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秋日的天空裡,朵朵白雲像團好的羊毛,慢慢地漂浮著。
柳雲曦與她新交的網友楊銘希相談甚歡,並不打算出門。
梁松照常去環衛公司相關部門報到,走之前還哭唧唧的向墨霏抱怨:“我的國慶假期,嗚嗚……”
墨霏於是就剩了一個人,無所事事。
在這個熟悉而陌生的城市,她並不想過多地參與。
仔細想來,當一個旅者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用被這個城市大大小小的麻煩事所糾纏,卻又能賞盡這裡的一切美好事物。
只是……旅遊的前提是有足夠多的錢。
她嘆了口氣,打量起這間不大的房間。
因為陸仕章為她們訂的是豪華包間,裡面應有盡有,像電腦和寬頻等必須品,不管顧客用不用的上,但是一定得要有。
除此之外,在牆角的一邊,還有一個一人高的書櫃,裡面放滿了雜七雜八的書,有關於商業論談的,單純寓言故事的,還有歷史讀物,但佔地最多的還是一些打著教讀者如何做人的雞湯讀物。
墨霏突然又想起了今天中午時,楊銘希的那一句“國慶節在家看書”,不由地嘴角露出了一絲嘲諷的微笑。
在這種心態的干預下,墨霏也就沒有再碰電腦之類的電子產品,而是抱著一種挑刺的心態從書櫃裡面隨手抽出了一本書,看了一眼,是《周老師講人生》(純屬虛構出來的書,請不要在現實中對號入座,謝謝)。
抱著隨便看一看的心思,墨霏翻開了書本。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是什麼?不是你的身,是你的心。”
這是本書開篇第一句話。
墨霏撇了撇嘴,緊接著看到下一句是“修行修道的最高境界是如動不動”,她有些想“吐”,心中冷笑:這不是死人嗎?
講大道理誰不會?要是講道理可以成功的話,這個世界哪裡還會有什麼特權階級?
說到底,這個世界看中的還不是錢罷了。
有錢的話,什麼事情會幹不成?怎麼會淪落到寫本大道理的書來混稿費的地步?
——“人只要在心中狹隘的時候才會痛苦。”
看到這,墨霏已經沒有看下去的興趣了。
講的都是什麼屁話?人只要再沒有金錢的時候才會感到痛苦,心胸狹隘從來就不是理由。
她隨便翻了一下,在裡面的其中一章愣了一下,那裡面的內容赫然是:“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
呵呵,真是諷刺啊!
墨霏徹底沒有了興趣,隨手將手中的書丟到一旁,然後拿出了下一本,掃了一眼,是《張愛玲小說集》,她愣了愣,還是開啟了書。
她很快就看到了其中,令她記憶猶新的一段情節,彷彿是跨越了數年光陰來尋她一般執著而鮮明:
“噢,那你就留在後方,讓漢軍計程車兵發現你,去把你獻給劉邦吧!”
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進了她的胸膛。
項羽衝過去托住她的腰,她的手還緊緊抓著那鑲金的刀柄,項羽俯下他的含淚的火一般光明的大眼睛緊緊瞅著她。
她張開她的眼,然後,彷彿受不住這樣強烈的陽光似的,她又合上了它們。
項羽把耳朵湊到她的顫動的唇邊,他聽見她在說一句他所不懂的話:“我比較喜歡那樣的收梢。”
這是這篇文章中的一個小情節,楊銘希,哦不,墨霏已經反覆閱讀過好幾回了。
即便如此,她依然能在這個故事中感受到文字的震撼,彷彿那名堅毅的女子正站在
她依稀記得,曾在很遙遠的時候,她曾將這個故事翻了個反覆,已經忘了——也許好像在某一本歷史書上留下過痕跡。
那時候她還小,她羨慕敬佩那個不甘束縛於後宮,嚮往著自由的女子。
但現在再次閱讀時,已然是物是人非。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現在想想,其實呀,那方寸之間的後宮也許才是虞姬最好的歸宿吧?
就像她,一開始也不是很努力嗎?那時候的她,在眾人碌碌無為中奮力向前,逆流而上,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是她錯了。
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你的價值早就被學歷、職業與歷史成績所決定了下來。
努力,最多隻能算得上緩慢提高工資下限的一種方式。
恍惚間,她又想起了不知道在何處看到的一句話:“這個世界病了。”
十年寒窗苦流年,一朝君臣空才華。
再厲害計程車子最終還不是要為君王賣命?現在有多少的大學生研究生,出來還不是一樣為所謂的老闆打工?
甚至這個老闆可能也就勉強只是個小學中學的學歷。
理想?自由?
——那不過是奢侈品罷了。
“這個時代有罪。”
這是她在一個影片上刷到的一句話。
是啊,就算虞姬真的獲得了自由,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她真的能夠活下去嗎?
很多時候,你不需要犯罪,因為你擁有,所以你就有罪。
虞姬在一個亂世中擁有著盛世美顏,所以她有罪;而她呢,則在一個“舉世皆濁眾皆醉”的時代去當那一個“獨醒之人”,所以她有罪……
放下了書本,墨霏心煩意燥,已經讀不進任何書籍了。
小時候曾很相信一句話:“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對這一句話她一直都深信不疑。
直到她進入社會後才明白,這句話背後有多麼的噁心。
既然是正義,那為什麼總是遲到?是路上堵車了,還是被所謂的money在半路拌住了?抑或是去打麻將了?
遲到的正義一文不值,就如一盒過期的牛奶失去了它原來的飲用價值,甚至不配叫正義,最多隻是一個真相罷了。
總之有很多人喜歡把窮人的吃苦打扮成美德來愚弄世人,說吃苦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那為什麼那些富二代,官二代不去繼承這一筆巨大的財富呢?誰不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選擇吃苦?
當那些人心安理得地將這些理念植入年輕人的觀念中時,難道不覺得他們很噁心卑鄙、下流無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