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叢中傳來清脆的蟲鳴聲,夜晚的森林靜謐而安寧。

而在森林深處的洞穴裡,一張極長的炕上幾個小孩子依偎著老人膝蓋上,其他稍大些女孩躺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老人。

最小的孩子靠得很近,小孩的臉並不像小鎮中的孩子那樣紅潤肉乎乎,有些瘦弱,但是精神很好,養育她的人定然費了極大的心力。

謝老帶著她們一起在山上生活,大些的孩子們跟著謝老打獵,在山鬼的幫助下收穫一年四季勉強夠用,還有山下的婦人們時不時帶些東西,這些孩子們就跟山上的野草一樣頑強陽光地活了下來。

小孩蛄蛹蛄蛹半天從姐姐們的懷抱中掙扎出來,小臉因為一番運動變得紅潤,高興地道:

“爺爺爺爺,我想聽唱歌,爺爺唱歌好好聽!”

稍微大點的孩子拍拍最小孩子的頭,笑著說道:“爺爺之前教過怎麼形容唱歌好聽的,忘記了嗎?”

最小的孩子翻滾了下,黑黝黝的眼瞳咕嚕嚕地轉著,裝模作樣地思考著。

顯然小傢伙已經忘記了,現在可使勁拖延時間,想讓她們這些大人忘記這茬。

大孩子笑著說道:“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小傢伙一拍手,“我剛才就想說了,姐姐比我快了一步!”

靠在另一邊的阿雯調笑:“還怪姐姐說快了?”

小傢伙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兒,緊張兮兮地偷瞄最大的姐姐:“額,不、不是,是姐姐教得好!”

阿雯也沒有揪著她不放,小傢伙就像炸毛後被安撫的貓兒,根根豎起來的毛髮緩緩平復,還重重舒了口氣。

其餘人都笑了起來。

謝老笑夠了,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他就為孩子們唱起歌:

“今天唱詩經的七月,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孩子們跟著歌聲打起節拍,小聲哼唱著。

蒼老的聲音應和著孩子的節拍,在月色中傳得很遠,月亮下的森林越發美麗。

突然,謝老皺起眉頭停下歌聲,盯向門外,臉色變化。

阿雯一看就知道不好,立馬招呼著小些的孩子躲去洞穴的深處,大些的孩子跟著她一起隨謝老出去防備,只留下三兩人保護小孩。

謝老看到她們出來,立馬將手中的符籙分給孩子們,同時將洞口用山鬼大人留給他們的東西掩蓋。

而他帶著大孩子們迅速離開一段距離後,黑暗中的一雙雙幽暗的眼睛如同一張張幽藍色的燈籠出現,悄無聲息如影隨形般跟隨在他們身後。

逃跑、廝殺、有他們的血也有山精鬼怪的血液。

“快走!快走!去找他們!”

謝老急促著聲音厲聲呵道,言語間又是一縷血絲從嘴角蜿蜒而下。

一直攙扶著謝老的阿雯沉默不語,眼中滿是掙扎,腮幫子咬得很緊,最終身影消失在山林中。

謝老看著阿雯消失的背影,喘息著靠樹幹緩緩滑下,心中期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