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國棋王輸掉大半年所贏,想不透國內還有如此好手。請教安南棋王大名,安南棋王一時興起,道起自己身份,緬國棋王才恍然大悟。
至此他是心服口服,象棋傳入安南可能更早,下象棋之人更多,水平也更高,他輸給安南棋王無話可說。
兩人成為“棋友”,互通有無,相約出外下棋。這樣有一個好處,比如緬國棋王之前的對手因為輸了不再敢再下了,緬國棋王一時半找不到對手,就可偷偷介紹給安南棋王,讓這些人與安南棋王下。這些人輸給緬國棋王,但不認識安南棋王,安南棋王就可與之對上。反之亦然。兩人按照比例分江湖所得。
彼此介紹對手必須偷偷進行,如是明面介紹,輸者可能會心生怨恨,會想到對方明知他這水平不敵,卻介紹對手,是在設陷阱。
兩人皆是江湖老油條,很多引對手上鉤方法,見使者無功而返,極奇怪之,這些漢人棋手自負了得,怎麼就不接招呢?
當下就得在廣陽施展絕技了。
是日衙門前貼告示,安南與緬國兩位棋王到廣陽來擺擂臺,大會漢人棋友,擂臺決勝者,獎至正通寶五枚。
眾百姓想,廣陽棋壇太熱鬧了,前有日本棋王戰,今有安南緬國棋王戰,大戲不斷。
因為是免報名費,上擂賺這至正通寶的人絡繹不絕。
張老四隻冷眼旁觀,他才不管什麼棋王到廣陽挑戰,只關心與高重茂棋戰。
沐英與郭德成等人在首日沒出來觀戰,因沐英已經決心決絕象棋,不準眾人出來觀看。次日朱十二說:“這次倭寇輸棋同意多待廣陽半月,咱們也算有點空暇。這兩位號稱棋王的棋手日前派人來挑戰咱們,咱們不知其底細不能輕易應戰,不如出去看看他們水平,可做個定奪。”
沐英決然道:“咱們不下棋也不看棋。”
朱十二道:“咱們這回去看棋有兩重意思,另一重意思是,高重茂輸給張老四後竟然可以同意停半月不北上,咱們也未了解底細如何。咱們可去了解這個擂臺威力,究竟是不是如此引人,從而推斷出高重茂是否在弄虛作假。如這擂臺氣氛的確能留人,那麼高重茂真輸得心服口服也說不定。”
沐英始終覺得水平在對方之上,而對方又竟然如此大言不慚,想到就當是打探敵情去觀看一下。
就與郭德成喬裝改扮一番來到衙門前的擂臺前。
想現今難怪會天下大亂,這麼多人下棋去了,還有多少人能關心國事?
這回的觀眾並不比上回少多少,而且臺前更加熱鬧,報名下棋者絡繹不絕。
臺上還有一個衙役敲鑼鼓叫喊“上臺攻擂上臺攻擂,攻過了有重獎”。
原來這次是兩位棋王自掏腰包,首關緬國棋王駐守,過關可獲一通寶獎勵。安南棋王把守次關,過關獎五通寶。棋盤旁的大棋盤擺上攻擂棋局。
按照慣例,攻擂者不能直接攻尾關,只有攻過首關才能攻次關。有很多擂臺是三關防守,攻過一關才能攻第二關,之後再攻第三關的擂主關。通常是前面關卡的獎勵少一些,擂主關卡獎勵最多。
而攻過所有關卡才算攻過擂臺。
這次只有兩關,安南棋王其實就是擂主。
臺下很多棋手笑逐顏開高談闊論,顯得甚為歡心得意。沐英聽到些談論才弄明白,原來這些棋手之所以開心,都是因為紛紛攻過了首關獲得一通寶獎勵。
沐英心裡冷笑著,如此水平挑戰他們,真是笑話。稍為留心的觀看了下大棋盤,緬國棋王的棋真是差得不得了,像剛學會走棋。
想到外國棋手接觸象棋較遲,水平當然會很差。
隨著棋手紛紛過首關,沐英開始關注第二關的棋,安南棋王下得好像好點,但得到的仍是個“差”字。
心裡感嘆,如非這個下棋禁令,在下必是棋界大高手。
這回的都是街邊棋手挑戰,差的對上差的,如有一點點水平自是看出很多錯漏。
棋戰進行兩天,共百餘棋手攻過首關。這些街邊棋手自認水平不太高,攻過首關已感覺極興奮。與安南棋王的對戰幾乎都是和局,遺憾未能過關,但都是佔盡優勢成和。沒有在心裡留下一絲陰影。
這些取勝的棋手一傳十十傳百,兩個棋王就在廣陽傳開了臭名。
有的說:“這兩個小國棋王真大膽,竟然到咱們這裡挑戰,吃盡了苦頭,總算已知咱們的厲害。”
有的說:“這些小國人目光短淺,理解不了象棋深奧,水平當然差了。”
有的說:“的確是,他們在本國可稱棋王,到了咱們這裡,只算水平最差的。”
有的說:“還不是,因獎勵少,咱們的高手還未出動呢,都是咱們的街邊棋手。”
有的說:“真是想不到,連咱們最差的棋手也贏不了。如此說來,咱們隨便派棋手到他們那裡都可稱棋王了。”
有的說:“當然是。”
有的說:“這些小國之人還處於大腦未開化狀態,怎能下好深奧象棋?”
有的說:“的確是,夷蠻的水平就是不行。”
街頭巷尾到處都有人在議論。
有的說“那個安南棋王的棋好點,但仍是差,你們看他在守關時臉上青筋都露出來了,不是看到棋盤還道挑千斤重擔。咱們雖然很少能過此關,棋面上還是大佔優勢,多下仍然勝機頗大”。
這些話傳至沐英耳朵,沐英不免心動,畢竟日前使者相邀。想棋棍棋痞雖可惡,但教訓他們一下,也是應該。
更想到衙門同意他們一些要求,對抗擊倭寇大大增加希望。
心裡與自己鬥爭,不如說對禁令已經解鎖。畢竟禁令也是為抗元,如這事對抗元有利,則也是利用一利器的機會。
一面極是看不起棋手,一面又有出手衝動。
兩個棋王春風滿臉回到衙門,對只斤說,長線已經放出,只是等魚上鉤。
隻手不解,輸得一塌糊塗,怎麼有魚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