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是明白人,即便是自己不提出這個方案來,三方勢力的最終走向也會是這樣的,三角形是穩定的,三足方能鼎力,陳維這一支勢力終究是要介入到兩虎相爭的局勢之中的。
陳維早料到了三足鼎立之勢必然成形,不能讓屯城或者地下城滅了其中一方,不管是哪一方慘遭滅國,對他都是不利的。地下城如果被滅的話,那麼他就失去了牽制屯城的力量,到時候屯城一旦斷供自己糧食,那麼自己領地內的百姓必將餓死。同樣,如果地下城用病毒將屯城滅了的話,同樣意味著糧食的斷供,同樣是死路一條,所以這個時候對於陳維來說,兩股勢力都必須活著,不能死。而且地下城的城主還有毒藥的解藥,自己是需要他的解藥的。
於是三方召開了視訊會議,會議有兩個議題:
一、枯水期即將到來,威脅地下城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即將消失,地下城的威脅消失後,城主可能全面斷供屯城的解藥,讓潛伏在屯城人身上的病毒發作,導致屯城人滅亡。
二、屯城人在研製自己的仿製藥,想要擺脫城主用病毒的控制,從而達到將命運控制在自己手裡的目的,那麼第二年的洪汛期來臨之後就是地下城的死期。
面對這兩個議題,陳維按照阿明的提議,做出瞭如下安排:
一、如果地下城住在枯水期斷供解藥的話,那麼導致的結果就是屯城滅亡,那麼就意味著沙城也將因為屯城糧食的斷供導致滅亡,所以沙城會在來年的洪汛期炸堤淹滅地下城,以確保三方無一倖免。
二、如果屯城研製出了病毒的解藥,擺脫了地下城的控制,那麼沙城有責任將地下城新的病毒空投到屯城繼續讓屯城和地下城相互牽制,互相不能滅了對方。
會議沒有激烈的爭吵,而是很平靜的達成了一致贊成,最終也沒有簽訂書面的條約,只是口頭條約的相互預設。
也就是說,地下城在枯水期不能斷供解藥,將繼續供應解藥,而屯城也不能研製仿製藥,即便是研製出了仿製藥,地下城也可以利用陳維的機器鷹繼續空投新的病毒,以此來相互牽制。
就這樣三足鼎立的局勢算是穩定了。
但有人偏偏就不想穩定。
這其中馬浩最為明顯,他知道自己必須秘密進行病毒解藥的研製,同時他也看清楚了必須滅掉沙城,而沙城是最好滅的,雖然今年的糧食順流而下解救了沙城,但是明年只要自己不供應糧食,沙城就會餓死。只要矇混過關過了今年,明年就是他說了算了,到時候就只能存在一個屯城,地下城和沙城就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桶。
城主的想法是,必須升級出一種很快就能致死的病毒,並將這種病毒傳播到屯城和沙城,在枯水期這段時間將屯城和沙城的人弄死。以確保自己的頭上不能有達摩克利斯之劍。
陳維的想法比較單純,他不能讓屯城滅亡,也不能讓地下城滅亡。無論兩方誰死,最終對他都沒有好處,只能讓他陪葬。這也是陳維自身的侷限決定的,他不得不依靠別人活著,被別人卡脖子,如果沙城的土地不貧瘠,能夠種出足夠的糧食,他就不用有求於屯城,他的飯碗在別人手裡。
但是城主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就是如何將病毒傳播到屯城和沙城中,如果地面上沒有殺戮機器蹲守這獵殺人類,他只需要將病毒投到河流裡,讓河水將病毒帶到屯城和沙城,將兩座城滅了。這時候的城主是多麼希望自己也能有一隻歸順的殺戮機器,可以乘坐的那種,只要自己有,那麼就可以實施這個計劃了。
但是他沒有。沒有的結果就是別人用河流來當做懸在他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如果有他可以輕而易舉的將病毒投放到河流裡,如果有就算是他不投放也可以拆除炸彈,以確保自己的安全。
突然,城主靈光一閃,可以用無人機去投毒啊。於是他召集了他的科研團隊,命令他們研製無人機,還有致死最快的病毒,他必須在枯水期徹底解決掉威脅地下城生存的兩座河邊的城市。枯水期是天賜的良機,他絕對不能錯過這個天賜良機。
而馬浩似乎也想搏一把,他詢問了負責研製仿製解藥的負責人,已確定能不能快速研製出仿製藥,擺脫城主的控制。但詢問的結果讓馬浩很失望。
馬浩對楊紹文說:“我有預感,枯水期就是我們的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我們可以不計後果在枯水期之前將河堤炸掉嗎?我覺得我們應該在枯水期之前將河堤炸掉,讓地下城覆滅。”
“那我們身體裡的病毒怎麼辦?”
“這個慢慢研究嘛,大不了一死,跟城主同歸於盡總比被他弄死好啊。你知道城主的手段和欺詐誆騙陰謀詭計從來都是層出不窮的。如果按照條約行事,我們絕對要被城主用其他手段滅掉。”
“所以條約會議對於城主和我們來說都只不過是緩兵之計,其實大家都想弄死對方才是隱藏在緩兵之計之下的事實。”楊紹文似乎明白了馬浩的用意。
“這是自然,高明的政治家從來都是說一套做一套,不會對敵人心存任何幻想,只會把敵人朝著最壞的方向預估。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枯水期很快就要到了,時間是站在城主那邊的,時間拖得越久,他越有利,而我們越不利,所以儘快決定決堤的時間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那我們在騙取一次解藥,拿到解藥之後立刻炸堤。”
“我正有此意,只有五天就到了拿解藥的時間,等我們拿到解藥之後立刻炸堤。”
楊紹文將他和馬浩商量的結果告訴阿明的時候,阿明說:“所以這次會議毫無意義。”
楊紹文說:“也不能說毫無意義吧,算是一次緩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