的也很快,唯一的缺點就是這條通往鳳河源頭的路上,沒有路燈,黑洞洞的。傍晚涼風習習,暑氣盡消。陣陣涼風讓他們感覺到渾身爽氣。

仇仁貴提議,一起進入地下隊部看看。

這裡說的地下隊部,就是那天留那三個保安吃飯的那兒,說著話,他們已經來到裡面,仇仁貴拿出手機,開啟手電筒,走在前面,裡面還是那樣的清涼涼的,有水滴落下。

走了大約一百多米,仇仁貴找到一個配電櫃,配電櫃的門沒有上鎖,他很熟悉的合上刀閘。

整個地下隊部就亮了。

從外往裡看,兩排燈光下,一條可以透過一輛轎車寬度的石板路,展示在眼前,那天張主任倒是領著看來,因為那天大家心情不同,也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今天就他們三人,專門探探這條走道。

仇仁貴走在中間,邊走邊介紹著。

地下隊部從黃土坡村東起,西至鳳河源頭山腳下,全長17公里有餘。

據說,這是在天然山洞的基礎上,慢慢建成的,抗戰期間,黃土坡村的人們,就是憑藉這個地下隊部,生存下來的。

他們把牲口,車輛,糧食,農具,傢俱,也就是家家戶戶都把家搬進來,那個時候,只有一條長長的通道,裡面高低不平。

黃土坡村位於龍山山脈的南端,這條地下隊部通道,距路面近30米。

這裡不單單是黃土坡村人抗日避難的地方,同時也是鳳河縣城根據地糧食儲備庫,這裡面儲存的糧食為抗日軍民支撐了兩年半之久,黃土坡附近的人民在裡面一邊避難,一邊搞建設,逐漸把這裡面修建成一個長長的地下城,地下鎮。

後來在八路軍的支援下,安裝了柴油發電機和通風裝置,儘管當時發電機裝置利用率有限,但是已經是一個偉大的創舉了。

他們繼續往裡面走。

黃土坡村地下隊部正式入口。

在一個右轉彎的洞口上方懸崖上鐫刻“黃土坡地下隊部”7個大字。

這是抗戰結束以後,縣政府命名,把這裡定為革命記憶保護場所,並由現在的黃土坡村負責保護和修繕。

仇仁貴想把這裡改造成一個避暑地下城,並且開放這裡的紅色記憶,方案裡面已經寫過了,有一個問題就是這裡面的窯洞已經按照村裡的戶數分到個人了,有的在裡面存放糧食,有的在裡面圈豬羊,有的還在裡面住人。

從這個地下隊部再往深處是關閉的,好多年了沒有人進去過,老人們都知道,從這個洞口可以通到鳳河源頭那裡的山腳下。

看著眼前的這一切,三人感覺既新奇又興奮,同時又覺得非常神秘,如果不是這個地下城巧妙絕倫的設計,真不知如何抵禦當年鬼子的殘酷掃蕩。

好一個地下隊部,真是一個偉大壯舉。

仇仁貴對開發和保護這裡已經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