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之時,長樂宮永壽殿外有一位小宦官疾步而行來到大殿內,看見了蘇嬤嬤在忙著,便小心翼翼地來到其跟前,貼耳說了幾句話之後,便低頭彎腰輕輕地退下。
蘇嬤嬤交待身邊的奴婢趕緊下去準備一些茶水來,自已一個人往寢殿內走去,見唐夫人在一旁伺候著竇太后在榻上的案几上摸著淮南王之女劉陵上次雕刻的《道德經》竹簡,面帶笑容地說道:“太后,時候也不早了,這唐夫人一天忙到晚,也累壞了....還不放唐夫人歇息?”
聽出弦外之音的竇太后立馬打了一個哈欠道:“還是蘇嬤嬤說得的是,唐夫人早點歇息吧,哀家這下也乏了....”心裡想到的是,定是事情有進展了,不然蘇嬤嬤也不會這樣說的,淮南王世子劉遷一事若不能妥善解決,只怕動亂又要席捲半個大漢江山。
“諾,臣妾告退.....”唐夫人頷首對著蘇嬤嬤說道:“若是太后下半夜睡得不踏實,麻煩蘇嬤嬤請人過來,臣妾就在偏殿外...”說完之後,神色倦怠的唐夫人不放心地起身離開寢殿內,站外外面的奴婢靈兒趕緊上前攙扶住自家的主子唐夫人。
伸出雙手一邊收拾著散發淡淡竹味的竹簡,蘇嬤嬤神色自然地一邊說道:“太后,剛才宮外傳話來了,說是太卜令今日午膳後,與自家小妾廝混,死在榻上了。”心裡想到的是,這章武侯竇廣國真是什麼訊息都往宮內傳,這種傷風敗俗的事情還火急火燎地遞過來,莫不是覺得太后在宮中無聊,找點當下樂子孝敬不成?
“傷風敗俗,倒是太卜令夫人眼下最難做.....太卜令大白天死在溫柔鄉里,這事情估計早就炸在大街小巷裡了.....這男人沒有不好色的....年輕貌美,皮肉之歡,死在榻上....真是丟人丟到京城.....”竇太后神色自若地回覆道,心裡想到的是,前有長安街踩踏之事,後有太卜令死在榻上的淫慾之上,這些事情一連串起來,不知道外面的老百姓該如何看待。
轉身把竹簡放在榻邊上的木箱裡,蘇嬤嬤微笑的回覆道:“太后,世上的男子不都是如此,見一個愛一個,最正常不過了。聽說老百姓都怨恨這太卜令呢,說是長安踩踏之事,其沒有占卜出來,不然這禍端也不會發生,如此死法算是便宜了他...甚至還出現這情況,有的老百姓已經在其府邸上扔上了雞蛋爛菜等.....倒是讓當家主母為難了,要體面地把其身後事安排好,又想為其留下好名聲,豈知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對了,淮南王病了幾日?哀家若是沒記錯,是不是已經兩日了?”背後靠在榻邊上的竇太后語氣中足地詢問道,心裡想到的是這淮南王劉安也算是聽話的,沒有違背自已的意思,老老實實地生了一場病,為救其子著實拼了一把老骨頭,也不枉費自已的一片心思。
來到榻邊上的蘇嬤嬤,伸出手輕輕地拿起薄薄的錦緞被褥放在竇太后的身上,小聲地說道:“太后,都這個時候了,還在操心這些事情和這些人.....兒孫自有兒孫福,這不還有陛下在前面.....”心裡想到的是,太后真是一輩子操心的命,這些朝堂之事、後宮之事、子女之事、孃家之事,悉數太后都記在心上,時刻擔心著。
放下所有的顧慮,竇太后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道:“你說的哀家都明白,可是這些都是哀家的命.....雖雙眼哭瞎看不見這些人和事,可是哀家的心不糊塗.....陛下是什麼性子,哀家心裡最是清楚,大道之行,不責於人....”
“太后,有道是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不管是太卜令,還是世子劉遷.....一切皆有命數,半分不由人.....”蘇嬤嬤神色凝重地遞了一碗安神湯給到竇太后,輕聲地回覆道。
一飲而盡的竇太后,便緩緩地躺在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