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非要我走出這一步才讓我就藩,這便宜老爹不聽勸吶!”

葉淮嘀咕了一句,隨後目光看向車外隨行的魁梧護衛,笑著道:“老李,你說長川城可有青樓?可有花魁?”

被稱作老李的魁梧護衛,一臉肅然,不苟言笑,冷淡的應了一句:“南詔王殿下承陛下聖命就藩,應當勵精圖治,而不是將心思放在這些風花雪月之上。”

葉淮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縮回了車內。

這李野整天板著個臉,沒什麼樂子可尋。

一個護衛敢如此說道,明眼人都知道不是什麼簡單護衛就是了。

這便宜老爹也不知出於什麼目的,安排這麼一個人在自己身邊……

不過無所謂了,葉淮不在乎。

“這便宜老爹也不知想什麼,南疆這麼大,非要我去那長川一個縣城上任,好歹也給個郡城啊!”

“算了算了,想多了頭疼,等到了長川,必須先找個能幹的漂亮女秘書!”

“有事沒事都能幹的那種……”

一念到此,通達無比。

“老李,還有多少時日可以到達長川?”

葉淮朝車外喊了一聲。

“回王爺,長則五日,短則三日即可進入長川地界。”

“行,儘量快些!”

“是。”

南詔王車隊便開始快速趕路。

……

於是,經過眾人加緊趕路,六日之後,長川城外。

葉淮的車隊終於是姍姍來遲。

延後了些時間,自然是因為前些天路過某城,葉淮按捺不住,親自去體驗了一番當地的“風土人情”!

實在架不住小姐姐們的熱情挽留,也只好留宿一夜,次日才是萎靡的開始趕路。

而此時,長川縣令方遲已經帶著一眾百姓迎到城外,早早的等候著了。

大日懸空,如同烈火炙烤一般,眾人的汗水流出不多時便被蒸乾!

縣令方遲身形消瘦,恭敬的低頭行禮,站在前頭。

在他身後,數百百姓更是面黃肌瘦,有氣無力,衣衫襤褸,面色之上盡是麻木和無奈。

說是百姓,但這狀況,比起京城的流浪乞討者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只是遠遠的看上一眼,葉淮心中就出現了一萬句尼瑪。

合著我作了一首憫農,那老皇帝就給我弄到這地方來,讓我親自來“憫農”來了?

打量了護衛李野一眼,其臉上神色絲毫不曾變化,好啊,如此說來的確是如自己猜測一般了!

當車隊靠近,縣令方遲直接再次躬身行禮大聲呼喝道:“下官長川縣令方遲,攜城內百姓,在此恭迎南詔王!”

葉淮掀開車簾,走了出來,目光有些複雜的掃了眾百姓一眼,嘆息一聲,道:“都免禮吧!”

“多謝王爺!”

葉淮他此刻心裡拔涼拔涼的,就這條件,怕是難以躺平了!

“進城!”

大手一揮,葉淮重新進了車內。

李野面無表情的領著車架朝城內而去,縣令方遲帶著寥寥的縣衙府兵護衛周圍,跟了進去。

再後面便是一群有氣無力的百姓緩緩移動,這倒是讓葉淮莫名有些滲得慌。

我堂堂一個王爺,怎麼像個喪屍王一樣了……

一路朝著縣衙而去,途中葉淮掀起窗簾打量著,同時心裡也在盤算著些什麼。

長川城只是一個小城,範圍不算寬廣,不多時便是來到了衙府。

說是官家衙門,但在葉淮眼中,甚至不如京城郊外那些破敗的廢棄大院!

入眼皆是腐朽建築,大門都缺了一半,門檻全都是缺口,牌匾都在隨風晃悠,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

微風一吹過,吱吱吱讓人牙酥的聲音便是擴散開來!

“尼瑪……”

葉淮站在門口,瞪大了雙眼,陷入了沉思。

“我們長川條件這麼艱苦的嗎?”

他人有些麻,轉過頭朝方遲問道。

堂堂官家縣衙都是如此,更別說尋常百姓之家了!

難怪方才看那些百姓一個個面黃肌瘦,有氣無力,如同行屍走肉。

“……回王爺,近些年來天災不斷,莊稼收成無多,百姓們甚至口糧都不得保證,更別說交得上賦稅充盈府庫……”

縣令方遲一臉無奈,羞愧更多。

百姓收成不好,充飢都是不夠,自然交不上稅,衙門即便是帶兵上門強行徵收,也不收不到。

沒有就是沒有,哪怕你把百姓給砍了,也拿不出稅啊!

不過看這方遲一身官服破舊不堪,甚至補丁都打了許多,再看看他這一身消瘦的模樣,很明顯他並沒有選擇強收賦稅。

要不然怎麼著也不至於落魄到這個地步。

“嗯行,我知道了。”

“我住哪?”

葉淮並沒有在這話題上深究,走進衙門,隨口問道。

方遲支支吾吾的道:“王,王爺,衙門實在,實在是拿不出錢修建府邸,只能,只能委屈王爺暫時居於府衙之中……”

“也行,住哪無所謂。”葉淮點點頭,隨後朝公堂徑直走去,道:“去將堪輿圖以及長川城近年的資料卷宗取來。”

“是,王爺!”

方遲帶著幾人連忙去取。

很快,方遲帶著一堆卷宗呈上葉淮面前。

葉淮先是看了看堪輿圖,很簡單粗糙,只是記錄了一些基本的地形,周邊的城池等。

想想也是,一個縣衙怎麼可能會有精確的堪輿圖?

葉淮看了片刻便收了起來,拿起記錄著長川城人口、田地、稅收等資料的卷宗開始逐一翻閱。

方遲和李野等人就這麼靜靜地站在那裡等待著。

翻閱許久之後,葉淮對於長川的基本情況有了大致的瞭解。

對此,他總結了四個字——窮得一批!

屬於是那種老鼠和小偷來了都要直呼好傢伙的地方。

但有一點,讓葉淮目光不善的瞅了方遲一眼。

堪輿圖之上,長川城處於邊境,接壤南方小國南羅國,是兩國通商的道路之一。

而看稅收記錄,也有不少行商經過長川城,但偏偏稅收數目卻是低得一批,甚至只比百姓農稅總額高了那麼一兩成!

且,還是基於大多數百姓交不上賦稅的情況下!

這其中沒有貓膩誰信?

這錢財,莫不是還在行商兜裡?或是進了某位官老爺的腰包吧?

不過情況未明,葉淮並未點明。

“今日暫且到此,都下去休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