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影片裡的所有內容後不少人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範大人原來是好人,我剛才誤會他了。”

“雖然我沒聽懂,但我覺得範大人真厲害,不但給我們吃飯的糧食,能讓我們掙錢。”

“像範大人這樣的官才是好官,清官。”

百姓們看到的都是表面上的,但皇帝們想的就多了。

大秦

秦始皇心裡思索著這個范仲淹到底是哪個時期的人,如果是他這個時代的就好了,有這樣的人才,他必定要重用。

漢武帝和唐太宗也同樣的想法,這樣的人才要真的是他們朝代的,那不重用,真的會心痛死的。

其他大多數有腦子的皇帝也是這麼想的。

所以光幕上就出現了招范仲淹進入朝廷的訊息。

甚至一些缺少賢才的皇帝,壓根兒不顧什麼面子,直接就在彈幕上發。

“範大人不知是哪朝臣子?”

“範大人可否是我大漢臣子?”

“範大人才是真正的清官。”

“範大人在哪裡為官?是我們唐朝的嗎?”

“範大人,您才是真正的好官。”

“……”

彈幕上只有來自各朝各代的求賢令,還有,尤其是這些朝代大多數都是不知道範仲淹是北宋時期的前面的朝代,甚至北宋的一些臣子,還在裡面看到了他們開國皇帝時期的評論。

這種情況下,宋朝宋仁宗時期的氣氛就比較尷尬了。

這個時候范仲淹已經被貶,現在在宮殿裡的朝臣們,有一大半都是和范仲淹不對付的。

所以大家都在避過這個話題,都在隱晦的討論大宋怎麼變成北宋了?

也就多虧了現在在上面的皇帝是宋仁宗趙禎,不會因為這些嚴厲懲罰那些大臣們,不然他們也不敢用這個轉移話題。

但宋仁宗也不想讓真正的好臣子流落在外:“我打算召回範卿,各位以為如何?”

其他的人還能說什麼呢?影片上都那麼誇獎范仲淹了,他們這時候說什麼范仲淹不好的話,後面再出現誇范仲淹的話,那不上趕著第把柄嗎?

到那種情況下就算官家仁慈,他們的名聲上面,也落不了好。

“官家聖明。”

評論區

[看看人家一千多年前就玩轉經濟學了,還能夠實地應用,我倒好,投個股票都被人騙了。]

[果然天才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天才,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

[北宋第一人,范仲淹的確配的上這個稱號。]

[這些事情雖然聽著簡單,但真正實地實施起來可不簡單,就光是糧食一方,當時的富商們可沒有像影片裡寫的那麼輕描淡寫,范仲淹讓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

他們當時可是成立了一個糧商聯盟,不然平時六十文的糧價怎麼會一下子高漲到一百二十文。]

[當時范仲淹面臨的壓力,可不只有災區,我記得朝廷在這個時候,可是有不少官員告范仲淹。]

[還好范仲淹堅持下來了。]

[范仲淹這一生真是跌宕起伏。]

[那還不都怪當時宋朝的皇帝立不起來,相信人還不全心全意的相信,你不信你就別重用啊。]

[不過說起來宋朝的朝廷,的確不適合好臣子,為國為民的臣子生存,無論是多好的臣子,只要在宋朝,那都得不了重用,就算得了重用也要被貶,這也是奇了怪了。]

[宋朝我覺得什麼都好,就是皇帝不好。]

[士大夫也不咋地。]

[大送朝嘛,正常。]

[……]

宋——趙匡胤

趙匡胤原本看到評論區裡這個是他們宋朝的,別管南宋,北宋,反正是他們宋朝的心情正好著呢,正打算讓人找找,看看不是他這個朝代的臣子。

結果就看到評論區裡那句宋朝的好臣子永遠得不了重用。

還有什麼宋朝什麼都好,就是皇帝不好。

很好,之前范仲淹剛剛給宋朝掙回的面子,現在就丟了出去。

趙匡胤原本多雲轉晴的臉色瞬間轉陰。

趙匡胤:別人都是祖宗坑後代,他倒好,後代子孫坑自己。(他還不知道,那還不是他的子孫。)

而范仲淹看著評論區一溜誇自己的話,還有天幕上那些來自貧民百姓誇獎自己的彈幕。

他突然覺得自己的努力也並不是毫無價值的,至少後世人看到了,百姓們看到了,他這一生沒白來。

……

【#狂喊爺爺的‘葫蘆娃們’#】

【影片內某小學欄杆外,有一位老人推著三輪正在賣東西。

一群學生抱著欄杆,站在欄杆的另一邊:“爺爺,爺爺……”

“爺爺,拿我的。”

“爺爺,拿東西。”

“爺爺,給你錢,給我拿那個。”

“爺爺……”

那一聲一聲‘爺爺’,喊的比葫蘆娃救爺爺時,喊的還要撕心裂肺。】

評論區

[別看影片裡爺爺的速度不快,這已經是爺爺能拿的出來的最快速度了。]

[這撕心裂肺的聲音,這比親孫子叫的還親。]

[爺爺:賣東西不為別的,就為他們這一聲聲爺爺。]

[爺爺:別叫了,別叫了,孩兒們別叫了。]

[懂了,以後我爸再催著要孫子,我就讓他去學校門口賣東西,天天都有人叫他爺爺。]

[還得是你小子有辦法,到時候叫我爸跟你爸一塊兒去。]

[爺爺現在忙的和孫子一樣了。]

[沒辦法,課間一共就十分鐘,一會兒就要上課了,可不就著急。]

[……]

這個影片取景更廣,影片裡裝大的孩子也更多,那些孩子的這樣子大家也看得更清楚。

“後世的孩子們都養的那麼好嗎,白白胖胖的。”

“那個老大爺是幹什麼的?賣東西的嗎?後世的小孩子手裡也有錢嗎?”

“……”

而一些皇帝注意到的事情更敏銳。

大秦

秦始皇看著孩子們背影后面的高樓,在聯想到評論區裡說的上課。

因為有光幕的緣故,上課一詞秦始皇也理解了,就類似於現在夫子教學。

但秦始皇是看到了操場上跑著的孩子,數量可不算少,有些孩子看起來已經不矮了,已經達到了秦國成年人的標準,竟然還和一些孩童們一起上課。

而且那些在操場上奔跑的孩子,似乎並不像貴族家的孩子,竟然在後世也能在這麼好的學校上課。

是說後世貴族和現在貴族不一樣了?還是這種學校並不是專門給貴族上課的地方,只是普通學校。

秦始皇聯想到之前光幕上說的一千萬考生的事,後世的學校絕對不少。

如果那個學校只是後世的普通學校,那每個學校都建造成這樣,那無論這些學校是官方的還是私人的,都代表了後世絕對無比富裕。

這個問題不止有秦始皇陛下一人注意到了,其他人也注意到了,這所小學裡數量並不算少的學生。

但沒等他們想出個所以然來,影片下滑又換到了下一個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