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就做!

她盤腿坐好,縮小視野,心不外馳。

舌尖抵住上顎,閉目注意自己的心窩部,細心傾聽呼氣聲,吸氣時順其自然,不能加入任何意識行為。

意念隨著呼氣聲,進入心窩部,以達到氣沉丹田的目的。

然後,排除雜念……

排除雜念很難,尤其是這幾天的經歷,始終在她的腦海裡旋轉……

不知道多久,或許也沒有多久,姜蘭反覆的給自己心理建設,不要再想了,不要再想……

一定要做到排除雜念,果然,她做到了。

姜蘭陷入一片混沌中……

自己的呼吸聲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

姜蘭欣喜不已,她居然成功了!

這種感覺既新鮮又有趣,她沒有馬上結束練功,而是繼續保持這種狀態。

直到心窩處的沉重已經不再,那股熱流隨著呼氣,源源不斷地注入丹田。

她感覺到肚子又餓了,才結束打坐。

姜蘭慢慢睜開眼睛,感覺到自己十分精神的同時,還感覺到腳也很麻。

這是她第一次盤腿打坐練功,腿麻是正常現象,以後習慣就好了。

隨即,空間的景象映入眼簾。

它又有變化了!

蒲公英和藥草長滿了整個空間,四處都是綠油油的。

躺在地上的野豬剛好被蒲公英圍了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她之前扔進來的魚蝦,空間雖然沒有水,但他們依舊活了下來。

而此時,空間的一角居然出現了一個小池塘!

裡面全部是魚蝦蟹。

姜蘭下了竹床,小心翼翼地避開蒲公英和藥草,踩到它們她心疼。

她走近小池塘,發現池塘的水並不多,下面還鋪了一層好看的沙石。

這麼多魚蝦在裡面,池水一點也不見渾濁,始終保持清澈見底。

不愧是牛×的空間,無中生有的本事,令姜蘭望塵莫及!

她現在有魚蝦蟹,還有死了的野豬,這些都是肉啊!

或許是這具身體葷腥吃得少的緣故,她一想到肉,就忍不住分泌出無數口水。

野豬肉挺不錯的,還是不賣了,留著自己慢慢吃,就是不好弄。

不過沒關係,她可以慢慢弄,有的是時間。

就是差大米,還有各種蔬菜……

她環視自己的空間,或許她種的草藥可以拿去賣,魚蝦蟹也是可以賣一些的,畢竟它們長得快。

揹簍裡的折耳根和紅果依舊新鮮,姜蘭把剩下不多的紅果給吃了,勉強讓飢餓的肚子好受一點,才出了空間。

到了外面,太陽剛剛升起,發出金黃色的光,撒向大地,金燦燦的一片。

姜蘭好心情地煮了稀飯,灑了一點鹽巴,又從空間裡弄出一盤蝦,剝好放進稀飯裡。

飯做好,她美滋滋地吃了起來,蝦肉最好吃,鮮嫩爽口,蝦仁稀飯,就這樣被她吃了個精光!

吃完後,還美美地打了一個飽嗝。

希望今天是美好的一天。

姜蘭決定去鎮上看看,順便去給那三個人銷戶。

銷戶需要拿錢,她自己是沒有錢的,只能去正房裡找找,看看他們還有沒有錢。

接著,姜蘭就到正房裡,翻箱倒櫃地找了起來。

重點是在床頭上的大箱子裡找,她翻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把裡面的東西一件件地整理出來。

這些東西應該都是王氏辛苦存的。

兩匹麻布,若干小花碎棉布,還有納好的幾雙鞋底,一小袋棉花,針線盒裡的針線……

最重要的戶籍證明也在裡面,姜蘭隨手就把它扔進空間的竹床上,畢竟放在裡面安全。

姜蘭把這些鞋底拿到自己腳上比劃了一下,發覺沒有一雙是自己合適的。

看來王氏壓根就沒有想過要給原主姜蘭做新鞋穿,也不知道她之前扔的破鞋是誰穿過的舊鞋。

翻了一圈,還是沒見到錢的身影。

姜蘭失望不已,隨即她又想起姜春來是一個賭棍,家裡的錢財應該都被他拿去賭光了。

所以這大箱子肯定是沒有錢的。

如果真有什麼值錢的東西,王氏若是夠聰明的話,應該會藏在姜春來找不到的地方。

於是姜蘭開始在房間裡尋寶,被子下面,床底下,還有桌子下面都被她翻了個底朝天。

沒找到錢,姜蘭也沒有氣餒,她開始觀察房間的每一處,哪裡有異樣,她都要仔細甄別一番,就怕漏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

姜蘭在桌角處找到了一個老鼠洞,洞口其實很小,但此處的竹地板似乎與其他不同。

她捏著那塊竹地板,猛然一使勁,竹地板就被她輕鬆地撬開了。

就這麼看下去,下面就是潮溼的土地,什麼也沒有。

姜蘭把手探了下去,往兩邊隨意的一摸索,就拿起來一袋有點沉的麻布袋。

布袋發了黴,上面還用繩子繫了口。

這不妨礙姜蘭要開啟它的心思,直覺裡面一定裝了錢。

姜蘭把繩子解開,迫不及待地從裡面拿出一塊……石頭!

怎麼會是一塊石頭?!

姜蘭不死心地再次摸向布袋裡,一個銀鐲子就這樣被她拿了出來。

她就說嘛!這麼辛苦藏的東西,就算不是錢,也是值錢的東西吧!

銀鐲子好哇,拿來賣錢,換糧食。

她又高興地摸向布袋,這次是幾個銅幣,銅幣有六個。

這樣的話,銷戶的錢還差九個銅幣。

這就是布袋裡全部的東西了,姜蘭終於明白王氏為什麼要放一塊石頭進去了,就是以防被老鼠之類的小動物拖走。

不過,這些財產現在都是她的了,姜蘭也把它們丟進空間裡。

找到值錢的東西之後,她從空間移出自己的揹簍,揹簍裡裝著連根帶株的蒲公英和不知名藥草。

為了避免陽光,姜蘭還在揹簍裡放了一件舊衣服,衣服是她從姜衡房間裡拿出來的。

她沒背太多,主要是怕自己背不動。

說是去鎮上,姜蘭不熟悉路,她出門的時候,剛好遇見村長的兒子在田裡補秧苗。

原來她家前面的這塊水田是村長家的啊。

姜蘭看出來了,他補的正是姜蘭和姜春來上回糟蹋的秧苗。

她想向他問路,但又不太好張口,誰叫她糟蹋了人家的秧苗呢!

說白了就是心虛!

她沒有站多久,補秧苗的年輕男子反倒是先抬起頭,問她,“你有事嗎?”

姜蘭:“這位大哥,我想向你打聽個事,可以嗎?”

對於姜蘭的稱呼,姜升來很是疑惑,都是一個村的,彼此都認識,她怎麼會叫自己“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