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垣中秀才的訊息傳到隔壁鎮的謝明雅耳中已過了好幾日,那時謝明雅正帶著兩個孩子看鋪子。謝明雅嫁給張長生近五年,共育有一子一女。

大兒子張家寶四歲,小女兒張秋生兩歲,她相公張長生是張家三代單傳的獨子,她帶著豐厚的嫁妝進門,鎮上平常人家的姑娘都沒幾個比得上的,自是得到婆婆的笑臉相迎。

最爭氣的是進門沒多久就有了身孕,十月懷胎後生的第一個孩子就是孫子,樂的張家老小合不攏嘴,小日子過得自然是順風順水。

兩年後又生了個閨女,雖然比不上男娃,但畢竟已經先開花結果,小閨女在張家比不得哥哥重視,也不算差。兩個孩子,也徹底讓謝明雅在張家站穩了腳跟。

這不,老兩口放心的把店鋪交給謝明雅來看顧,家裡的雜務都是老兩口來做。可以說整個張家的財政大權,明著說是在婆母手上,暗地裡謝明雅也掌握了一半。

有和張家關係不錯的鄰里聽到了風聲,便去給謝明雅報喜,想著搶先賣個好。謝明雅正嗑著瓜子,看著張家寶扯著妹妹的頭花,小秋生被哥哥扯的痛急了,睜大水汪汪的眼睛看著孃親,

卻不敢說也不敢動,這樣的場景以往發生過很多次,剛開始小秋生也會告狀,可所有人都在誇哥哥好棒,根本不會幫她,把哥哥惹急了,搞不好還會捱打。久而久之,她也就默默承受著了。

“什麼,我二弟中了秀才?還是案首?”謝明雅一臉不可置信,以往別人都說二弟讀書厲害,比同村的林海優秀,結果這麼多年林海都考上了,他也沒考上,也就自家父母還傻乎乎的相信著二弟早晚會考上。

見謝明雅不相信,鄰居家嫂子拍著胸脯保證,“這訊息是府州夫子家公子送回你們謝家的,還能有假,聽說你這弟弟還專門被留在府州拜訪大人物呢。”

“當時你們村不少鄰居都在,那公子還是坐馬車的,你這弟弟出息了,以後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那嫂子見謝明雅的神色明顯還不相信,趕緊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謝明雅見人說的信誓旦旦,有理有據。不由她不相信了,恐怕二弟是真的出息了,不行,自己得回去看看。說著謝過那嬸子,就開始趕店鋪的其他人,“今日家裡有急事,需要臨時關了鋪子,對不住了。”

急慌急忙的關了門,一手抱起張家寶,一手扯著小秋生,就往後院去。

張長生正悠哉悠哉的眯眼小憩,就被自己婆娘給吵醒,“幹嘛呢?大白天咋回來了,有人在幫你看鋪子嗎?”

“咱爹孃都不在家,沒人看店,我把店鋪給關了。”把兒子放到他爹懷裡。

甩了甩胳膊,“累死我了,咱家寶最近重了不少,我都快抱不動了。”絲毫沒有在意被拽著走的小秋生痛苦著喘息的表情。

“這青天白日的,你把鋪子關了?”這敗家婆娘,張長生也只敢在心裡嘀咕幾句,可不敢當著謝明雅的面說。

“不是, 你知道剛剛有嬸子和我說啥了嗎?”賣起關子。

“能說啥,就嘮那些家長裡短的,我都不愛聽。”懶洋洋的眯著眼,漫不經心的捉住懷裡兒子作亂的手。

“呸,你愛聽啥,你愛聽賣豆腐的王寡婦爬了打鐵的漢子的炕?還是誰賭博抱上了美嬌娘?”譏諷的看著張長生。

“你這婆娘盡會胡思亂想,我不愛搭理你。”心虛的瞟了眼媳婦。

“誰想搭理你,人家說我二弟中了秀才。”

“還是府州的公子哥給二弟傳的家書,清河村的人都知道呢。”謝明雅看著張長生不敢相信的表情,洋洋得意。

張長生試探的問,“娘子,你確定中秀才的是咱家小舅子,沒有弄錯?”

這麼多年都沒有聽到過好訊息,今年就中了?還是很懷疑。

“當然是我二弟了,清河村還能有兩個謝垣?”雖然自己一開始也不相信,但是張長生這個表情,她還是不爽。

“不過,娘子,別說謝垣現在是中了秀才,就是中了舉人,咱家也討不到好處吧。”

“上次岳父來借糧食,咱可是一點也沒借,門都沒開。”撓了撓腦袋,一點也沒有虧心。“你二弟不怨咱就算了,還能讓咱佔便宜?”

謝明雅神色一僵,這二弟向來對自己不親,恐怕他已經知道自己做的事了。

以往父母每隔十天半個月,都會來看看家裡的兩個孩子,順便帶點鄉下的糧食蔬菜過來。自從上次父親來過沒開門,這麼久都沒有再過來了,看樣子對自己是心裡有怨。

這能怪自己嗎,自己只是一個外嫁的女兒,當然要為自己家考慮了。大哥戰死後大嫂也死了,二弟是個無用的書生,還有兩個小孩子,這糧食借出去自己的家寶不得少吃一點,人都是自私的,她不得考慮遠一點。

謝明雅光想著自己,卻沒有想著,她出嫁時,謝父謝母為了給她撐面子,把謝家這些年一半的身價都給她做了嫁妝,怕她受欺負。自她出嫁以來,每個月總要不辭辛苦的跑上兩三趟,送點自家種的東西。

有些人天生涼薄,看不見別人的付出。她只會埋怨謝垣為什麼不早點考上秀才,自己才不會做出那樣的選擇,和家人離心。怨謝父明明知道自己為他人妻他人媳,還要跑來借糧食,讓自己難做。

“我爹孃一向最疼我,小弟都比不上。我去求幾句,哭幾聲,他們肯定會原諒我。”

“哪怕一時不原諒,大不了我跪下來求,他們總會心軟的。”

“至於二弟,只要爹孃都原諒我了,他一向孝順,肯定不會駁了爹孃的意願。”謝明雅信心滿滿的揚聲說道。

張長生也知道自己的岳父岳母對妻子的偏疼,心裡覺得娘子的方法還真有可能成功。

兩人一合計,想著趁謝垣還沒有回來,趕緊去先把謝父謝母搞定。

隨便從家裡堆滿吃的櫥櫃裡拿了一包張家寶不愛吃的糕點,又從廚房舀了五斤不到的雜糧,把孩子都託付給熟人,兩口子就往謝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