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初始編年史(下)
錦繡俄羅斯:民間傳奇與歷史往事 夏蟲蟲語冰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最困難的問題是,斯拉夫民族是如何到達最早發現他們的地方的。 也就是說,很明顯他們來自亞洲,但具體來自哪裡,尤其是何時,歷史上並無定論。 俄羅斯史學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一直受到政治動機的干擾。 在最高權力機構出於意識形態的原因開始對歷史科學產生國家利益的時期,科學家們立即開始尋求的不是真相,而是上司的青睞。
老闆們希望將作為國家脊樑的俄羅斯民族在國際和國內的聲望提升到一個適當的高度。 尼古拉二世最喜愛的歷史學家亞歷山大-涅赫沃洛多夫雄辯地闡述了官方史學的目的:"它向我們展示了我們是多麼勇敢、智慧和高貴的民族的後裔"。
關於斯拉夫人的雅利安人血統,這位忠誠的愛國作家寫道 "......雅利安人在當時地球上的所有其他居民中脫穎而出,因為他們強壯、高大、苗條、美麗,尤其是他們高貴的精神特質",聶赫沃羅多夫還稱斯拉夫人是 "古雅利安人後裔的整個民族大家庭中最年輕但最光榮的部落"(當然,最年輕只是指斯拉夫人在歐洲定居的時間晚於日耳曼人和其他雅利安民族)。
不過,也有一些愛國史學家斷言,斯拉夫人從石器時代起就居住在俄羅斯,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因此古代作家一直沒有注意到他們。
總的來說,所有關於斯拉夫人的根源和史前遷徙的記載都非常模糊和不可靠。 因此,我想在卡拉姆欽之後再重複一遍:"......歷史學家不應該為真理提供可能性,只有同時代人的明確證據才能證明這一點。 因此,我們暫且不談 "斯拉夫人是何時何地來到俄羅斯的 "這個問題,讓我們來描述一下早在我們的國家成立之前,斯拉夫人是如何生活在俄羅斯的"。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斯拉夫人的祖先大約是在信仰基督教的第二個世紀離開達契亞王國的。 可能是由於特拉揚皇帝發動的達契亞戰役,斯拉夫人向西北方向遷徙。 無論如何,從這一時期開始,文字資料中開始提到可能是斯拉夫人的部落。
在這裡,或許有必要解釋一下科學家是如何確定那些改變了居住地但沒有留下建築結構的民族的歷史地理的。
很簡單:透過墓葬。 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墓葬傳統,如果這些傳統為遠行的死者提供了在另一個世界所需的各種物品,考古學家的任務就簡化了。 根據一些特徵物品,我們總能確定墓地或其他考古發現屬於斯拉夫文化。
這些物品可能是金、銀或青銅的神廟戒指,是東斯拉夫人最常見的女性裝飾品。 末端彎曲的頸環和帶串珠的銀耳環也很常見。
在男性墓葬中發現了根據斯拉夫技術製造的武器和工具。 透過對遺骸進行人類學研究,甚至可以根據頭骨的大小和形狀、鼻子突出的角度和其他遺傳引數來確定是否屬於某個斯拉夫部落。
有一段時間,原斯拉夫人顯然定居在中歐,從波羅的海蔓延到喀爾巴阡山脈,從奧得河蔓延到第聶伯河。 在現代波蘭、匈牙利、德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境內居住著三個部落群:文尼迪人、螞蟻人和斯克拉文人。 後者無疑是斯拉夫人。 至於文迪人和螞蟻人,歷史學家們的觀點不盡相同,我認為我們沒有必要在這裡詳細討論其中的微妙之處。
因此,在第一個千年中期,斯拉夫人(他們不會起源於斯拉夫人,原民族也不會包括他們)已經分為三個群體--西部、中部和東部。 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每個族群都受到其近鄰的文化影響,獲得了一些新的民族特徵,同時也失去了一些原有的特徵;這種影響也體現在語言層面。 西斯拉夫人與立陶宛和日耳曼部落有密切接觸;中斯拉夫人與色雷斯部落有密切接觸;東斯拉夫人與歷代亞洲遊牧民族有密切接觸。
"逝去的歲月 "告訴我們 "在多瑙河沿岸,也就是現在的烏戈爾和保加利亞境內,曾有過斯洛維尼亞人的村莊。 斯洛維尼亞人從這些村莊分散到各地,他們坐在什麼地方,人們就叫他們什麼名字"。 此外(已被翻譯成現代語言):"......有些人來到這裡,坐在那裡: "......有些人來到莫拉瓦河邊,被稱為摩拉維亞人,有些人被稱為捷克人;這裡還有斯拉夫人--白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和霍魯坦人。
當沃爾基人[顯然是指羅馬人,公元前]發現多瑙河畔的斯拉夫人,在他們中間定居並開始強姦時,這些斯拉夫人搬走了,坐在維斯瓦河邊,給自己取了個綽號叫 "拉赫人",而這些拉赫人又給自己取了個綽號叫 "波蘭人","拉赫人 "部落中有盧蒂奇人、馬佐夫尚人和波莫里亞人。 這些斯拉夫人還遷徙到了第聶伯河畔"。 在這一列舉中很容易混淆,特別是因為編年史作者在這裡稱波蘭人為 "波蘭人",儘管我們很快就會看到,波蘭人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部落。
七世紀,東斯拉夫人和部分中斯拉夫人發現自己正處於阿瓦爾人入侵的途中,這對俄羅斯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由於經受不住壓迫,這些部落一個接一個地開始遷徙,遷往人煙稀少、保護不力的地方,即東部。
拜占庭資料中的資料間接證實了俄羅斯-斯拉夫人遷徙的年代。 更確切地說,是沒有任何資料:如果說早期的編年史作者抱怨多瑙河斯拉夫人的攻擊,那麼到了七世紀,關於這些野蠻人的記載消失了,二百年後再次出現--他們開始從黑海騷擾帝國。 我們有理由認為,俄羅斯斯拉夫人已經不再與帝國的巴爾幹省份為鄰,而是離開了俄羅斯平原。
一些部落--在阿瓦爾人的壓迫下已經提到過的 Dulebs 或 Buzhans(居住在布格河畔)--仍留在原來的地方。
俄羅斯-斯拉夫人在遼闊平原的田野,特別是森林中定居的過程與大陸西半部的民族遷徙過程有本質區別。 與其說是征服,不如說是殖民。 斯拉夫人無需征服任何人。 正如前文所述,分散的芬蘭部落和氏族在陌生人出現時,只是往灌木叢深處走去。 這些外來人可能是選擇了適合農作物生長的河岸,在那裡收割了幾年,當土地枯竭後,就沿著河流繼續前行,尋找下一個合適的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定居的地方很少--農業技術不發達,無法養活大量的人。
隨著俄羅斯的定居,每個斯拉夫族群都找到了永久的家園(這發生在無處可去或該地區足夠 "麵包 "的時候),大多數部落都失去了以前的名字,並獲得了新的名字。 在撰寫《逝去的歲月》時,人們還沒有忘記這一重新命名的過程。
白種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和喬魯坦人向東北方向發展,分為兩部分:第聶伯河流域的居民成為波蘭人,鄰近森林("村莊")的居民成為德列夫利亞人。
在德維納河和普里皮亞季河之間,白俄羅斯人的祖先德雷戈維奇人(來源於古斯拉夫語 dryagva,"泥沼、沼澤")建立了自己的家園。
沿著德維納河及其支流波羅塔河,波羅奇人定居下來。一段時間後,克里維奇人(以第一任首領克里瓦的名字命名)與他們分離,佔據了第聶伯河和伏爾加河上游的重要戰略要地,並在西部與列託-立陶宛部落相鄰。
最東邊土地上的居民後來被稱為北方人,而他們的土地則被稱為北歐。 關於這個名稱的詞源還沒有達成共識,但 "北方 "在這裡顯然不是指世界的一邊,而是指其他地方。
居住在斯拉夫人新家園東北邊緣的 Vyatichi 和 Radimichi,根據《編年史》的記載,是西斯拉夫人("拉什")的後裔。 前者由首領維亞特科領導,後者由首領拉迪米爾領導。
從地圖上看,俄羅斯-斯拉夫國家似乎是憑空出現的,其面積之大令人吃驚。 一分鐘前(按照歷史標準),這裡還是一片荒蕪,什麼都沒有,而現在卻突然出現了一個規模相當於查理曼帝國或拜占庭的大國。
這沒什麼好驚訝的。 大部分領土仍然無人居住。 斯拉夫人沿著河流遷徙定居。初級殖民直到千年之末才結束,但到九世紀中葉,註定要在建國行動中扮演第一、第二甚至插曲角色的俄羅斯-斯拉夫部落都已在歷史舞臺上佔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