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屋子裡只剩下他二人時,侯方域掃了一眼香君她穿著常服,素淨得很,可是髮間簪了一支金簪,他凝視著她的臉龐,聲音微沙啞道:“這支金簪你還帶著。”
香君見他神色彷彿在追憶往事,淺笑道:“公子說什麼?難道是這金簪?”
抬手將金簪取下,燦爛金梅的姿態便映入眼簾。
這支梅花狀的金簪她一直以為是李娘子賞賜的,還怪道李娘子闊綽,沒想到竟是他所贈的。
“我不是想用金錢收買你,那日見這梅花絢爛,金玉之物可見珍視,所以才......可是後來得知你與那虞知情意濃厚,我並不是不知進退之人,是以請李娘子代為轉贈。”侯方域字字誠懇,生怕有一分令香君不滿便會遭到拒絕。
香君愣愣地站著。
見她神情呆滯,侯方域轉身回憶道:“世事無常,唯有自渡方是真渡。”
“是你,”香君只聽了這麼一句便想起來了,臉上喜色立現,“我們以前見過的。”
“難怪,難怪我覺得公子看起來這麼眼熟,還當是我的錯覺。”香君看著侯方域,喃喃道。
“你還記得這句話。”
“很多時候覺得很煎熬,可是想起這句話我就覺得很安心,即便是不能再見到你,可是我知道這世上不是隻有我一個人這麼想的。”
二人忍不住與對方相擁。
何其有幸?一切都還來得及。
“你既然知道我,為什麼不早告訴我?”香君埋怨道。
先前的眼熟,心動不是沒有由來的,原來緣分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了。可是為什麼他又不早些說出來呢?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我雖然有你的身契,可是李娘子沒有跟我說過你的別名。”
“身契?你怎麼會有我的身契?”香君忽然覺得自己未知的事情太多了,腦子都快反應不過來了。
“其實,我當日就已經將你從媚香樓贖出來了。只是不便將你帶回,所以一直將你留在媚香樓,受李娘子教導。”
“什麼?”香君忽然感覺到就是這一點自己不知道,彷彿錯過了許多。
若是自己一早就知道自己身契不在媚香樓,何苦一直為著媚香樓迎來送往?若是自己早知道,那日自己受傷之後就不會問起青玉嬤嬤自贖之事,反而與已經得知章氏境況的青玉嬤嬤生了嫌隙。
那段時間的痛楚,幾乎都可以避免。
只是一張身契!
侯方域不知她心中心思百轉,見她凝重的表情,正要安撫一番,卻有人在這個檔口來尋他。
“侯公子,前面有個公子道是要邀你過去談話。”
“誰?”侯方域略有不悅。
“他沒報上姓名來,不過留了一隻玉佩,說您看了便會應下。”
那人將玉佩遞上來。侯方域一看,果然面色微變,瞧了香君一眼,只道:“想是有要事找我,我去去就回來。”
香君根本沒看那玉佩,見侯方域這番情形,只好將話留著待他回來再說。
香君呆了一會兒,想起嫿眉的事,心想還是讓侯方域出面幫忙才行。
正思量著怎麼說出這個請求,忽然有一個侍女進來,恭敬道:“香君姑娘,侯公子剛剛出門時吩咐了,他短時間不能回來,叫我們帶你去二樓他私人的廂房等他,待他回來他還有許多話要跟你說呢!”
侍女臉上帶了紅暈,似乎是在祝賀二人。
香君低了頭,“既然如此,那麼勞煩你帶路罷。”
一路上了梯子,此處與媚香樓的梯子不同。媚香樓的主樓三面環合,卻是有兩個樓梯,此處幾座樓,侍女引香君去的是一座單獨聳立的樓,由側面上去了便沒有別的路可走。
香君將將上了二樓,只覺得這裡比剛才那處寧靜許多,叫人心裡也靜謐。
因著來往的人也少,香君一路上只見了兩三人,最後見的那個人卻是在二樓走廊的盡頭,他身穿白色的錦袍,手裡拿了把摺扇往最裡面的廂房走進去。
離香君不過三丈遠,可是香君剛進來這間廂房,便聽見那頭的腳步聲往樓梯去了。
隨後這侍女也下去了。
香君未免有些不安。
剛剛侯方域要與自己單獨談話時將辛幼遣了出去,此時辛幼必然不知自己已經到了此處,若是時間到了又尋不見自己,定然要回去跟李娘子說了。
行至窗邊,只見樓下不遠處是一口水塘,在江南地方,這時的水邊還有綠綠的芭蕉,茂盛地遮住一大片光景。
香君定下心來,倚在窗邊發呆。
忽覺口渴,走回桌旁,卻聞到一股子焦味。
周圍沒有其他人聲,香君只聽見細微的“噼裡啪啦”的聲音。
心下大亂,連忙奔至門外,只見樓下的火焰沿著柱子蔓延上來,樓梯早已被火吞噬,甚至連線二樓地板處都已經往下掉。
容不下瞬息的思考,香君被煙火嗆到不住地咳嗽,大聲喊“救命”已經無用,她開始用手絹矇住嘴鼻。
樓下那些聞聲而來的零零碎碎的人群根本幫不了她,甚至,這座樓已經沒有人了。
第三十五章 相救
回到廂房,眼睛急速搜尋著可利用的東西。
將能扯下的簾子全部拉在手裡一段一段打結連線起來,結成長繩,在死結的末端在結成死結,確保布料不會因為打滑鬆散開來。
香君將桌子移到窗邊時隱隱聽到外面有一陣腳步聲,但是她已經管不了這麼多,火焰已經蔓延到房門了。忙將長繩一端綁在桌腿,另一端從窗外拋下去。
正要爬上桌子,順著長繩滑下去,忽然有人一腳踢開帶著火苗的木門。
香君一看,來人一身黑色勁裝,頭髮全部束起來,臉上蒙著黑麵巾。
可是沒有時間分辨敵友,事實上,她只有最後滑下去的力氣了。
那人只掃了一眼便明白香君的意圖,見香君還要繼續攀上窗戶,大步上前拉住她往外面走。
“那邊火太大......”香君呼吸虛弱,只搖了搖頭表示自己支撐不住,根本沒有想過眼前的人是怎麼上來的。
那人也是呼吸急促,雖然蒙了臉,可見還是吸了不少煙氣,“這邊下面有人埋伏,只要你下去,必死無疑,而且他們會把你偽造成跳樓致死。”
香君一怔,一面控制不住咳嗽起來,一面用力抓住那人的手臂,其意不言而喻。
救我!
那人將香君護在懷中,走到門外時,一橫屋樑往下掉下來,那人側身抱住香君,橫掃一腿,然後二人加快步伐沿著走廊到盡頭處。
“跳下去嗎?”
香君見眼前沒有可以依仗的東西,想想還不如剛才的情形。
兩人各自翻過欄杆,見香君毫不猶豫地縱身躍下,那人幾乎是在一瞬抱住她的腰身,兩人身體便貼在一起。
香君猛地側頭,想在火光不斷掠過的朦朧中看清楚身側的人。
他只露出一雙眼睛,香君再熟悉不過的眼睛,那是屬於虞知的。
他也在看著她。
腰側的手掌還在源源不斷地傳來熱的氣息。
方才懷著非死即殘的想法躍下的時候,香君就明白了虞知那封書信的意思。
金陵不是他的容身之地,將來不是她的。
落下地的時候那人墊在香君身下,可是香君滾落一旁,回身看著他的時候,絹帕上的眼睛望向他,充滿疑惑。
那人見香君無虞,又看了一眼旁邊聞聲過來的人群,起身深深看了一眼香君,然後轉身離開。
香君沒有問過一句話,她剛剛感覺到他眼裡的不捨,可是他還是走遠了。
是香君找到辛幼的,起火時,辛幼只在外面擔心,不知裡頭境況,又見不到香君人影,急得團團轉。
“那姑娘傷著沒有啊?”香君揀著不要緊的事講了一遍,辛幼還是擔心得很,道是一定要告訴李娘子。
香君隨她去了。
香君只告訴掌櫃的稍後會有媚香樓的人來商談會館需賠償的銀錢,另外請他轉告侯方域來媚香樓找自己。
那掌櫃的連連向香君致歉,只道是護衛保護不力,請香君諒解。
香君知道此事與會館定然有關係,也不願意多講一句,帶著辛幼直接回了媚香樓。
李娘子得知此事果然當眾責備了香君,香君也無法辯駁。
等眾人散去時,香君才忽然道:“娘子,我有個問題要問你。”
李娘子驚訝回頭看著她,“什麼?”
“娘子為何不將侯公子八年前便已經為我贖身的事告訴我?”
香君眼睛直直地盯住李娘子的。
李娘子忽得一蒙,“你......你怎麼知道?”
“娘子只管告訴我為什麼?”
“這......”李娘子醞釀再三,緩緩道:“當年你年紀這麼小便目中無人......”見香君臉色一變,又趕緊硬起來,道:“你自己說是不是,為何這個媚香樓只有你最不合群?你是有天賦,可是也是最不服管教的。若是我一開始就告訴你,那根本就教不了你,我又不能拿你怎麼樣,想著瞞到侯公子來見你的時候再騙你說是侯公子將你贖出去了,免得你以後跟侯公子添油加醋地胡說,誰知道他侯公子怎麼久都不來找你。”
“後來他不是來過媚香樓嗎?那你怎麼不告訴我?”
“後來我跟他說了,也說了你性子不好,加上虞公子那段時間總是纏著你,想問他怎麼辦,可是侯公子以為你和虞公子情投意合,便叫我不要告訴你了。”李娘子臉上又欣喜起來,“說起來這侯公子可真是大家族出來的貴公子,幾千兩白銀,說不要就不要了,這麼多年每幾個月便派人送幾十兩銀子來......”
香君聽到這裡頓時瞪大了眼睛。幾千兩,每幾個月......想起今日侯方域情態,似乎不是一時動情,她心裡亂得很,根本聽不進去李娘子的話,等再入耳了,這話便難聽了。
“......哪像那個虞公子,前幾個月大把大把地送錢來,這段時間連個口信都沒有,香君,這種男人是要不得的,好在......”
香君彷彿被壓得喘不過氣來,隨口道:“我頭暈,先上去了。”
李娘子眼睜睜地看著香君徐徐離開,她還有一大堆勸告沒說呢!
“真是的,不聽勸以後活該你吃虧!”李娘子這時看到一旁的玉茹正往這邊走來,招手道:“玉茹,你方才聽了多少?”
玉茹其實一直沒走,香君叫住李娘子時她便躲在一旁,聽到香君早已被贖身的時候她的指甲都要插進血肉中,原來自己一直都求不來的東西,香君在八年前就得到了。
此時李娘子問自己,當然不能說真話,只笑道:“沒一會兒,隱隱聽到虞公子不如侯公子之類的,娘子在和香君妹妹說什麼呢?”
李娘子冷哼一聲,“她是個傻子,別說贖不贖身,贖身後過得就會一帆風順嗎?”
“娘子什麼意思?”玉茹假意好奇問道。
“玉茹,我是真心疼愛你的,今兒我便告訴你一個故事,想是你沒有聽過的。”
“什麼故事?娘子快說罷。”
“是一個求愛情的傻子。她大了你們......”李娘子想不起來,問:“你年紀多少了?”
玉茹答:“十六了。”
“對,不過是大了幾歲。哎!幾十年前的老故事了,當年京都有一個叫十孃的,她跟香君一樣,是犯了事的官員的女兒,不幸落入風塵,也是存了自贖的念頭,她當了花魁之後,攢下一個百寶盒,這個盒子什麼稀世寶物都有,什麼珍珠瑪瑙美玉,數不勝數。”
“果然像極了香君妹妹。後來呢?”
“像什麼?香君連百寶盒都沒有。”
李娘子氣憤道:“後來這十娘和一個書生好上了,可惜這書生沒錢給十娘贖身,連借都借不來,十娘便自贖,一心盼著以後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誰知這書生並不十分缺錢,卻只因有一酒肉朋友看上十娘容貌,願出幾個錢買下十娘,這吃軟飯的書生竟真的將十娘轉手賣了千兩銀子。”
玉茹聽得心下一片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