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住在村子裡沒太大感受,搬到縣主府後第一次回東河村,胡羨羨明顯感受到了東河上少一座石橋!

自從古悅堂的作坊設立,所有需要車馬運送東西時,都是走村北。

偶爾有馬車驢車從平安鎮來,就停在平安橋(那座竹索橋)東側,貨品靠人力從古悅堂作坊搬運到橋這側再裝車。

剛開始覺得不方便,後來竟然習慣了!

人的適應能力真是可怕,習慣的力量真是可怕,簡直是溫水煮青蛙!

這次從縣主府回來,胡羨羨先到平安鎮上見了幾個人才回家。

正因為如此,當馬車停在竹索橋東側,胡羨羨下車步行回四合院時,第一次這麼明顯感到不方便!

第一次深刻覺得:得趕緊建座石橋!

胡羨羨想到自己的縣主身份,更覺得建橋勢在必行,哪怕自己出錢~

於是第一時間,胡羨羨讓梁滿跑了趟縣衙,申請建橋,看看縣裡有什麼政策。

第二天,胡羨羨又讓古晚去府城送貨時特意去府衙請示徐大人,看這石橋怎麼建、建多寬、是否有限制。

一週後,所有手續辦齊,承建石橋的陸家班也人員到齊,石橋正式開建。

胡羨羨只提出了“結實牢固、至少可並行兩輛馬車”的要求,其它都按陸家班給的圖來。

陸家班的班主陸暢一看就是踏實勤勉的人,胡羨羨放心地不再插手。

前期實地勘察測量時,陸暢都親力親為。

根據東河村的走勢,和東西岸兩個村子的佈局,陸暢選了不同地點,畫了三幅圖,並做了三種預算,交給胡豆縣主定奪。

胡羨羨選了離自家最近的方案,畢竟修這座橋首先為了自家方便,而且也主要是自家出錢。

陸暢很懂事地把每個進度都及時通報給梁滿,以方便縣主隨時瞭解石橋建設情況。

胡羨羨偶爾會問問“建完了沒”,每次聽到梁滿回答“還沒”,自己就忍不住在心裡感嘆一次:

古代建個石橋太不容易了!竟然要這麼久!

後來想想曾經自己看書時看到的“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也就是:

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和福建泉州的洛陽橋。

其中泉州的洛陽橋似乎修建了六年之久才建成,北京的盧溝橋也建了三年。

果然都很久!

冬去春來,新一年嫩胡豆採摘季,石橋終於落成!

陸暢恭敬地請胡豆縣主為此橋題名,胡羨羨也沒推辭,信手寫下“平安石橋”四個大字。

自此,石橋修建共花費七千兩白銀,其中古悅堂和胡豆縣主出資五千兩。

從這一天起,平安石橋承擔起了繁重的任務,也見證了東河村一步步走向更加繁榮。

又一道聖旨到,今上讓胡豆縣主忙完手頭的事就進京,不急慢慢行,只要十月底之前到京城就行。

因此胡羨羨只要回四合院,就賴著住下不肯走。

理由是:“爺爺奶奶不跟我去京城,我得在走之前多陪陪他們!”

只要有空,胡羨羨就會到東河邊走走。

在竹索橋“平安橋”和新落成的平安石橋兩個橋上來回穿梭。

眾人以為她這是離家前的惆悵,事實上是她焦慮。

她在兩座橋上穿梭時一直在唸叨:

小古呀,換回來吧!不然等我去了京城,咱們肯定就更難換回來了!

小古呀,你快想想辦法,我這邊能做的都做了,萬事俱備!

小古呀,如果我走之前換不回來,以後你還會到夢裡和我見面麼?是不是有點難?你看我去了縣主府都沒夢見過你了……

唉!小古啊!要不然你就回來吧!去了京城,我就得三步一跪、五步一拜地見皇帝,我實在是不習慣啊……

為什麼突然這麼焦慮呢?

因為自從自己“糊里糊塗”在新石橋上題寫了“平安石橋”後,胡羨羨總覺得她和小古的連結越來越弱了。

倘若不能在去京城前換回來,她擔心以後再也換不回來了。

胡羨羨越發珍惜在東河村的時光,除了必須做的事,她把其它時間都留在了這裡。

重新體會:到山林裡採菌子、到河裡撈魚、打火鐮、挖野菜……

家人們只當她是捨不得家鄉的生活。

胡羨羨還在日記裡寫了去京城後的計劃,既是給自己的計劃,又是備著小古突然換回來,剛到京城時可以有個做事方向。

胡羨羨的計劃很簡單:

買座山,有田有水有樹的那種,繼續種胡豆種水稻養魚,還得再建一塊兒遊樂場。

然後就躺平當鹹魚,享受退休生活。

吃自家種的菜、養的魚、收的米,玩自家遊樂場,這樣的生活想想就美~

又一季老胡豆豐收,果然安和府的產量超過了一千萬斤。

炸蘭花豆從安和府賣向了全國,成為國民最歡迎的下酒菜和零嘴兒。

緊接著,安和府大型藺草編織工廠“草行”正式開業。

曾經神秘而深居簡出的柳席王公開招徒。

所有透過測試的人,只要籤十年工契,都可以免費學習柳席王的手藝,學成即可在“草行”上工。

東河村今年種植了八十畝藺草,獨家供應給草行。

又一季稻花魚新鮮上市,這次全安和府的酒樓都有充足貨源了,但安和府的人卻幾乎吃不到。

原因是稻花魚美名遠播,外地人都慕名來嚐鮮。

安和府的各酒樓都“優先招呼尊貴的客人”,讓外地旅客有限吃上。

這些客人吃了鮮美的稻花魚,又慕名去嘗好吃噠餐點,走的時候帶些安和府特產。

特產是:幾包炸蘭花豆和兩包號稱能長出蘑菇的“菌包”。

再過一個月,珍貴的魚稻米隆重上市。有了前一年的預熱,今年的魚稻米超級搶手。

安和府的遊客們都以帶走一份魚稻米禮盒為榮。

每一次收穫都是沉甸甸的成績,每一次收穫都在提醒即將離家的人“時間緊迫”。

這一日陽光正好,胡羨羨在兩座橋間溜達了幾圈後,懶洋洋地倚坐在了平安石橋的抱鼓石旁。

她眯著眼睛看向太陽,太亮太白,不禁閉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