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生活實在是滿目瘡痍,回想起來就讓人撕心裂肺地心痛,一切和一切的美好和痛苦都化為飛煙在那一場火災之中,飛向天空。
過往的歡樂記憶和痛苦的生活空間都不復存在。
沒有快樂,沒有家庭,她成了一片無依無靠,漂泊在水中的落葉。
她睜著眼睛茫然地看人來人往去救火,茫然地看法庭把她判給了孤兒院,茫然地被一箇中年婦女拉著手牽進孤兒院,那個阿姨摸著她的頭,對她說以後這裡就是她的家。
阿姨很好,她內心對阿姨有淺淺的依賴。
院長也想對她好,但是她畢竟精力有限,下定決心不結婚,不生孩子,把全部奉獻給孤兒院,已經是用盡了她全部的勇氣,她想盡力的對這些孩子好,可是孤兒院有太多的孩子,張語能分到的愛實在太少。
張語本來在內心有一絲期待,因為阿姨說表現好的孩子可以被收養,她希望能夠有一個新的家庭。
但她沒想到的是,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往往會滋生黑暗。
這些孩子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他們競爭著院長的愛,競爭著院裡的物資,在院長看到的地方笑容燦爛,在院長看不到的地方相互欺凌。
最開始的時候出於善意告訴別人自己的經歷,最後這些善意化為利刃刺向自己。張語不知所措地看著大聲的嘲笑自己是精神病的孩子,肯定不會有人喜歡的另一個小孩兒,內心好像被一雙無形的雙手撕扯,她想找一個地方躲起來,但是卻無處可逃。
為什麼善意得不到回報?為什麼?
看著那個她最開始當成好朋友的孩子,張語內心感覺無比的痛苦和憤怒。
小小的孩子並不知道掩飾自己的惡意,對方將所有的鄙視都一覽無餘地表現在了臉上,這讓張語腦中的某根弦啪嗒一聲斷了。
她衝上前去,用盡全身的力氣把那個叫做小飛的孩子推到了灌木叢中。
這個時候她聽見一聲憤怒的驚叫:"你們在幹什麼?"
站在失望的院長面前,張語感覺不知所措,但是她還是感覺很委屈。
她想告訴院長對方欺負他,她想告訴院長自己不是故意的,但是她怕對方對她寒心,怕對方不再喜歡她,到了最後居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張語張了張口,最終一句話一個詞的聲音都發不出來。
院長看她啞口無言的樣子,又看了看委屈巴巴的小飛,以為她心虛,嘆了嘆氣,又搖了搖頭。
"你太讓我失望了,罰你三天都不去吃蛋糕和水果,並且需要在房間裡關禁閉。"
張語的眼淚啪嗒啪嗒地往下掉,她終於忍不住自己的委屈:“為什麼,明明是他先欺負我的?”。
其他孩子離她遠了遠,明明都是被拋棄的孩子,卻還是存在著歧視鏈:"聽說她的爸爸是精神病,媽媽也是精神病……"
隨後張語站在牆前,在陰暗的燈光下,內心裡的溫度一點點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