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新的思路,我們不妨根據月球科技的情況大膽的想一想。既然很多材料在地球上很難開採,即便我們把鑽探技術完全掌握了也是費時費力。剛才李院士也說了這項技術不像是為開採地球深處而創,既然給我們了,是不是讓我們去月球上開採呢?李院士在最後提到,月球的資料中最後解讀出來的資訊,告訴我們月球上就有我們所需的稀有資源,我們可不可以跳過地球,直接在月球上開採這些稀有資源。”二號首長繼續引導著他們的思路。
張衛國是五人中最年輕的一位,雖然不是搞科研的,但年輕人的想象力更豐富,對於科幻的東西也更感興趣。聽到二號首長說要大膽的想,他心中生出一個想法。“首長,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也不知道我們現在或者即將掌握的科技是否能夠支援,說出來你們別笑話我。”
“哦,年輕人有想法思想夠活躍,說來聽聽。這裡正好有兩位科學家,而且是熟知月球科技和地球現有科技的專家,能不能成為現實,正好兩位專家可以為我們答疑。”二號首長饒有興致的對張衛國說道。
“首長,三位前輩,我是這樣想的。我們在航天領域已經有了不少的經驗,想要將人送到月球上應該不是問題。我覺得我們可以直接在月球上建立有人值守或者無人值守的基地,利用類似基地中的武裝機器人對月球資源進行勘察,看是否真如月球資訊中所說有那些稀有的資源。”
“如果有,我們就可以就地取材,正好可以利用月球低重力的環境製造一批稀有的資源,然後利用這些資源與我們送到月球的資源製造出超級金屬,在月球上完成尖端裝備的製造。”
李明偉聽到這裡,思路也被張衛國帶活,插話道:“我們不用大批次和持續向月球運送物資,銅,鐵,鋁等金屬以及很多非金屬元素月球上都有。衛國說得對,我們完全可以在月球上就地取材,只需要前期將所需的基礎物質分批次運送到月球,就可以利用基地中的機器人去完成大部分工作。等月球基地初具雛形,生命迴圈系統建成,就可以安排人員上去開展更多科研和實驗工作。”
陸橋山思想也跳出了現有科技的圈子,“月球基地一旦建成,我們的科技將會迎來一次變革,這與人類之前的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新的武器系統完全能夠以月球為核心建造,這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完全是降維打擊。”
許漢文則很沉穩,雖然心中同樣被張衛國的想法搞得激動不已,但在749局擔任負責人的經歷讓他見多了那些非現代科學能夠解釋的事情,所以對超前的東西沒有那麼敏感。“李老,衛國的想法很好,在技術層面上我們需要多久能夠支援這個想法?”
“在技術層面上,登陸月球已經解決了很多個難題,如果不是載人登月的話,五年之內不借助月球科技我們也能做到,將一個機器人送上月球不是問題。但有個問題,我們要將機器人送到月球的那個地方?”
“送到月球的那個地方?李老,這是什麼意思?”張衛國不知道李明偉話中之意。
“衛國,李老的意思是,如果我們將機器人投放到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那麼月球勘察和基地建設也會被其他有能力的國家看到或者知曉,那樣會引起很多麻煩。”許漢文替李明偉解釋道。
“李老,那我們可以將機器人送到月球背面去,月球一直是正面對著我們,送到背面不就沒人知道也看不到了嗎?”
“你這個想法沒錯,但是考慮過於機器人的通訊問題嗎?”陸橋山說道。
“我們的機器人是能夠獨立處理問題的,即便在沒有通訊的情況下,它也能按照我們事先設定好的要求執行。而且機器人的能源核心足夠支援它在沒有能源供給的情況下工作三年左右,到時候我們可以在發射一顆通訊衛星去接受機器人傳回的資訊。”張衛國雖不直接參與科研,但對一些基礎的情況還是有所瞭解。基地內的武裝機器人和機器狗最開始的訓練就是他親自參與並牽頭負責的,對於機器人的效能他也是非常瞭解的。而且二號首長剛才也說了,他負責想,技術能不能支援由李明偉和陸橋山來解答。
“橋山,通訊的問題能解決。”就在陸橋山正準備說話的時候,李明偉打斷了他。“送機器人上去的運載器可以充當通訊衛星,軌道需要計算驗證。至於電力問題,小型核能電池可以解決。專項攻克五年內應該能出成品,時間上應該能重合。衛國,你繼續。”今天的彙報會沒有按照原定計劃進行,所以李明偉還未將一條重要資訊說出來,張衛國還不知道,但是張衛國的想法竟然與這條重要資訊不謀而合。
李明偉簡單的一句繼續,讓張衛國又得到了鼓勵,準備將心中的想法全盤托出。“如果通訊問題可以解決,那後面的一切就更好辦。送第一個機器人上去就是為了勘察月球的地質,資源等資訊,基地的“超腦”在機器人和衛星的配合下可以很快繪製出月球背面的地圖,對月球基地的選址有非常大的幫助。”
張衛國越說越有勁,“一旦基地的選址定下來,就可以分批次將更多的機器人運輸到月球。“超腦”完全可以讓機器人在月球上製造簡單的冶煉裝置,機器人的工作效率比人高很多,只要有足夠的能源,他們就能一直工作下去。即便是沒有人的直接參與,月球基地也能完成基礎建設部分,為日後送人上去打下基礎。”
“機器人在這期間如果還有餘力的話,實驗裝置我們可以拆分以後送上去,這樣它們完全可以在月球上生產出稀有元素,等到送人上去後,就可以開展後續的研究甚至是直接製造武器或者其他裝備。到時候月球基地的安全已經沒有問題,再向月面向著地球的這一面發展,我們還怕誰?”
“可行。”李明偉在聽張衛國想法的同時,就在思考結合現有科技與月球科技短期內可實現部分綜合考量,給出了他的意見。
聽到李明偉“可行”二字,不光是張衛國一人激動,在場的人都非常激動。雖然只是一個連紙上談兵都算不上的規劃,但九三三所擁有的就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超前科技。在場的五個人都相信這不是夢想,而且他們都能看到規劃實現的一天。
“自古以來就流傳月球之上有著一座華麗的宮殿,嫦娥和玉兔就居住在那裡。老美登陸過月球,但什麼都沒看到,說不定真有這麼一座宮殿在月球背面呢?”二號首長笑呵呵地說道。“既然衛國的想法能實現,那我們就為這個長遠的計劃命個名,就叫廣寒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