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爐灶上的六和大補湯應該快好了,智深你剛剛邁入武徒之境,這時候服用六和大補湯,抓緊時間吸收湯水裡的藥力,應該能直接產生好幾滴‘鉛汞血’!”

胖頭陀催促道:

“你快去廚房裡把六和大補湯趁熱喝下吧!”

“我去藥園和瘦頭陀說一下,告訴他方丈顯靈助你開竅之事!”

“讓他也高興高興!”

也不等魯智深回話,胖頭陀就竄出院子,去隔壁找瘦頭陀了。

魯智深摸摸光溜溜的腦袋,望向廚房,鼻頭翕動,猛虎嗅薔薇,從廚房中飄散出來的藥香讓他的渾身肌肉傳出飢渴的情緒。

雖然說六和大補湯原本是研究出來搭配《龍騰飛腿功》使用的 。

但是它的本質仍然是一味補劑湯藥,蘊含豐富的藥力,一經過腸胃吸收,就能轉化成磅礴的氣血。

所以魯智深剛剛演練完拳法,此時喝下六和大補湯,再配合《太祖長拳》的呼吸法門,依舊能大量汲取湯藥裡的補血益氣成分,也不算浪費這副湯劑。

進入後廚,爐火已經轉小。

偶爾有柴禾燃燒的嗶啵聲響起,幾顆火星在熱空氣的作用下升上半空,很快又熄滅,化為黑灰落下。

魯智深徑直走向煮藥的砂鍋,用紗布包住鍋蓋開啟,暗金色的水汽迎面撲來。

這代表著六和大補湯已經熬煮好,要不然湧出的霧氣應該是白色才對。

把砂鍋拿下爐灶,將大補湯倒在一旁的特製冰玉瓷碗中。

原本滾燙的湯水剛落入冰玉瓷碗,大部分熱量就被冰玉瓷碗匯出給空氣,使得湯水的溫度急速下降,保持在比人體體溫稍微高一絲絲的程度,此時把整碗湯藥喝下肚,一點也不會燙嘴。

輕車熟路舉起冰玉瓷碗一口悶。

濃烈的藥味在嘴巴里炸開,又腥又鹹。

即便在記憶中已經不是第一次服用六和大補湯,心裡早有準備,魯智深還是整張臉皺成菊花。

“我咧個娘!跟死鹹魚一樣的味道!噦(yuě)~”

叫罵兩句,差點嘔吐出來。

不過幾十年的戰場廝殺經歷終究讓他很快又鎮定下來,以《太祖長拳》的呼吸法門,助身體吸收六和大補湯的藥力。

湯藥入腹。

伴隨著規律的呼吸,化作一股股熱流,滋潤他的五臟六腑,肌肉皮膜,以及經絡骨頭。

隨後被骨骼經絡吸收的藥力一部分強化了他的身體,另一部分則轉化為氣血,重返他的丹田,凝縮成寶貴的鉛汞血。

“十滴!”

“足足十滴鉛汞血!”

“這下俺可以連續爆發好幾次一鼎之力了!”

全部湯藥喝完吸收掉。

魯智深漲紅了臉,興奮異常。

武徒之境,之所以能爆發非人巨力,靠的就是武者體內的鉛汞血。

每滴鉛汞血內,都蘊含著磅礴能量。

一滴鉛汞血經過呼吸法催動,再配合武學招式打出,能產生成噸的傷害。

但是在消耗完一滴鉛汞血中百分之九十的能量後,這滴鉛汞血暫時就無法繼續催動,得等武者進食,重新給它補充能量,才可以繼續使用。

在沒喝下六和大補湯前,魯智深體內只有一滴鉛汞血,只能爆發一次,做一秒真男人。

現在就不一樣了。

他體內總共有十一滴鉛汞血,可以連續不停衝刺,完成一套絲滑的小連招,把敵人徹底打趴下!

……

在魯智深這邊驚喜於自己實力暴漲的同時,六和寺外,五名面色兇惡的大漢駐足在寺廟門口。

其中一名臉上有著一道狹長刀疤的中年男人,指著門額上的牌匾說道:“就是這裡了!”

“六和寺!”

“燈臺和尚信上說的就是這個地方!”

“主持和兩個寺廟中的長老都被罪孽給殺害,現在寺裡就剩下些老弱病殘,正好取了做安身立命的場所!”

刀疤惡漢旁邊,另一名下巴上長著黑色大瘤子,大瘤子上還有一撮黑毛的猥瑣男人接話怪笑道:“嘿嘿嘿!”

“這六和寺身處錢江城與錢塘府城之間,門前的官道又是連通兩城的最短大路,往來客商比較多。”

“而離六和寺最近的村鎮也在二、三里開外。”

“如此一來,我們兄弟要是拿下這裡,等晚上有行商借宿,把那些個行商偷偷給宰殺幾個,行商喊破喉嚨求救也沒外人知道!”

“這可比之前窩在黑風山攔路打劫強太多!”

聽幾名惡漢交談的內容來看,他們赫然是來自黑風山的山賊!

而黑風山是錢塘府境內有名的土匪窩!

因為身處交通要道,有十八條通往各州府的官道必經黑風山,所以這裡匯聚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匪幫。

匪幫一多,競爭也大。

幾名惡漢修為一般,在黑風山諸多匪幫中,屬於不入流的那種。

他們又圖逍遙快活,不願意投靠其他大的匪幫,而只憑借自身能力的話,在黑風山中又搶不過其他匪幫,所以一直混得很是不如意。

前幾天燈臺和尚給他們去信說明了如今六和寺的情況,想要邀請他們幾個一起反客為主把六和寺給搶了。

五個山賊晚上聚在一起一合計,覺得這個買賣做得,便依照信上所說的時間,今天一大早趕過來和燈臺、燈芯和燈火三個和尚匯合,共謀發財大計!

“阿彌陀佛!幾位施主,小僧智得這廂有禮了!”

正在幾個山賊對著六和寺的門牌頭指指點點,暢想未來的時候,負責在門房值守迎客的小和尚走出房門,上來搭話:

“你們是來禮佛,還是打算借宿暫歇?亦或是問路?”

幾名山賊正打算回話,結果這時候,從寺中又走出來一個和尚叫喊到:“智得師弟,這幾位好漢是我們師兄弟三人的朋友,你且繼續回門房歇著,我來接待就好。”

這個後面出來的和尚穿著淺灰色僧袍,唇紅齒白,面板像女人一樣細膩,就是衣袍上沾有酒漬和油漬大大破壞了他的形象。

他正是在六和寺掛單的三名遊方僧人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乃燈臺和尚與燈芯和尚的小師弟——燈火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