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代傳奇的謝幕
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 迎風隨飄舞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公元1595年9月9日,明印集團元老,明印集團的建立者,偉大的世界皿煮之母,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戰略家、詩人,陳海董事長的心臟,於午夜0時10分,永遠的停止跳動。
............
............
............
從醫院出來,秦良玉、海巧、徐清冰、立花關千代、沈芸五女,互相對視一眼。
“我跟芸妹妹把陳部長她們送回家,沒有家人的我們親自照料。”立花關千代說道。
沈芸接話:“來的時候曉得要出問題,我讓值班秘書待命,我叫她們趕緊來,順便帶點吃得過來。”
徐清冰開口:“李執政官和麗露執政官都交給我好了,兩位執政官住一起方便看護........恐怕也就我能看得住李執政官了。”
秦良玉白她一眼:“我和巧巧的武藝沒落下,你不服等事情過去了比試比試。”
“嗐,再說吧。”
三女一起離開,醫院門口只留下秦海二女,隨行的秘書離得很遠。
秦良玉神色黯然的望著天空。
“都說人死後會化作天上一顆星.......哈麻批!這麼黑的天,烏濛濛的天,一點月光看不到,一點星光看不到。”
“天黑了,很正常,你我在,把天照亮便是。”海巧溫聲說道。
秦良玉撇過頭,不知何時海巧手上拎著一盞亮的晃人眼的煤油燈。
“亮了嗎,秦姐。”
秦良玉直視海巧的溫柔淡雅,亮堂堂的油燈拉長兩道倩麗身影,就好似兩尊永不熄滅的燈塔,指引迷航人的方向。
“謝謝,巧巧。”
“不必謝,你是我姐。”
海巧把煤油燈遞給秦良玉,遞到她手心,幫她攥緊。
“餓了,去師父家,看看有吃得嗎。”
秦良玉把燈還給海巧:“你帶二師叔回去吧,我回辦公室,總部不能沒人應對突發情況。”
燈光下,目視一米八高大背影離去。
.....................
陳祿浮腫的眼袋已經哭不出來了。
海巧也怕陳祿再哭,鮮血從眼眶流出太嚇人,一路上陪師父說各種話,轉移注意力。
陳祿不知自己是如何回到家,但海巧是緊張兮兮的跟回家。到家裡,瞧見餐桌上已經涼透的白粥和包子,陳祿怔了又怔,兩行血淚順著臉頰不知覺間滑下。
“師父!”
“沒事,為師餓了........”
“師父想吃什麼?”
“包子,粥.........”
海巧瞧見桌上的食物:“徒兒給您熱熱。”
“不必,熱了就不吃了。”
冰冷的包子入口,冰涼的米粥帶著一絲甜味,陳祿尚能感覺到食物的餘溫,機械的一口包子一口粥吃著,漸漸地粥不見減少,白粥愈發的紅............
海巧哪裡還有食慾,坐著眼巴巴看著陳祿吃。
很久後,包子吃完,碗中還剩下紅色的白粥。
“粥放在這裡,我明天要接著吃........晚安。”
“師父,晚安。”
疲憊的陳祿倒頭就睡,海巧緊繃的心神稍微放鬆些,在臥室牆角支把椅子,坐著休息。
離天亮還有三個小時,三個小時裡海巧醒了十七次..........
離天亮還有四個小時,四個小時裡秦良玉就沒閤眼..........
今夜許多人失眠。
....................
天亮了,老萊比酒店開張,說書先生在門口支起一個告示。
“陳海董事長駕崩,本人今後不再說《東海王豔遇記》,望請諸位尊重逝者。”
同樣告示出現在馬六甲城每一家酒店、茶館、咖啡館門口,只要是有說書先生的地方就有告示牌。
“陳海董事長駕崩,本人今後不再說《東海群芳錄》,望請諸位尊重逝者。”
“陳海董事長駕崩,本人今後不再說《女將風流傳》,望請諸位尊重逝者。”
“陳海董事長駕崩,本人今後不再說《戚家軍大打巾幗山》,望請諸位尊重逝者。”
.......
驚天訊息震爆全城。
“哦,安拉啊,你帶走井伊執政官還不夠,還要帶走陳海董事長嗎!”
訊息隨著四通八達的商業網道,如旋風般席捲全境。
松江府,萬人空巷,無數豪擲千金萬金的資本家,以傳統的披麻戴孝的方式,表達對陳海的不捨,表達對陳海的哀思。
南方大區經理沈平安面朝南方,長跪在沙灘上。
“姐姐,陳海姐姐,你為什麼要走,你為什麼拋棄大家..........”
北方大區,天津城,常春豔率蒙古王公,率黃河兩岸眾皇帝,率關西胡帝,率遼帝李如柏,還有無數自發而來的資本家百姓,以祭拜軒轅黃帝之禮,祭拜天地蒼穹之禮,向南九拜陳海,北方縞素遍地。
三江城,朱有福率女真諸部首領,向南祭拜。
倭國,大阪城,收到訊息的豐臣秀次天皇驚恐萬狀的親自趕去伏見城,親手將訃告帶給年邁的太上皇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當場昏死,醒來後不顧體弱的要去新加坡,誰都攔不住,誰攔打誰。
西南大區,重慶城,胡翠瑾率巴蜀滇黔眾皇帝,西南地區資本家,向南遙祭。
澳洲、天竺、波斯、天方、中東、南歐、中歐、西歐、北歐.....世界都在震動。
大員島,從雞籠港到獅球嶺,從狹長甬道到東西淡水市,從鷹仔山城到太陽城,人們沿著當初篳路藍縷的足跡,順著披荊斬棘的步伐,將城市道路全都打掃一遍。傳說人死魂不滅,肉體迴歸大地,靈魂永生不滅,將回到原來的居所。大員人認為陳海會回來,畢竟沒有陳海就沒有大員,大員是龍興之地,現下明印集團的國策前身【海定十條】也好,【參勤交代】也罷,都是在大員誕生訂立的。大員人認為陳海是歸家的遊子,會回到大員,回到太陽城生活。
無數資本家在全國各地,以各自文化信仰來緬懷陳海的病逝;無數女人也在緬懷陳海的病逝,她們在家設祠堂當祖宗祭拜,在廟宇裡建神像當神仙崇拜。香火鼎盛的媽祖廟被開闢出後堂,陳海威嚴又慈藹的神像被請了上去。
陳祿沒有反對這樣的個人崇拜,秦良玉更不會沒了心肝的反對這樣個人崇拜,她們發自肺腑的奉陳海為神明,可......三代之後呢..............
陳海的死震動太大,以至明印集團漸漸忽視了,同樣是在1595年,奧斯曼帝國皇帝穆拉德三世,駕崩於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