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國科技史——瘟疫2
歷史直播:我的影片通古代 安216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瘟疫的恐怖之處,不僅是現代人聞之色變。對於生產力落後的古人來說,同樣是恐怖的,甚至由於受限於生產力而導致的衛生條件和醫療條件差,導致在古代,瘟疫的產生後果造成的影響比在現在更為恐怖。在現在呢大家將瘟疫稱之為傳染病,嗯,大家也都知道傳染病也是有好多種類的。
大家可不可以列舉幾個眾所周知的傳染病呀?
講臺上的於老師拿起杯子喝了口水,他鼓勵學生們積極發言。
“歐洲的黑死病。”
“鼠疫。”
“天花。”
“艾滋病。”
於老師笑了笑,說道:“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它造成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黑死病是由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細菌造成的,患了黑死病的人面板會出現很多黑色斑塊,故被人稱為“黑死病”。
至於鼠疫,黑死病就是鼠疫,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天花是透過飛沫吸入或直接接觸天花病毒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目前也是被人類消滅的唯一一個傳染病。
至於這個艾滋病吧,具體來說,該病的發生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胞免疫功能嚴重缺陷為主要特徵的性傳播疾病,艾滋病毒一般透過血液和性傳播。
艾滋病其本身並不會造成病人的死亡,他的恐怖之處在於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失去了免疫防禦功能各種病原體都可以變成致命的病原體,造成出現各種感染。目前艾滋病已經是現代最為流行的傳染病之一,最可怕的是目前他沒有特效藥,母嬰行為和性傳染是造成艾滋病大肆擴散的原因。”
於老師停頓了一下:“雖然今天,我們這堂課的主要內容講的是瘟疫。但是大家看一看我們的科目啊,我們是中國科技史。既然已經說到了瘟疫,那我們就說一說歷史上在對瘟疫的防治有貢獻的一些人,我說的是醫學方面啊。其他方面的話,你們可以去問一問你們的中國古代史老師。”
說完準備開啟電腦,找相應的PPT。}
歷朝歷代觀看天幕的醫學家們開始興奮起來了。在現代人眼裡,醫生是救死扶傷的職業,所以一直都很受人尊敬和愛戴。但在古代,醫生的地位在大多數時候都很低,甚至連商人和農民都比不過。
韓愈在《師說》中就曾說過:“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清朝徐大椿在《醫學源流論·自序》中的一句話可以說是道出了古代醫生的心酸:“醫,小道也,精義也,重任也,賤工也。”正統的醫生都被看作“賤工”,就連被尊為“醫聖”的張仲景都未見於正史,古代醫生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即使是太醫,其地位也不高。太醫主要是給皇室診治疾病,如果診斷不出病因,或找不出治病的方子,恐怕腦袋要搬家。太醫的家人、親屬也會一同受處置,輕則被革職、刑杖、全家流放等,嚴重的話還會被誅九族,很多古書或影視劇裡提到的太醫被殺的案例,在歷史上確有其事。
{在我國古代,疫病有多種稱謂:癘、傷寒、溫病、時氣等,中醫統稱為瘟疫。
張志斌先生在《中國古代疫病流行年表》說:我國從公元前600多年到1840年的2000多年間,有史料記載的大大小小的疫情曾經發生過800多次。平均二三十年就一次。曹植在《說疫氣》寫道“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詳盡地描述出當時瘟疫肆虐,許多人家闔家死亡,甚至是全族而喪的的社會慘狀。
時疫流行,激發了人們抗擊疫病的意志和決心,一些醫士開始懸壺救世,進行攻克疾病的艱辛探索。誕生了許多抗擊瘟疫的名醫大家。今天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些有名的醫學大家。
第一位呢就是“醫聖”張仲景,張仲景,名機,字仲景。他自述說,其家族本是二百餘人大族,自建安初年以來,不到10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於傷寒者竟佔十分之七。這裡的傷寒呢,是指所有的外感病的總稱。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十分悲憤,下決心制服傷寒症這個瘟神,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並親自坐堂行醫,將對傷寒症的研究付諸實踐,治癒者無數。經過數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張仲景終於寫成了《傷寒雜病論》,成為我國醫學史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張仲景因對醫學的傑出貢獻被後人稱為“醫聖”“萬世醫宗”。
第二位“神醫”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他一生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行醫足跡遍於山東、河南、江蘇等地。華佗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等各科臨證診治,曾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尤其以創麻沸散(臨床麻醉藥)、行剖腹術聞名於世,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華佗對治療瘟疫流行病也頗有建樹,建安年間流行“黃疸病”,華佗經過對各種草藥的反覆試驗,發現用春三月的茵陳蒿嫩葉治療“黃疸病”很有療效,救治了許多患者。後來因此有“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的中藥諺語。
順帶提一個小知識,我國現代著名的藥學家、首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屠呦呦,正是從新鮮青蒿中分離出青蒿素,抗擊瘧疾的良藥,拯救了全球億萬人的性命。
後世稱華佗為“神醫”,以“華佗再世”來形容醫者能力出眾。
上面的兩位就是我們中國古代對瘟疫有過重大貢獻的醫者。我國曆史上還有很多有能力的醫者。但是很多都不出名,其實老師我在找材料的時候覺得有一點點的可悲。你們知道我在可悲什麼嗎?
於老師放下手中的教材,他是一個非常溫和的人。此時提起醫學,他語氣中的可惜是那麼的顯而易見。眼神中不知為何,透露著一絲絲……悲傷。}
此時無論是下面的學生,還是正在觀看天幕的歷朝歷代百姓,不知為何,都沉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