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安拋去女人的事情不談,接下來便是要準備燕軍南下的事宜了。

公元1401年,燕軍整裝待發,全軍整備,朱棣在北平城頭慷慨激昂地發表誓師演講,宣佈全軍南下,目標直指最後的德州兵團。

燕軍一路直撲德州,但德州兵團這次也學明白了,或者說是被燕軍打怕了,直接堅壁清野,在城內囤積了大量糧食,希望能與燕軍打持久戰。

燕軍來到德州一帶,發現此地早已被德州兵團搞了個“三光”政策,事實上,明軍和燕軍都在互相掠奪對方的人口和物資,到了對方的地盤如果不能打下來控制住,就找機會把人口和物資全部搬走。

燕軍還算是比較仁義的,只要你配合,到了新地方給你辦新戶口,還能分到土地和房屋,原因也很簡單,現在燕控區土地大量荒廢,根本就不缺無主之地和無主的房屋,況且還有朱允炆這個運輸大隊長不斷地“送來”物資。

明軍那邊就比較殘忍了,簡直就是鬼子進村,管你三七二十一先把你擄走再說,至於能不能有補償,嗯......,先到先得,畢竟建文朝廷財政已經吃緊,後來的百姓根本就管不了,到了江南地區就只能賣身為奴,才能有活下去的機會。

此時的德州經過何福、盛庸的不斷操作之下,城防等級已經不是昔日能比的了,朱棣看著密密麻麻的拒馬樁,壕溝,還有那德州新修的城牆,思慮再三放棄了攻城的打算。

畢竟對面還有近二十萬軍隊龜縮在城裡,自己只有對方一半的人數,強攻屬實不太明智。

有時候人多並不是一件好事,朱棣的想法也很簡單,你不是跟我玩烏龜嗎?那我就切斷你的補給線,我看你什麼時候出,反正我吃喝都從你補給線上搶,你的補給線就是我的糧倉。

在徐平安的建議下,朱棣手下的十萬大軍全騾馬化,此騾馬非彼“羅馬”,現在朱棣大軍就是講究一個“快”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反正大量使用騾馬載乘物資之後,朱棣大軍的行軍速度,屬實是快得很。

我願稱之為東亞版的“閃電戰”。

燕軍一路攻克濟寧補給線上的要點,甚至直接把濟寧給打了下來,一路向南打到了劉邦老家沛縣。

此時何福和盛庸慌了,他們這支二十萬大軍全靠南方的補給才能維持下去,如果燕軍持續不斷地劫掠自己的補給線,己方最多再支撐三個月不到,如果糧食耗盡,朱棣會放過他們嗎?

朱棣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就是想要再次把德州兵團給引誘出來,這幾乎是陽謀,但何福、盛庸卻沒有一點辦法,總不能讓對方跑到長江北岸給朱允炆秀秀肌肉吧。

到時候追究起來,他們兩人萬死難辭其咎。

何福幾乎是把北地計程車兵全部抽調了個乾淨,連真定的殘兵敗將都全部調來了,就是為了集結大軍再次圍堵朱棣。

目前南京朝廷又再次組織了一支討逆軍,大約也就十萬人左右的樣子,而且全是新兵,甚至裝備都不全,就駐紮在徐州。

朱棣自然不會選擇暴打“小弟弟”的機會,他直接把徐州城外燒了個乾淨,徐州城裡面有一半多計程車兵都是徐州下轄的百姓,他們聽說自己的房屋被燒,急切地要求主將帶兵出戰。

徐州城的主將原本只是想清除掉劫掠的燕軍小部隊的,結果一出城就被已經練成了“草上飛”的行軍速度的燕軍給碾上了。

直接在徐州南部被燕軍絞殺殆盡。

朱允炆得知朱棣已經越過德州南下了,也是急忙命令長江以北的所有地方組織部隊圍堵朱棣,這次可以說建文朝廷在用最後的機會組織了天羅地網,準備把朱棣困死在淮河一系,反正淮河水系,支流繁多,並不太適合燕軍又搞大縱深迂迴戰術。

朱棣還在一路南下,甚至打到了朱元璋的老家鳳陽這個地方,

朱棣沒有管城高牆堅的鳳陽,而是選擇繼續南下,裝作一副要渡過淮河的樣子,所有人都認為朱棣準備直撲南京了,但其實淮河長江水師對朱棣來說真的是一大威脅,所以朱棣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然後城池要地,他保持初心,他的目標就是德州兵團。

他為德州兵團選了一個絕佳的死地,就等著對方鑽進套子裡來,成為套子裡的人。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戰場。

首先朱棣假裝要渡的淮河在南邊是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而後朱棣埋伏的地方是一條自西北向東南的已經乾涸了古淝河河道。

真定殘軍本就是以騎兵組成的居多,所以這次也是跑得最快,甚至比德州兵團還要快,德州兵團選擇在宿遷這個地方休整一下,真定殘軍則是選擇去偷燕軍的“菊花”,終於被逮著機會了吧,朱棣“爆菊”了這麼多次明軍,總算是被明軍逮著機會回敬一次了吧。

然而真定殘軍不知道的是,朱棣根本就沒去淮河,就等著他們來鑽套子。

真定殘軍,一路撲向淮河,結果就是被朱棣半道而擊,損失慘重,只能退回宿遷找德州兵團選擇庇護。

朱棣解決好真定殘軍並沒有歇著,說實話,德州兵團沒有選擇來掏肛燕軍,屬實讓朱棣失望了,不過萬幸就是德州兵團被燕軍困在了宿遷城裡,不敢出來與燕軍野戰。

燕軍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打擊從大運河到宿遷的補給線,於是燕軍就直接向東西散開,直接去掐了對方的“脖子”大運河補給線,還有一些西面陸路上的補給線。

燕軍保留了一部分主力迂迴到了宿遷北面,給地方造成一種要先拿下徐州的樣子,結果就是對方信以為真了,也有可能是輕裝南下,補給不足了,只能出城去處理騷擾自己補給線的燕軍。

接著就是明軍再一次被燕軍伏擊成功。

德州兵團的主力騎兵直接撞上了燕軍的主力騎兵。

德州兵團的主力騎兵可以說是建文朝廷最後的一支主力騎兵部隊,何福得知訊息,急忙率領大軍出城東面去援救。

接著便是最後的決戰。

燕軍架設好浮橋,直接大軍渡河,燕軍將領陳文率步兵列陣與何福大軍東西對峙,朱棣這次則是繼續幹他的老本行,再一次搞迂迴。

正所謂哀兵必勝,這次的德州兵團早已心存死志,陳暉、平安、吳傑率領的真定殘留的騎兵與德州兵團主力騎兵直接攔住了朱棣,與朱棣率領的燕軍鐵騎爆發激戰,一時間難捨難分。

德州兵團的步兵也沒閒著,他們一改往日的被動防守,直接選擇上去硬剛燕軍,直接衝潰了燕軍的步兵,把燕軍步兵堵回了浮橋上,甚至把對方打到了沱河北岸。

“準備好了嗎?”,徐平安問了一聲朱高煦以及張武等人。

其餘人點點頭,皆是翻身上馬,他們拿好火器,背上帶著馬槊,步兵們迅速讓開一條道路。

接著明軍便看到了可怕的一幕,近千餘的重甲騎兵轟隆隆地向著浮橋殺來。

燕軍爆發出劇烈的呼喊聲:“殺啊!”

接著便是數百支火器齊射開路,打破對方好不容易集結起來的陣型,接著便是一群重甲騎兵衝進地方人堆之中,甚至有幾名重甲騎兵因為與地方步兵撞在一起而摔落下馬。

這些重甲騎兵都是燕軍的百戰騎兵,這些馬匹也是百戰老馬,自然不懼衝鋒。

徐平安直接奮力刺出馬槊,直接刺透兩人,接著便是拔出馬刀,不斷在人群中穿梭,收割生命。

燕軍的步兵此時也是跟在後面壓了上來,明軍一下子就被趕回了南岸。

這時朱棣也成功擊退了地方的騎兵主力,直接掏肛對方步兵,造成了地方步兵的大潰敗,但此時德州兵團並不懼燕軍,直接中軍後軍壓了上來,再一次爆發出驚人的意志,將燕軍趕回了沱河北岸。

戰至傍晚,雙方終於鳴金收兵,隔河對峙。

何福並沒有傻乎乎地選擇繼續第二天與燕軍決戰,雖然此戰己方發揮的不錯,但何福不敢保證每次自己手下計程車兵都能發揮出今天的水平。

於是何福帶著大軍趕往東北方向的靈璧尋求防禦補給地點。

朱棣自然不會讓他順利到達,於是在發現對方蹤跡之後,一路圍追堵截,但可惜的是還是被何福跑到了靈璧。

此時的靈璧的儲備也是勉勉強強,根本就不足以維持大軍長時間對峙燕軍,所以何福便把自己的主力騎兵全部交給了陳暉、吳傑、平安三人,命他們護送東部的大運河補給線民夫帶著補給來靈璧。

朱棣沒有等待,直接趁著平安三人的隊伍回程時發動襲擊,燕軍大軍直接切入到對方的隊伍之中,何福此時也意識到真正地決戰真的要來了,於是又是再一次大軍出城,與燕軍戰在一起。

朱能奉命阻攔何福大軍前來救援,但何福此時是拼了命也要保證自己的主力騎兵帶著補給回來,德州兵團再一次爆發出強大的戰力,直接殺穿了朱能的防線,一波“萬歲衝鋒”,直接殺到了朱棣的陣前。

朱棣沒有理會何福一路殺穿燕軍,他正率著主力吃掉對方的主力騎兵。

德州兵團東西夾擊,眼看燕軍就要被切成兩半,朱棣成功解決了平安三人的騎兵主力,並繳獲了對方的補給,帶著人馬西進,反向半包圍,擊潰了何福的德州兵團,逼得對方不得不退回靈璧。

此戰德州兵團損失慘重。

何福回到靈璧的大營,直接又玩龜縮那一套。

但朱棣此時似乎已經成了心理學大師,直接猜到了何福的想法,知道對方會突圍,眾人皆以為何福會死守靈璧,但實際上,當天晚上何福就直接率人突圍。

燕軍在朱棣的指揮下直接把何福的突圍部隊堵了回去,德州兵團此時已經沒有了反抗的意志,眾多將士紛紛向燕軍投降,此戰之後,德州兵團全軍覆沒,僅僅只有盛庸帶著數百人逃向了南方。

但建文朝廷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了。

可以說,此時的建文朝廷已經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對朱棣已經沒有了反抗之力。

整個大明此時都已經知道建文朝廷不行了。

朱棣沒有留給盛庸繼續收攏殘兵的機會,直接派朱高煦繼續追擊盛庸。

盛庸此時已經逃回了南京,並帶著朱允炆最後的詔命搜刮南京地區的民力,企圖組織人馬對抗朱棣。

朱棣帶著大軍佔領了淮河一線,淮河水師直接投降了朱棣。

朱允炆剩下的只有長江水師和盛庸的殘兵敗將組成的最後有生力量。

朱棣一面命人在西面造成要強攻長江水師的樣子,其實實際上直接命人帶兵從東面的鎮江附近登陸了。

盛庸所部此時已經是驚弓之鳥了,他們以為長江水師投降了朱棣,見到燕軍到了,便直接一觸即潰,跑路了,實際上燕軍大軍還沒有完全渡過長江。

但情況就是這樣,建文朝廷已經無力迴天了。

長江水師的南岸背後原本是盛庸帶著的陸軍的,長江水師都準備好了準備與燕軍血戰,結果一看,陸軍馬鹿竟然逃跑了,便直接沒了抵抗的心思,投降了朱棣。

第二日,燕軍在長江邊祭天,隨即大軍渡河,目標直指南京。

但頭天夜裡,竟然有人找到了朱棣。

深夜,燕王大帳。

“恭賀殿下,即將攻克金陵,我等江南士族皆盼望殿下能早登大位,結束建文暴君的統治。”,一名儒生裝扮的男子一臉諂媚地說到。

朱棣擺擺手,語氣冷淡地說道:“廢話少說,告訴本王你們的意圖。”

儒生男子點頭說道:“是是是,是這樣的殿下,我們江南士族希望殿下能夠廢除在北平實施的一些列政策,包括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納糧。”

朱棣打斷對方,冷笑道:“本王明日就將抵達金陵,何須與你們談條件。”

儒生男子躬身說道:“可是殿下,如今燕軍掌控的最大地域也就是河北、河南、山東以及安徽、江蘇北部一帶,對吧?”

朱棣冷冷地看著此人,儒生男子見朱棣沒有說話,又說道:“殿下之後想要傳檄而定,必定少不了我等士族的幫助,如若殿下一意孤行,那麼大明還將經歷不知道多少年的戰火,殿下也不想得到一個滿目瘡痍的大明吧?”

朱棣冷聲道:“你是在威脅孤?”

儒生男子急忙跪下說道:“不敢,不敢,請殿下明鑑。”

朱棣冷笑,一把將對方的印信丟到地上,道:“本王答應你了,滾吧。”,說實話,如今大明經過四年的靖難戰爭,已經不能再繼續折騰下去了,所以朱棣打算先與這幫子人虛與委蛇一番,反正自己以後大權獨攬,這群人挨個收拾便是。

儒生男子見信上已經蓋上了燕王朱棣的大印,心中大定,總算是可以回去交差了。

最後儒生男子說道:“殿下如若想取信士族,還需要一樣東西。”

朱棣冷笑道:“說。”

儒生男子表情陰翳地說道:“徐平安的人頭。”

朱棣面色陰沉,許久不說話,而後點了點頭。

儒生男子換上一副笑容說道:“殿下倒也不用那麼著急拿出誠意,等殿下皇位穩固了再說,明日我等會為殿下開啟金陵的大門,我等俱在金陵恭候殿下。”

“在此,我先代江南士族見過吾皇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