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後,一家三口圍坐在桌邊。
江稚魚拎出那袋銅板,嘩啦啦倒在桌子上。
江母看著那些銅板睜大了雙眼,驚呼,
“小魚,怎麼定的價格啊,怎麼這麼多銅板?”
江稚魚得意的挑眉,一張乖巧的臉蛋,硬生生的被她變成了一副得瑟樣,
“娘,祁安,你們猜猜?”
江母不搭理她:“快說,臭孩子,跟你娘還賣關子。”
祁安在一邊旁偷笑。
江稚魚無奈,“兩文錢一塊。”
江母震驚,“多少?兩文?你怎麼不去搶,賣這麼多銀子,竟然還有人買?”
按照江母的想法,她們自己做的糕點,肯定不能賣的比糕點鋪子貴,要不然都去糕點鋪子買了,誰會買她們的栗子糕。
可是她沒想過,栗子糕在這裡的獨一份。
祁安回想了下上次在點心鋪子買的糕點,
“價格還算合理,栗子糕畢竟是新奇東西,縣城的人沒見過,也就比點心鋪子貴一倍,對有銀錢的人家來說,不算多。”
江稚魚連連點頭,“還是小安懂我,我就是這麼想的。”
無論是什麼時候,物以稀為貴,這話總不會出錯。
三人開始數銅板。
江母:“我這是104個銅板。”
祁安:“我這是110。”
江稚魚:“我這是156文錢。加一起就是370文錢,算上買糖的56文錢,今天栗子糕一共賣了426個銅板。”
江母高興的咧嘴笑,
“這生意能做,小魚。一天將近半兩銀子,一個月就是十五兩銀子呢!一年就算是休息兩個月,還剩剩一百五十兩銀子呢。
雖然不像打獵,幹一天歇幾天,可是這畢竟沒有危險,又穩定。就算以後你有身孕了,娘也可以去賣。不耽誤賺錢。”
無形中又被催生的江稚魚:……
祁安眼神閃了閃,看了眼小魚的肚子,心裡盤算著,他這麼努力,小小魚會不會已經在小魚的肚子裡了。
江稚魚不接她孃的話茬,把穿成一串串的銅板,推到她娘身前,
“娘,銀錢你收起來,等以後銅板攢多了,我們在換成銀子。”
江母高興的收起銅板,裝好,“我替你們二人收著,要是用錢跟就跟娘說。”
二人齊齊應好。
洗漱過後,江稚魚悠閒的躺在床上,考慮著明天要做多少栗子糕。
今天那二百個栗子糕,大概用了半揹簍的毛栗子,剩下的那些栗子按照每天兩百個的量,還能用七天左右。
但是每天兩百個不夠賣,她估摸著今天的人數,決定明天做三百個試試。
想著想著,就這麼睡著了。
祁安洗漱回來的時候,小魚早已經睡著。
他掀開被子躺下,輕輕把小魚摟進懷裡,然後又給她掖好背後的被子,輕吻了下小魚的額頭,然後摟緊懷裡的寶貝,閉眼睡覺。
閉著眼睛,嘴角微勾,他覺得自己簡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雖然今天做三百個栗子糕,但是速度卻沒慢,灶房裡的兩個灶,今天都用了起來,江母和祁安的手法越來越熟練,那速度是直線上升。
今天小魚出發的時間甚至比昨天還早。
到了縣城的時候,剛到中午。
中午的時候,集市上的人不多,江稚魚也沒著急,她到旁邊的攤子,吃了一大碗餛飩,吃的渾身舒坦,才開始擺攤。
仍舊是昨天的位置,她到的時候,意外的發現,那裡已經站了好幾個人,看見江稚魚過來,立馬貓咪見了魚似的撲過來。
“姑娘,你可來了,我們這都等半天了,趕緊開賣吧!”
“是啊是啊,快點把栗子糕拿出來,給叔來二十塊。”
“我也要二十塊,昨天我沒買到,我家街坊有個人家買到了,給我嚐了一塊,誒呦我天,饞蟲給我勾出來了,半宿沒睡著覺。”
江稚魚:……叔你要不要這麼誇張。
饞嘴星人表示沒有一點誇張,就是這樣。
今天連樣品都沒擺出來,江稚魚就開始賣貨。
昨天還有五塊三塊的,今天基本上都是十塊打底。
長隊也早早的就排了起來。
來的人有新顧客,也有昨天的老顧客,今天又來回購。
“丫頭,今天給我包五十塊。”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後面的人,立馬抗議,
“你幹啥你,你買那麼多,後面就不夠賣了,我們咋辦?”
“小老闆,這樣不行,你得限量啊,這樣我們後面的人就買不到了。”
江稚魚一眼就認出來買五十塊栗子糕的還是熟人,正是昨天自己的第一個顧客。
“嬸子,你買這麼多能吃的完嗎?”
那個嬸子也有些不好意思,
“姑娘,我是咱們縣令府上的管家,昨天我在你這買完栗子糕回去。正好被我們家小少爺,小小姐看到了,他們嘗完之後,就愛上了,吩咐我今天一定再來買。”
一聽她說是縣令府上的,也就沒人敢再有異議,誰敢和縣令家的寶貝疙瘩搶吃食。
既然後面的人沒有異議,江稚魚就開始利落的打包栗子糕。
縣令府上的管家上手幫她一起綁著麻繩,
“姑娘,我姓陶,你可以叫我陶管家,這栗子糕我打聽過了,只你這裡有,你以後天天來賣嗎?”
江稚魚:“陶管家,你叫我小魚吧,不出意外的話,會每天賣,我家不是縣城的,在鄉下,要是有事的話,估計會耽誤一兩天。”
她想著自己得留出上山撿栗子的時間,上山的時候,自然就得停賣。
陶管家表示自己會常來的,然後把栗子糕擺放在自己隨身挎著的竹筐裡,喜氣洋洋的回了家。
家裡的小少爺和小小姐最是挑嘴,平時吃個飯都得丫鬟小廝滿院子追著跑,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喜歡吃的東西,她都想問問那姑娘,想不想來縣令府邸做廚娘,不過看她那麼忙,外人也多,她就沒開這個口,等有機會再問吧!
江稚魚今天的300塊栗子糕,依然沒夠賣,可見花縣的人們消費能力還是很高的。
她們這個小縣城消費水平都是如此,那要是在府城,豈不是生意更好做,不過暫時她也只是想想,還是一步一步來,腳踏實地的不要著急。
今天沒有什麼要買的東西,江稚魚收了攤就直接回了桃花村,也沒等著做牛車,那晃悠勁,真是做了一次,不想做第二次。
到家的時候,天色還早,江母和祈安沒在家,她估摸著應該在曬穀場,她放下揹簍就也去了曬穀場。
想著沒幹完活的話,她一起能速度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