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嘯親信除蒙都、牧海龍、董宓在外,鶴舞鎮的黑飛,蕭天行,陳宰都來到劉嘯住所。
劉嘯以一種極其低沉的聲音開始了本次會議,“白霧軍,這次怕是在劫難逃了。”
短暫的沉默後,黑飛首先說道,“將軍,無論將來怎樣,我只有一個隊長,就是你。你說怎麼幹,我就怎麼幹。”
蕭天行冷冷的面孔,終於露出了難得的笑容,“人生百年,歲月匆匆,將軍麾下兩年間的榮耀足以勝過他人一生。蕭天行還是劉嘯麾下的那個蕭天行,今天是,以後也是。”
陳宰大大咧咧道:“天下雖大,可我哪兒也不想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幾個人簡短的對話,透露著無奈、悲壯,卻又迸發著不甘心,不屈的意志。場面又陷入寂靜。
世事艱難難遂人願,但每個時代都有一些人想要逆天改命,這種人我們通常稱之為不自量力的傻子,或者英雄。
劉嘯決定了,要做一個英雄,有這麼忠誠的部下,不幹一番事業,不轟轟烈烈一下,還怎麼敢以東武大帝弟子自居。
激動,自信的眼神,瞬間大家都明白了未來的方向。
劉嘯將丘厄門護法長老的事,詳說了一遍。
陳宰哈哈大笑,“天助我也。仇勒自命不凡,居然想不戰屈人之兵。把白霧軍等同其他烏合之眾義軍,小看將軍之志,我們正好藉此良機,金蟬脫殼,重獲新生。”
“你是說,假裝臣服仇勒,然後再等機會而起。”
“沒錯。不過有兩件事要做,第一,將軍臣服仇勒,必然會被召到他身邊一段時間,方便其分化白霧軍,所以將軍要暗中重新建立兩套機構,軍事和民政,遙控白霧軍;第二,白霧軍實力不小,必然會被肢解,或調離現有駐地,甚至南下攻打大永國,所以歸降條件,儘量儲存白霧軍建制,主力一定不能調離經營兩年的二十八鎮。”
劉嘯聞言大喜,“陳先生遠見卓識,真名士也。”
“還有,諸位大人,也要交好仇勒官員,財貨珍奇,敢收就送,只要能保住官職,一切好說。切不可露出對仇勒的不滿,不管大庭廣眾,還是私下都要以乾王尊稱,防止不小心露出馬腳,引起懷疑。還有從現在起,大家逐漸要與將軍保持距離,最好雙方有點小抱怨傳出去更好。”
大略既定,劉嘯開始行動。
三日後,劉嘯與仇勒使者達成共識。劉嘯跟隨乾王征討大永國,白霧軍各級將官留任,裁減兵力至十萬,原地駐守,原各地鎮守由乾王吏部酌情任命。
白霧軍兩套地下班子迅速組建,軍事方面,蒙都為帥,黑飛次之,陳宰,董宓參贊軍務,出謀劃策;民政方面,敬一白為主,蕭天行(轉到民政系統)次之,孫無虞為輔。兩方表面不來往,暗地相互配合,架空仇勒任命官員,力求將二十八鎮牢牢控制在白霧軍管轄下。
舒城原太守府,劉嘯覲見乾王仇勒。
“真讓人羨慕啊,本王十七歲時,整日不務正業,遊蕩街頭,與地痞為伍,若非官府壓迫致家破人亡,幡然醒悟,激起本王最後一股血氣,斷不會有今日之成就。”
“大王,起兵四年,據地千里,擁兵數百萬,此戰績亙古未有。現今雙龍關在手,南方門戶大開,大乾軍席捲天下,必將勢不可擋,大王登基大寶,指日可待。”劉嘯笑著說道。
“我原是廣賀州大垣城人,家中富足頗有資產,父母慈愛,兄弟三人友善,歡趣樂多。後至災年,五十萬百姓流落街頭,我父心慈,憐其困苦,開粥施善。無意間破壞無良官商發財大計,遭陷害,父據理力爭,反被誣以叛黨之罪殺害,家產充公,母親急怒攻心去世,兄弟三人成流民乞丐。”
“退無可退,無需再退,既然你們說我是叛黨,那我就造反給你們看。世間皆是困苦之人,揭竿而起,以我等低賤之民鮮血,誓要推翻腐朽王朝,換一個郎朗乾坤。起兵六起六落間,兩位哥哥命喪戰火。”
“乾王頭銜,威風赫赫,哈-哈-哈!蒼天啊!我多想用現在擁有的一切,換當日家人圍坐一桌,粗茶淡飯。鮮衣怒馬,不抵親人一語、一笑。”
仇勒淚眼朦朧,臉色悽切,話語凝噎。劉嘯沒想到,一代雄主,竟有這麼多無奈。權力,有時並不能讓人開心。
仇勒軍佔據雙龍關後,領軍大將柯虎能留三萬人守關,便馬不停蹄,親率其餘五萬軍橫掃太安州,所到之處,敢擋者屠城,凡富家大戶,錢財充公;又擄掠青壯入伍,老弱婦孺編入輜重部隊,軍隊如滾雪球般暴漲至三十萬。官兵一敗再敗,短短半月,半州落入敵手。
九月,劉嘯隨乾王仇勒南下雙龍關,大乾與東呂一百六十萬聯盟大軍入關,兵鋒直指中州,天下震動,王廷上下驚慌。
同月南方黑龍國五十萬蠻軍,趁火打劫,犯境滕州定日城,城主逃跑,城守將軍孤軍奮戰半月失守,城內六十八萬百姓被屠,血流成河,白骨成堆。
烽煙四起,大永國國基動搖。
王廷釋出千年來第一次緊急勤王令,“外族入侵,內賊猖獗,億兆黎民家破人亡。天下動盪,民有倒懸之勢,敕令各州府督建府兵,助王廷平亂黨,殺外敵,保家衛國。”
嶺越城,喬府。
參謀羅仲禮:“喬將軍,勤王令之下州府擁兵崛起,雖可短時間快速擴張軍力,增強對抗外敵能力。然地方諸鎮崛起,主衰僕強,稍有不慎,易成尾大不掉之勢,以致諸侯割據。天下大亂之期,不遠矣!”
喬炳毅問:“此令已下,我當如何?”
“盛世宰相,亂世將軍。將軍控軍近二十萬,在廣明州舉足輕重,喬氏宗族必然會派人過來聯絡,以求掌控州府。將軍可藉此,交好州府,擴大權力和地盤,增強嶺越軍團實力。”
此類之事,在南方五州不斷髮生。
大永國風起浪湧之際,劉嘯已經隨仇勒來到太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