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淵沒有急著追問火藥的事,反倒先和李世民聊起來了,李建成先急了,直接開口喝問高良才:
“你一個小小的給事郎,是怎麼拿到火藥的?是不是你們秦王府私自配火藥?還是從國庫中偷的?還不快從實招來。”
他這一喝問,群臣的目光都聚焦在高良才身上,看這個李世民看中的賢才會如何應對。
到這時候,高良才反倒不慌了,他轉頭對李建成道:
“太子殿下也說了,我只是一個小小的給事郎,哪有這個本事?什麼私自配火藥,什麼從國庫中偷,你看我這樣的人有可能做到嗎?”
眾臣看向高良才,這個初入官場的新人,無權無勢,也沒有朝裡的關係,怎麼看都不像是有本事能弄到火藥的。
要知道,現在朝廷對火藥管控十分嚴格,這種火藥的硝和硫磺都嚴格控制,這兩類物品的買賣都要向官府報備,不然輕則牢底坐穿,重則人頭落地。
高良才這種書生怎麼可能弄得到火藥?
既然高良才弄不到火藥,那就是他背後的人乾的,他只不過是出來頂罪而已。
李建成得意洋洋,只要高良才無法辯駁,他就一口咬定是李世民所為,那時李世民就完了。
卻聽高良才說道:
“其實是這麼回事,我在那宅院裡住了兩天,得知那裡有幾間房曾經是以前存放火藥的。
我便去看了看,發現每間房牆壁的邊邊角角都灑落著一些細碎的火藥粉末,便叫人將這些火藥粉末掃成一堆,收集起來,就得到了這麼一點火藥。”
眾臣看著他手指的方向,大殿的地面上放著一隻小碗,碗裡盛放著一小撮火藥,火藥非常少,還不到碗的五分之一。
這樣看來,還真像他所說的,這些火藥是將散落的粉末收集起來的。
“胡言亂語。”李建成急了,如果照高良才所說,這些火藥都是收集地上散落的粉末而來,那李世民就沒什麼大罪,這點火藥能幹什麼?
他必須一口咬定李世民有辦法搞到火藥,這只是一小部分,這樣他才可以把事情弄大,再從中做點手腳,扳倒李世民。
“你說這些火藥是收集地上的粉末,有何證據?若你拿不出證據,便是欺君之罪。
我看你就是偷拿了國庫的火藥或是私自配置火藥。”
高良才不慌不忙,一指地上的小碗:“你要證據,證據就在碗裡。諸位請看,小碗中的火藥裡有一點塵土,這就證明這些火藥是從地上掃上來的。”
從地上掃上來的東西必然會帶點塵土,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這幾天的訓練中,曾有幾次被狗狗打翻了小碗,他們不得不將掉出來的火藥再掃回碗裡,這樣就帶上了塵土,剛好圓了這個說法。
金鑾殿上的內侍上前檢視碗裡的火藥,回報說:“回稟陛下,碗裡的火藥確實摻有一些塵土。”
群臣譁然,這樣一來,高良才的說法就得到了證實,這些火藥確實是以前殘留在地上的,被他打掃收集起來。
如此,李建成就無法借題發揮了,地上殘留的火藥就這麼多,不可能掃出十斤八斤火藥來,就這麼點火藥,根本炸不死人,想要給李世民扣上謀反的帽子,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你你你……”李建成氣得語無倫次。
這時,一名大臣排眾而出:“啟奏陛下,雖然這些火藥只是從地上掃上來的殘留粉末,但那也是火藥。按規矩,應該立刻上報朝廷,但這高良才沒有上報,就算私藏。”
“對對,這也是私藏。”李建成立刻附和道。
群臣又是一片譁然。
這麼少的火藥,就算是私藏,也沒有多大的危害,根本扳不倒李世民。
太子一黨非要咬住這個不放,純粹是噁心人,真是每一個能降低李淵對李世民好感的機會都不放過。
李世民正欲上前擔下此事,就說自己御下不嚴,高良才初入官場不懂規矩,請求從輕發落云云,卻見高良才走到那個大臣面前道:“還未請教這位是?”
那人答道:“我乃太子洗馬魏徵。”
臥槽,竟然是大唐第一噴子。
高良才頓時有點發慌,在金鑾殿上對上這個聞名天下的噴子,他有勝算嗎?
冷靜,冷靜一下。
高良才在心中對自己說,魏徵算什麼,也就是大唐噴子少,他才得了個第一噴子的稱號,要是放在現代,網上的噴子一抓一大把,他算老幾。
這麼一想,高良才的心情平靜了下來。
魏徵厲害的地方在於引經據典,佔據大義不放手,一直噴,噴死對方為止。
引經據典我比不上他,必須揚長避短,找他的邏輯漏洞,讓他無法自圓其說。
就讓我來會會這個大唐第一噴子吧。
高良才平息了一下心情,絲毫不懼地面對魏徵,說道:
“魏洗馬說得不太對,我這怎麼能是私藏呢?
“私藏火藥指的是從不合法的途徑獲得火藥,而且藏起來不讓人知道。
“我這個火藥是以前遺留下來的,而這個宅院曾經裝過火藥的事朝廷是知道的,而且火藥也是朝廷派人來搬走的。
“他們搬運火藥是沒有打掃乾淨,遺漏了一點,不是我們的錯。
“簡單的說,你們應該知道這裡有火藥,只是你們疏漏了而已。”
李淵聽得連連點頭,沒毛病,有問題也是當初搬運火藥的人的問題。
“還有,我也沒有把火藥藏起來。
陛下可以詢問當時闖入宅院抓人的官兵,這個裝著火藥的小碗就擺在院子裡,並沒有藏在隱蔽之處,只要經過院子的人都可以看到,這不能算是藏起來吧?”
嗯,這話也對,李淵已經問過當初抓人的馮立,知道詳細的情況,確實如高良才所說,而且後來金吾衛接手後,將那座宅院裡裡外外搜查了一番,也沒有找到任何火藥。
如此說來,高良才只是偶然得到的那些火藥,拿來玩玩而已,不是什麼大事。
眾臣都覺得這確實不是什麼大事。
但魏徵可不是這麼容易被駁倒的,他立刻又反駁道:“即使你們的火藥來源是合法的,但是你們收集了這些火藥卻沒有按律向朝廷報告,讓朝廷來處理這些火藥,這就是有罪。”
這道理也對,雖然有點太過嚴苛,但魏徵就是這樣的,抓住對手的小漏洞不放,非要扳倒對手不可。
眾臣的目光又放在了高良才的身上,看他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