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傷仲永
大宋夢華:我歐陽旭全都要 看瓜的猹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不得不說,歐陽旭生在了一個好時代。
固然大宋弊病很多,可等到全面爆發還很早。
這要是生在北宋末年的話,那才是真的悲劇了。
“唉……”
歐陽旭深深的嘆了口氣。
他固然可以明哲保身,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
可他到底是讀過滿江紅的人。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打仗難嗎?
或許不難?
那在大宋打勝仗難嗎?
或許也不難?
可要是在南宋打勝仗呢?
一直打,一直勝,把不可一世的大金狗腦子都打出來了呢?
這還不難嗎?
有人說岳飛排不到,中國古代名將前十。
對於此,歐陽旭是很不服的。
韓信圍獵霸王,用了多少兵?
敵我差距可否懸殊?
白起滅趙,用了多少兵?
對面還是個趙括。
岳飛呢?
南宋啊!
一手爛牌,都能打出王炸的效果的猛人啊!
越州之戰,
守城之戰,
三千對三萬,不僅守城不破,還能屢次出城將金軍擊退。
欽宜之戰,
同樣也是守城之戰,
兩萬對十五萬,同樣也是主動出擊,橫擊金軍數百里,大獲全勝。
金大窪之戰,
傳說級別的戰役,
風雪夜,八百破十萬。
縱然藉助了天時地利,趁著大雪封路金人騎兵行動不便。
可八百人能擊退十萬人,那也是無人能出其右的戰績。
橫江之戰,
北伐之戰,已經不是守城戰了。
這也是岳飛生命中最為慘痛的一次戰役。
金軍派出數十萬大軍進攻,岳飛率領數萬士兵奮力抵抗。
戰鬥中嶽飛多次出擊,但最終由於後方支援不力,被迫退守橫江城。
非戰之罪也,數萬人對數十萬人。
如此懸殊的對比,硬是讓岳飛打成了順風仗。
結果……
豬隊友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覺得岳飛太秀了,影響他們趙構心中好地位。
然後心態崩了。
開始明著演了,糧草不給送,刀甲不給換。
最尼瑪氣的是,趙構也點投降了。
可敬,可悲,亦可嘆啊!
歐陽旭心中感概萬千,
雖然他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雖然現在還是仁宗盛世。
可他……
真的可以視而不見嗎?
大宋淪陷,神州沉淪。
他也是要娶妻的,也要生兒育女的。
到時候中原沉淪,漢人被當做兩腳羊烹而食之,其中……誰能保證不會有他的後代。
瑪德!
幹了!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大宋王朝,勞資保了。
嗯……
“哎,難啊!”
大宋的政治危機。
可是連王安石這種,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都無法解決的積年弊病。
這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的問題。
太祖皇帝是馬背上掙得的天下,雖然最後來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戲碼。
可此前封賞出去的爵位,實在是太多了。
太宗皇帝即位後,為了結束分裂割據局面,同樣也是征戰不斷。
隨著戰爭,同樣誕生了一大批勳貴階層。
為此先後收了多個藩王的兵權,對內也加強了中央集權,並且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宋朝祖宗家訓。
大宋文人地位是到達了巔峰沒錯,可是對於這些世襲罔替的勳貴老說,其實影響並沒有多大。
並且,當中還有不少家族,被賜下了丹書鐵券。
這可就相當於免死金牌啊!
好傢伙,
趙匡胤、趙光義兩兄弟重文抑武,防的就是再出現一批這樣的勳爵世家。
勳貴家族的能量可不算小。
不見知否原劇中牛批的那些家族子弟,那都是勳爵子弟。
齊國公府,齊元若。
寧遠侯府,顧廷燁。
盛華蘭的夫家,忠勤伯爵府。
還有盛墨蘭最後的夫家,永昌伯爵府。
……
等等。
紅樓夢當中那一大家子,
靠著寧榮兩位國公的功勳,吃了多少代人才給吃垮。
賈寶玉只能算是孫子的孫子的孫子……可能還要孫子輩一點。
由此可見,
大宋武人地位不行,可卻不代表那些遺留下來的勳貴不行。
王安石之所以變法失敗,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動了這批人的利益。
當然,更多還是當時黨爭激烈,文官集團根本不能一條心。
還被一些勳貴家族,暗中使了絆子。
其所主張的“熙寧變法”本是無可挑剔的,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
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
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提高了國防力量。
可最終卻還是以失敗告終。
其中縱然有其經驗不足,沒有找到恰當的方法。
明知觸及到了當時豪強的利益,卻沒有改變變法方向,依舊實行自下而上的變法方針。
更多的還是用人不當,以及朝中大臣的反對。
其中就包括司馬光、歐陽修、蘇軾、蘇轍、韓琦、富弼等人。
甚至就連王安石的兩個親弟弟也都反對其變法。
其中最為強烈的就是司馬光了,當之無愧的反對派之首。
在王安石失勢,司馬光拜相之後。
其所有變法內容,除了置將發全部廢除。
這也導致王安石為此作出的一切努力前功盡棄。
倘若大宋變法成功的話,不能說會變得有多強。
可最起碼也比歷史上要強吧!
畢竟後來的宋朝,那可是極盡屈辱。
皇帝被生擒,皇子被殺遭絕後,公主被蹂躪,百姓更是被烹而食之。
還能有比這更糟糕的結果嗎?
而司馬光阻止變法的理由,更是尤為可笑。
居然以“祖宗之法不可逆”為由,阻止王安石變法。
或許王安石那篇傷仲永,
就是看到少年時懂得機智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如今卻如此頑固保守,因此來的靈感吧!
最後還要點評一句:“泯然眾人矣”。
額……
就是不知道司馬光砸缸救得是不是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