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人生沒有使命
老夫范進,在大明退休養老 山的那邊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范進照例給王守仁把脈。
片刻之後,他露出困惑的神色:“你竟然不虛?”
王守仁默默地收回手,不虛很奇怪嗎?
“其他問題呢?老師身體如何?”王守仁的弟子們關心地問。
范進坦誠地說:“其他問題我不會……哦,他也沒有落水風寒。”
“閣下挺誠實的。”眾弟子長見識了。
范進看向王守仁新收的弟子們,讚歎:“陽明兄身邊真是弟子來來去去,一代新人換舊人啊!”
王守仁深知范進為人,含笑看范進逗了一會兒新收的弟子,才說:“既然來了,就辦正事吧!”
“盧蘇、王受已投誠,咱們的任務按理已經完成了。”范進說。
廣西的土民叛亂,起起伏伏綿延不斷,王守仁向天再借五百年,才能徹底平定。
王守仁說:“我本來已經想離開,但兩江父老攔路訴說斷藤峽及八寨賊匪猖狂禍害地方百姓的慘狀。處置這兩地不在我的任務中,但我不能坐視不管。”
范進佩服地看著王守仁。
雖然他不懂其他脈象,但王守仁的身體看起來並不是很強壯了。這個時候,還額外為自己添任務,也就只有王陽明吧?
其實王守仁已經功成名就,不需要再添一份平亂的功勞。
“唉,我甚至懷疑,你的使命就是來平亂的。”范進笑著感慨。
王守仁認真地說:“我的使命不是平亂,只是事情送到我面前,就一定是我應該去做的事。”
就像很多年以前,他被劉瑾迫害去貴州龍場驛,他偽造跳水自盡躲過一劫,一度想跑路。
他的父親王華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
無論是好運還厄運,既然降臨在身上,就應該勇敢地面對。
范進受到了王守仁精神的鼓舞。
一般來說,都是他的精神感染他人。但每次遇到王守仁,都是他被感染。
“來都來了!”范進擼起袖子,“我看起來比陽明兄年輕力壯,你有什麼難辦的事,就交給我吧!”
如果是生死大事,就交給我吧!我這個人不是很怕死。
牛布衣站在范進身後,看到了不一樣的范進。
在王守仁身邊的范進,多了一分不畏生死的正氣。
蘧景玉已經習慣,當年在江西,范進也幹過“你們先走,我引開追兵”、當著寧王的面跳水自盡的壯舉。
有些人平日不正經,關鍵時刻卻很靠得住。
當下眾人坐在長桌前,王守仁指著地圖,詳細講解斷藤峽亂民的前世今生。
斷藤峽,原名大藤峽,山高林深峽谷險峻,位於黔江中下游的武宣至桂平之間。
以大藤峽為中心,方圓約六百餘里地方,萬山盤繞、聚居著各少數民族和部分漢人。
大明戰神英宗正統年間,土人首領藍愛貳、侯大苟先後發動叛亂。
正統十一年,侯大苟轉戰大藤峽地區攻城掠地,先後控制柳州、潯州、梧州三府十多個縣,七次攻進梧州府城。
成化元年,左僉都御史韓雍統兵十六萬,平定大藤峽侯大苟叛亂。他砍斷大藤峽江面懸崖峭壁間的巨大藤蔓,改名“斷藤峽”。
正德五年,叛亂死灰復燃。總督府太子太保左都御史陳金認為派兵平亂不如花錢買平安。官府與叛民約定,凡駛入斷藤峽的官船民船,都要給土民首領交過船費。
“這個我知道!”范進舉手說,“一開始舉措見效,陳金將此處改名永通峽,皇帝下令刻《敕賜永通峽》。”
他在正德身邊做起居郎,沒事就跟皇帝天南地北地聊天。
不知道哪一天,說到曾經在遙遠的廣西也賜了一塊石碑。
王守仁點點頭:“一開始花錢可以買平安,後來叛民不滿足這點收益,又開始肆意掠奪,濫殺無辜。範兄、景玉,你們跟過我在江西平亂,如今有什麼好建議?”
蘧景玉受寵若驚,打點精神出謀劃策:“大人原本已經調遣軍隊,要平盧蘇、王受之亂。這兩人及時投誠,也就是說軍隊還在。兵貴神速,就用原本的軍隊迅速襲擊斷藤峽。”
王守仁笑著說:“我也贊同兵貴神速。”
范進想了想,問:“你要做任務之外的事,請示朝廷了嗎?我沒有收到訊息,想必朝廷還未正式下令。”
又是先斬後奏了!
當初平定寧王之亂,王守仁也沒有事先得到任命。
寧王起兵突然,當時王守仁都已經卸任南贛巡撫、準備離開江西。
等朝廷反應過來,皇帝決定御駕親征……王守仁卻迅速召集平叛軍隊,以迅雷不及掩耳響叮噹之勢把寧王捉住。
朝廷高官,包括楊廷和在內紛紛傻眼。萬萬沒想到寧王這麼菜,王守仁這麼猛。
御駕親征的正德變成江南釣魚旅遊順便落水游泳。
而現在,又是沒有朝廷命令。
王守仁說:“若等朝廷正式下令,叛軍也會得到訊息,就失去奇兵突襲的效果。”
“既然陽明兄有此決斷,那麼範某有一個妙計,咱們解散軍隊、停止徵召軍糧,在南寧遊山玩水吧!南寧的米粉不錯,梧州的山泉豆漿也極好。”
范進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其他人還不明所以,王守仁拊掌笑道:“妙計!果然是妙計!”
奇兵突襲,就要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那麼接下來,就要請範兄配合一下了。”王守仁目光灼灼。
范進嘆道:“先說好啊!我不想落水。”
一聽“斷藤峽”這個名字,就有一點點不祥的預感。
懸崖峭壁、險灘重重,是令人喪命銷魂的地方!
桂平這個地方,范進知道的,有明代的斷藤峽民亂;范進不知道的,幾百年以後還有一場“金田起義”!
這個地方,是有一些反抗精神在的。
至於站哪一邊的立場,就要看時代背景以及反抗或叛亂的動機。
范進此時的身份和立場,就是要站在朝廷這邊平亂,如此而已。
遺憾的是,不知道斷藤峽沒有一個借兄長人頭一用的謝思水。
不久之後,南寧城裡都知道,京城來了一個範大人,原本是皇帝身邊的起居郎,要在城內大茶樓說書。
《我和皇上不得不講的一千零一夜》。
光聽書名,就知道是一個精彩離譜的故事。
沒什麼目的,就是想吸引全城的注意力,如果斷藤峽好漢們受不住誘惑來聽說書就更有意思了。
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