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賈蘭鳳姐與平兒剛到西府,早有一名丫鬟候在角門處,待瞧見三人身影后便匆匆湊上前來福了福後稟道:“二奶奶,老太太那邊傳晚飯了。”

鳳姐“嗯”的應了一聲,瞧瞧丫鬟的神色,敏銳的她復又問道:“老祖宗可是還有其他吩咐?”

聞言,那丫鬟頓時有些赧顏。

賈蘭見這丫頭穿紅著綠,一頭黑鬒鬒的好頭髮,容長臉面,細巧身材,十分俏麗乾淨。

只聽她螓首垂下小心地道:“老太太回到小院裡略作歇息便出來與大觀園的各位姑娘與寶二爺敘話,,因今兒政老爺回府,蘭哥兒又高中了會元,老太太興致正高,讓人來傳話晚飯要看戲。不巧這會兒奶奶與平兒姑娘俱不在,我便私下做主去尋了周大娘讓她找人去搭戲臺。”

說完她越發低頭,似乎是等著鳳姐責罰。

賈蘭見狀讚道:“好個伶俐的丫頭,主意作的甚是妥當。”

諾大的國公府並非建不起戲臺,而是唯恐逾制,所以沒有正規的戲臺。

平常賈母看戲,不過是利用小院裡垂花門後的抄手迴廊,朝向大廳或正房的北面有屏門,屏門是可以隨時取下的。取下屏門,鋪上臺毯,中間掛上“守舊”——就是有“出將、入相”門簾的臺帳,就成了一個小戲臺,但這小戲臺只能演出一般的文戲,若是看《姜子牙斬將封神》這等武戲、大戲,那就需要另搭戲臺。

便是元妃省親在“顧恩思義”殿看的戲,也是現搭的戲臺。

京中專門有這樣“彩子行”,替富貴人家搭建起脊的天棚、綵牌樓、戲臺。

搭戲臺需要提前準備,紅玉自做主張去找人,可內心還是有些不安,害怕鳳姐責罰。

“行了,多大的事兒?”

看著一臉惶恐的丫鬟,鳳姐笑罵了一聲,揚了揚手:“這事兒你做的甚是妥當,那戲臺還得找人來搭著,若誤了時辰掃了老太太興致倒是我的罪過了,你非但沒錯還該賞才是。”

說完,她扭頭跟賈蘭說:“這是個辦事齊全的孩子,說話雖不多,聽那口聲就簡斷。你不知道,這是林之孝兩口子的女兒,本名叫做紅玉,因重了賈寶玉與林黛玉的名字,所以改叫紅兒。

說來真是奇了,林之孝兩口子真是配就了的一對夫妻,一個天聾,一個地啞,卻養出了這樣伶俐的丫頭來。”

鳳姐給賈蘭略略地介紹了下紅玉:“這丫頭原本是怡紅院裡的,後來才給我招了過來,話說回來,這裡面還跟你有一段牽扯。”說到這裡,她微微彎了下嘴,賣起了關子。

賈蘭恍然,原來這就是紅玉,只是不知她如何到了鳳姐那兒,於是便順著鳳姐的話問了問。

“從前你在太太那兒鬧了一回兒,把那李嬤嬤給打發了走,太太與政老爺便對服侍寶二叔的人留了個心眼兒,這幾年陸續清理了些不甚守規矩的,沒想到卻讓我發現了這丫頭,做事本分,竟只是個燒茶爐喂鳥雀的下等丫鬟,所以我便要了過來。”

聽得鳳姐稱讚,紅玉臉上絲毫沒有流露出得意,反倒謙虛地給鳳姐道謝,說了一通好話。

鳳姐見了越發滿意,她瞧瞧紅玉,又看看賈蘭,突然道:“蘭哥兒,要不我把紅兒給了你?”

見賈蘭略帶詫異,鳳姐解釋道:“老太太把鴛鴦丫頭派了給你,我院裡不是家裡的陪房就是府裡的嬤嬤,丫鬟就那麼幾個,只有紅兒是最好的,她家也是府裡的老人了,知根知底的。嬸嬸我也不藏私,就把紅兒派給你,你道如何?”

解決了王家的問題,此時的鳳姐看賈蘭正是最順眼之時,心裡頭也一直想做些示好事情,看到紅玉時她不由就萌生了這個念頭。

短暫錯愕過後,賈蘭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垂下眼簾想著。

平兒此時張了張口,終究還是沒有說什麼。

紅玉則彷彿是被鳳姐的話給衝擊到了,呆立在原地。

少許,賈蘭忽的笑道:“嬸嬸的關愛侄兒感激不盡,只不過我那兒小門小院的,老太太和母親前後給了不少人,人本來就不少了,再來一個紅玉恐怕得把我那兒給擠爆,到時候我恐怕還得找地方搬去……”

平兒臉色頓時緩和下來,瞅準賈蘭說話的空檔扯了下鳳姐衣裳給了她一個眼神。

反應過來的鳳姐“噗嗤”一笑,怪道:“說出去好像是我們這些長輩在刻薄你似的,你那院子再小也不至於擠不下幾個丫頭。不過想想也是,既然老太太都給你派了人,我又何必再弄這麼一出,整一個畫蛇添足。

我只是瞧著紅兒是個心思靈活的,人也是知根知底的,覺著與其跟著我無所事事,倒不如給她謀個好去處。”

賈蘭忍不住笑了起來:“我那兒算是個什麼好去處?”

鳳姐盯著他道:“你是個有出息的,跟著你就夠了。”

賈蘭越發好笑:“這話聽著就糊里糊塗的,分明是這丫頭伶俐,又遇上嬸嬸你這等會調理人的才有出息。”

他瞥了紅玉一眼,後者忙垂下眼簾。

笑了笑,賈蘭又道:“我不是金山銀山能一錘敲下些金銀來,又不能認她做乾女兒給她個好前程,她跟著我有什麼好的?”

“是我想岔了。”鳳姐擺了擺手,朝紅玉笑著說:“把你送給蘭哥兒,我也是十二分的不願意的,如此只能嘮叨你在我這兒再服侍多些日子。”

紅玉聽了,連忙屈膝一福,說了好些漂亮話,聽得鳳姐眉開眼笑的。

她方才也是被鳳姐一句給唬住了,可待回過神後紅玉便知道賈蘭那兒並不是什麼好的去處。

她並非沒有往上攀高的心,卻也知進退,曉得一動不如一靜。

別看賈蘭聲名在外,可在這榮國府中,他畢竟還是和珠大奶奶住一塊兒。

那裡面真是什麼人都有,紅玉和府裡其餘的丫鬟不同,是個有眼力見識的,她看到老太太把鴛鴦姑娘指了過去,便知道翌日即便賈蘭出府而居,那做主的人除了未來的主母,多半便是鴛鴦。自己若是去了,一個不好恐怕還得生出什麼樣的事端,倒還不如呆在王熙鳳身邊安穩。

且不論鴛鴦,便是那伶牙俐齒的晴雯也已經足夠令人頭疼,只是聽人說她心性沉靜了許多。

如果是真的,那就更顯得賈蘭院中主事之人手段驚人。

連晴雯這樣性子的也能調理過來,紅玉對那個地方是敬而遠之的,看見賈蘭拒絕了鳳姐,反倒令她心裡鬆了一口氣。

平兒適時地提醒道:“咱們還是快過去老太太那兒,別耽誤了時辰。”

賈蘭卻道:“嬸嬸去吧,侄兒先去到祖父那兒去請安問好。”

聞言,鳳姐隨意地揮了揮手,領著平兒與紅玉往賈母院走去。

看著三人身影,賈蘭才想起這紅玉原應與賈芸是一對的,可陰差陽錯之下賈芸沒能從修園子這裡發跡,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結識到紅玉?

等賈芸回來一定好好問問。

打定主意的賈蘭轉身朝前院走去。

賈政的書房夢坡齋在榮國府儀門後大廳西側,祭拜過宗祠後賈政便在書房中與相公清客們閒談,忽見賈蘭前來請安,賈政捋須微笑:“蘭兒怎不去老祖宗那兒,偏到我這裡來了?”

“孫兒想著祖父剛回府,此前還沒來得及正式請安,所以特來問好。”

不待賈政回話,他身邊那一眾清客相公立即彷彿上好了發條,一個個地開啟了吹捧模式。

“東翁,蘭哥兒不僅學問極好,這孝順也是十分的。”

“是極是極,夫子言:‘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蘭哥兒真是太孝了。”

【……】

瞧著賈政捋著鬍鬚的手明顯歡快了許多,賈蘭不得不承認,這些清客們確實是憑實力混飯吃的。

不過……

目光一掃,賈蘭忽然發現,這夢坡齋裡似乎少了幾個人。

賈政身邊的清客相公之中,最有名的當屬單聘仁、詹光,聽名字就知道,這兩個都是靠騙人、沾光來養家餬口的一類人。

但論才學,這些人其實並不差,如詹光本人就善繪工細樓,興建大觀園時,他參加了規劃設計。

在大觀園落成,賈政帶人參觀稻香村時,有清客就道“此處若懸匾待題,田舍家風一洗盡矣。立此一碣,又覺生色許多,非範石湖田家之詠不足以盡其妙。”足見他們之中也不乏有眼光的。

甚至在賈政日常教導賈寶玉的過程裡,這些清客也都起到了緩和的作用,也顯出他們都是些懂眼色察人情的。

所謂“客不可不養”便在於此,若是沒了這些人的捧哏,那畫面該是有多冷清。

除了清客相公,如賴大、林之孝這些榮國府的男管家或者總管們,也常在賈政身邊候命。

如今一看,明顯是少了幾個。

賈蘭仔細數了數,原本在賈政身邊的七個清客,居然一下子少了三個。

卜固修、單聘仁和胡斯來的身影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名賈蘭從未見過的清客。

這人正目光炯炯地打量著賈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