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龐雜繁亂的資訊之間的聯絡,乍一開始毫無頭緒無處下手。口述或執筆一遍,箇中的邏輯關係便會清晰許多。
有句老話也講: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道理便是如此,重新回顧的時候,大腦也會去重新梳理一遍那些資訊。這個時候,一些在第一次中遺漏或沒有想到的地方便會顯露出來。
貝狄威爾,是在那場戰爭中唯一一個存活下來的圓桌騎士。
而她在上一輪獲得的罪證中也有一人是特別的。
那個在樓梯口見到的,不知最終去向的友人C!
——“而友人C就蹲在她右手邊的角落裡,用胳膊間的衣物擦著一片帶血的細長刀片,面無表情地看著她進來。”
——“亞瑟王認為自己受到了致命一擊後,委託他將自己的劍丟到湖裡。然而貝狄威爾狠不下心來,直至第三次才將劍丟掉,隨後他將亞瑟王扶到湖邊,讓亞瑟王乘船前往阿瓦隆島。”
刀片與寶劍對上了。
一切都連上了。
那麼在自己沒來得及看到的友人C旁邊地方待著的,便應該是友人D!
她原本以為每個人手中都是各自獨立的罪證,然而現在她卻發現罪證的前後可以連線起來!
出行五人,被殺三人,逃跑一人。
友人A已經是確定了的“莫德雷德”,友人C則是“貝狄威爾”,友人D代表了垂死的“亞瑟王”,那麼她和友人B的身份便可以推出來!
在那一場戰爭中死去的,受到致命一擊的高文和對抗時被莫德雷德從身後暗殺的蘭馬洛克。
——“一抬頭,恰好看到走廊對面的友人A將刀插入友人B的脖子。”
致命一擊。
——“畢竟罪證裡最後的視角是自己被抓住頭髮強行向後轉頭、驟然貼近在面前的扭曲面孔和血霧瀰漫間一閃而過的陰暗牆壁。”
背後突襲。
一切都有跡可循,互相對應。
不需要摘下面具了,她所代表的便是圓桌騎士之一的“蘭馬洛克”。
“不合理呀姝姝,蘭馬洛克可是三個最有力量的圓桌騎士之一。人家曾一次打敗過30個騎士,槍術也是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可超越的存在。你?”
芙姝在其中聽出了嘲弄的味道。
不過在此之前一直處於寡言少語的逢川,現在開始開起了自己的玩笑,那便證明自己的想法和方向是正確的。
如果自己的罪證是以“蘭馬洛克”的視角,控訴“莫德雷德”的罪行。
那麼,“高文”和“貝狄威爾”的視角里呢?
殺死和險些殺死他們的,同樣是“莫德雷德”!
所以第一場審判中,至少他們三人手中的罪證是相同的!都是“莫德雷德”的罪證!!!
還有!還有!
思緒一旦被開啟閥門,便無法停止。
蘭斯洛特也曾殺過圓桌騎士,那是在他與王后的戀情暴露後,亞瑟王叛處王后格尼薇兒以火刑時,他為救出王后發生的一次誤殺。
可誤殺也是殺,騎士高文的兩位弟弟——有“美掌公”綽號之稱的加雷斯和“加赫里斯”便在那次死於蘭斯洛特之手。
兩位弟弟之死,讓兄長高文悲痛萬分,記恨了蘭斯洛特很長一段時間。
雖然高文騎士在臨死前還是選擇原諒了蘭斯洛特,併為自己的恨意作了懺悔——但兩位被誤殺的弟弟應該是沒有原諒的。
所以“加雷斯”和“加赫里斯”兩人手中也應該是“蘭斯洛特”的罪證!
代表“傑蘭特”的男人手中有著“蘭斯洛特”的罪證——他的身份則是被芙姝碰巧猜出。
而他的胸口會出現暗紋,便證明他的罪證也存在。
只是多疑猜忌這一罪行與另外兩位的比起來,實在是有些不夠看。
現在統計一下已知資訊——蘭斯洛特,三人執其罪證;莫德雷德,三人執其罪證。
這已經佔了圓桌上的一半之數。
墨尋此前無意透露的一點資訊。
——“以往我只會告訴他們選出兩人便算結束,卻沒有說明是選出的兩人可以離開,還是其餘的人離開。”
——“所以他們在最後發現親手放走了自己生還的機會時,那些各異的姿態與嘴臉十分好看。”
她疑惑的便是這一點。此前參加審判的人認為只有兩位死亡名額的話,那便是個人賽,為何能透過投票引發所有人那樣激烈的爭奪。
他們當時是意識到了什麼。
現在她明白了——無論是選出兩人生還是選出兩人死,這都不是個人間的博弈。
而是陣營博弈。
就拿之前那個版本的審判來說。
持有相同罪證的幾人為同一陣營。若是第一輪己方陣營的人數減少,則會影響下一輪與其他陣營對抗成功的勝算,而己方陣營的力量大小影響著自己的生還可能。
所以所有人都在努力。
無論為生,為死,亦或是為團體,實則都是為己而謀。
並且沒有人提問的話,這種審判持續的輪數便全由墨尋說了算,大部分節奏掌握在審判長手裡,那麼所有人也只能被迫廝殺。
他們這次有所不同,不過目前,為了自己能活著出去,他們也需要抱團了。
那麼搞清楚一局中有幾個陣營,便顯得十分重要。
已知上一輪出現了三個不同的陣營。
以黑刺男人為首攻擊“蘭斯洛特”的陣營。
以她為首攻擊“莫德雷德”的陣營。
以及原本隱藏的“傑蘭特”陣營。
或許還有其他沒有被發現的陣營。
只是目前她更傾向於相信只有這三個陣營的可能。
不為別的,就以墨尋那惡劣的脾性來說——陣營越多,可出局人數卻固定。那麼,陣營越多,可影響到的陣營就越少,參與廝殺的陣營就越少。
可以在一旁看戲的陣營就越多,墨尋當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
他簡直恨不得所有人都打起來,能產生越多傷亡越好。
雖說陣容多也有好處,人越多,打起來就越熱鬧。
就如同之前參與過審判的那些人一樣。
並且不同陣營間還可以為了打壓敵對陣營,進行聯盟來打出“合縱連橫”的效果。並且打到最後,再堅固聯盟也會破裂。
一同對敵之後又互扯頭花的局面,絕對很好看。
想到這裡,芙姝也不得不承認墨尋確實很會點戲,也很會造戲。
不過這並不適用於這一次的審判。
因為這次他們只需要進行兩輪審判。
打壓了一次之後,還有一局便可以離開了,繼續打壓即可。
估計墨尋也是想到了這點。
此前或許有多個陣營,而這次,只可能有三個。
而“莫德雷德”已經出局,以她為首的四人陣營並沒有減員;而攻擊“蘭斯洛特”的陣營也依舊是四人。
反倒是攻擊“傑蘭特”陣營的人數被他們搞掉了一人。
造孽啊。
不過現在局勢已經很明朗了,她與男人對立,想要活下去,就必須拉動其他三人以及其他陣營的人。
付予安大機率是會支援她的,這點經過剛才她已經不怎麼擔心了。
只是高文、貝狄威爾、以及另一位還不知曉的騎士,她該如何透過面具來鎖定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