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將軍府,已經到了晚膳的時間了。

慕淵堅持要求彩月和小童與自己一起吃飯,理由是周澤葉現在也不在,自己一個人吃飯不香,讓兩人陪他一起吃。

用過晚膳後,時間還不是很晚,洗漱完畢後的慕淵在昏黃的蠟燭下看著一本農作書,這是在吃完晚膳後慕淵抽空去書房找到的。

裡面是容朝現在使用的一些工具的記載,也不知道周澤葉從哪裡搞來的書。

差不多將這本書翻了一遍,瞭解現在容朝的狀況,慕淵才躺著睡去。

小童和彩月將房間的蠟燭吹滅,慕淵慢慢的進去夢鄉。

第二天一早起來,外面下起了大雪,天氣不是很好。

慕淵及其不願的離開被窩,起來洗漱然後吃早膳。

吃完早膳後,馮管家來提醒慕淵關於之前拜帖的事情,問慕淵需不需要回絕。

慕淵其實不是很想去,他不是什麼長袖善舞的人。

在詢問完馮管家是否可以拒絕得到了肯定答案後,慕淵高興的讓馮管家替自己回絕了這些拜帖,他準備去書房完成昨天的想法。

慕淵去了書房,他準備將自己記憶中理論學習中瞭解的那些工具畫出來。

容朝是有鍊鐵技術的,但是大部分都是用在了武器上,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嘗試在工具上。

而且朝廷似乎管理得不是很嚴,之前讀過的遊記里居然有記錄與外族部落交易鐵器一事。

慕淵記得,在自己所學的歷史中,很多古代的朝代都是“寸鐵不出關”的。

鐵器的出現提升了耕種的速度,特別是犁的出現,讓生產效率上升了很多。

而慕淵現在正準備回憶書上所介紹的犁的組成,從而將圖紙畫出來。

最複雜的犁由十幾種元件構成,慕淵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他也做好了準備慢慢的除錯。

此外,還需要回憶一個播種的工具,耬車。

這兩種工具,對於精細化的耕種很重要,此外還有肥料的問題。

慕淵沒有問過馮管家關於現在使用的肥料的事情。

不過想來應該都是最常用的堆積漚肥,這種高溫漚肥的方式最簡單,也最有效,一般也是利用容易獲得家畜或者是人的糞便。

這個地方只能種一季的糧食,想來可能不需要頻繁的使用肥料,應該是沒有綠肥這個需求,更別說更有營養的餅肥了,這種油料作物的殘渣在這種偏遠邊關的城池應該很少。

酒糟肥這種就更少了,糧食本來就少,吃的都不怎麼夠,怎麼可能有繁榮的酒業。

現在容朝的酒業並不發達,也沒有正確的蒸餾方式,酒的度數都不高。

酒業這塊慕淵是準備後期發展的,要等糧食稍稍飽和一些,以及玻璃能夠穩定的產出,再考慮酒的事情,畢竟蒸餾離不開玻璃製品。

慕淵將需要的東西一一列了出來,兩種耕種工具,犁和耬車,一種更加精細的漚肥方式,以及是否有必要發展綠肥的事情。

幸好有原身的記憶,用起來毛筆才比較順手。

將第一件工具的圖紙回想出來就耗了慕淵一天的時間,更別說還要更加仔細地描繪元件。

容朝的一年和現代沒什麼區別,甚至過年這個習俗也都有。

慕淵他們到達慶城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份了,十二月底的時候會迎來新年。

想到自己穿來那天,那個時候還是夏日,在都城才待了幾天,就耗了幾個月時間跨越了容朝大半的地界,來到這慶城。

犁的元件還差一些,但是小童已經第三次提醒慕淵吃晚膳了。

將完成了大半的圖紙收好,慕淵回了主屋。

現在天黑的時間很早,慕淵算過,好像是下午五點不到天就黑了。

對於他們這種大戶人家來說,點蠟燭還能繼續在這黑夜中忙活,那些點不起蠟燭或者煤燈的家庭,趁著天沒黑吃完飯後就早早睡下了。

將軍府的莊子裡,即使有佃戶,出了府上能看見些亮光,其他地方都是一片漆黑。

慕淵睡前還是繼續看那幾本農作書,基本換著看,他需要喚醒起來自己之前的記憶,透過這些書的一些內容能夠讓他回想起來。

第二天起來後,收拾好吃了東西的慕淵第一時間就直衝書房,準備完成昨日沒有完成的最後一小部分。

好幾張圖紙完成,慕淵再最後計算和稽核了一遍,確定沒什麼問題後,剩下的就是打造了。

慕淵想的是打造最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這樣自己可以監督進度,順便出現什麼誤差自己可以當場就改了。

於是,慕淵叫來小童,讓他去請馮管家來,慕淵準備問問馮管家慶城可靠的木匠鐵匠。

最好是能組一個專門的隊伍來為自己打造這些東西,這樣也不會擔心外傳。

馮管家來到書房聽慕淵說想找木匠和鐵匠,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

木匠將軍府有一個,準備來說這人不只是木匠,將軍府上下的東西,壞了一般都是找此人修理,這人參軍之前被家裡送去一個老木匠手下學過幾年,在邊關這幾年手藝越來越好了。

剩下的就是鐵匠了,整個慶城的鐵匠鋪子兩隻手都數的過來。

而且規模都很小,是官家扶持的,一般為官家打造一些東西。

馮管家的建議是直接和官家說一聲,反正慶城現在是在他們寬鎮國公的管轄下,慕淵身為公爵夫人,要什麼不是一句話的事情麼。

至於鐵礦什麼,這東西將軍府就有。

“馮管家,木匠這塊一個人可能不夠,還是得多找幾個人。”慕淵覺得不能逮著那個退下來的傷兵一個人幹吧。

馮管家道:“三少爺,您還沒給我說具體要做些什麼,若是工程繁重,可以找個木匠鋪包活。”

慕淵將圖紙展開,將馮管家拉過來,“馮叔,你看得懂不?”

馮管家仔細地瞧了十幾分鍾,皺著眉道:“三少爺,這麼細緻的圖紙你從哪裡得到的?這種犁比現在農家用的要精細很多。”

慕淵小聲道:“馮叔,我說是我改出來的,你相信嗎?”

馮管家驚訝道:“三少爺你這兩天原來是在忙這個東西麼?才兩天不到的時間,就改制出來如此精細的犁。”

慕淵更想說其實是這兩天死命回想起來的,“我在孜域關的時候,偶然接觸到一本遊記還有幾本農作的書,突然有了些想法,從孜域關來慶城這一路上,一直都在想著這件事,所以這有時間了之後就緊趕著把這個東西畫出來了。”

馮管家越細看慕淵的圖紙,越咂舌,“三少爺,這個東西越看越覺得精妙!我先去將府上的那位木匠找來,看看他怎麼說!您先在這裡稍等片刻。”

馮管家風一陣的就走出了書房,慕淵將翻開的圖紙又重新疊好,然後開始下筆準備勾勒耬車的模樣,這是第二種需要製作的工具。

不多時,馮管家回來了,但並未將人帶入書房,書房這種重要的地方,可不是誰都能進來的。

馮管家本來想是自己拿著整體模樣的那張圖紙去問的,但是慕淵也很好奇能不能行,於是跟著馮管家來到了書房外面,想聽這位木匠給出的結果。

因為沒有拿精細結構的那幾張,所以慕淵還開口解釋了幾句。

木匠聽完,又仔細看了看圖紙,開口道:“三少爺,這個比較繁瑣,做是可以做,但是時間需要久一些。”

慕淵道:“需要多久?”

木匠沉默了一下,隨後道:“我一個人的話,最低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嗯......一個月確實有些久了,那如果多找幾個人呢?能不能在七天之內趕製出來?就一個人做一個部件,然後最後再組在一起,曲木匠你覺得如何?”

曲木匠道:“三少爺,你這方法可以是可以,但是這樣的話就都得找老木匠來做,那些新木匠或者學徒對尺寸把握不準,若是讓他們來,這最後可能拼不到一起。”

慕淵轉頭問馮管家,“馮叔,有經驗的木匠好僱來嗎?”

馮管家點頭,“三少爺不必擔心,僱人的事情交給我,之前說的鐵匠的事情,剛剛受到少爺的啟發,不若我們只給鐵匠鋪子單獨弄一份圖紙,就只畫上需要打的樣式和尺寸就好,總的樣式圖紙就在府上保管好,這樣其他人得到的也只是每一部分的圖紙,不容易洩露。”

“這個辦法可以,我待會兒將每一個或者幾個部分單獨畫好並標註上,這樣馮叔你就可以隨意一點找人做了,不過最後的組裝恐怕就要麻煩曲木匠了。”

曲木匠擺擺手,“三少爺客氣,有什麼需要說一聲便好。”

商量好後,慕淵回了書房內,之前精細的圖紙他已經畫好了,只是沒有仔細地標註。

拿起毛筆計算好後,慕淵將尺寸標註在旁邊,將圖紙交給馮管家。

馮管家也迫不及待想看見這個東西的成品,他第一時間就出門了,應該是去找木匠以及鐵匠去了。

之前周澤葉說慕淵準備發展農作這塊的時候,馮管家並沒有在意。

今天看見慕淵拿出來的這個東西,而且根據慕淵的說法還是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從瞭解到改制出這種東西,馮管家感嘆著讀書人的腦子就是靈活聰明。

但是大多數人的讀書都是為了做官,為了仕途,沒幾個讀書人的興趣是在種田上的,所以農業這塊一直髮展不起來。

管理將軍府以及莊子這麼多年,馮管家才在農事上有了一些心得,所以才能看出來慕淵改制的東西的妙處,才讓他有些迫不及待。

馮管家和曲木匠走後,慕淵又回到了暖和的書房。

小童將他吃完的點心盤子收走,換了另一個裝滿了的。

彩月給他的茶杯添上了新的茶水。

第一種工具的圖紙順利完成,而且過不久就能看見成品了,慕淵心裡高興著,繼續勾畫著耬車的結構。

這種播種工具結構看上去比犁複雜一些,慕淵覺得自己消耗的時間應該會比較多。

書房中點著清新的香料,慕淵正在專心的回憶,小童本來在一旁發呆,被慕淵塞了一本遊記,順便也給彩月弄了一本。

慕淵讓兩人坐在凳子上慢慢看,別像兩個門神一樣守著自己。

小童和彩月相視一眼,最後搖搖頭看了起來,兩人都是識字的。

小童自小就在原主身邊,原主時不時會教這小傢伙。

彩月可以說是跟著周澤葉一起長大,識字自然也是不成問題。

兩人一邊看著,一邊分心注意著慕淵有什麼吩咐。

不過慕淵一旦認真起來,整個人都會鑽進去,時間和周圍的都不會注意到。

小童來提醒慕淵吃午膳,本來還想再推遲,但是被小童二話不說“請”出了書房。

昨日慕淵就是一直拖著,後面膳食味道都不好了,就匆匆吃了些。

今天小童下定決心絕不能讓自家少爺再推脫了。

慕淵哭笑不得的從書房到了飯桌旁。

不過桌上擺著的幾道冒著熱氣的菜勾起了慕淵的饞蟲,肚子也確實餓了,早上一直在回憶和思考,消耗有些大。

慕淵招呼著小童和彩月一起吃飯,三個人快速的解決了桌上的飯菜。

沒辦法,現在的天氣太冷,若是不快點吃,冷掉了再吃容易傷著腸胃。

午膳後,慕淵第一時間回去了書房,喝了口熱茶,繼續構思著圖紙。

大致的兩張圖紙已經畫出來了,結構也解析了出來。

現在慕淵需要將這個東西的具體部件進行劃分以及畫出來標註上,這一部分才是真正的麻煩。

一下午的時間,慕淵還是沒有搞完,但是馮管家已經回來“彙報工作了”。

馮管家不是一個人去的,曲木匠跟著他一起,找到了住在慶城一些老木匠,分別給了圖紙和定金。

鐵匠鋪那邊也聯絡好了,離他們將軍府最近的一個鐵匠鋪,比較鐵這東西比較重,若是後期需要的數量多,離得近也方便送過來。

晚膳時間慕淵邀請馮管家和曲木匠一起來吃點,說是感謝他們,但是被拒絕了,曲木匠一邊說著不合規矩,一邊就麻利開溜了。

馮管家也找了藉口走了,於是還是慕淵他們三個吃了一頓。

晚上本來慕淵還準備書房繼續畫他的圖紙,但是被小童攔住了,無奈慕淵只好和之前一樣,看看那一套遊記,慕淵已經快將講都城的那本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