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南明政府日夜監程枕戈待旦的北靳,也並沒有因為坐擁江山而止步不前,他們一直為鞏固江山,團結內部而作著努力。

靳朝嘉景二年三月。朝廷開放夏族科舉考試的第一日,從楚州各地踴躍而來的舉人進士,匯聚北禹城。

與此同時,穆月宮吏部差泱樓內,文官大臣們正依照嘉蘭帝的命令,緊鑼密鼓的從各地方教志中尋找人傑英才,爭取在嘉蘭帝指定的日子前將這些人全部召入宮中。

根據嘉蘭帝的命令,楚州各地除了嶺南外,根據各郡縣的人口比例,召入人數不等的賢才貴士。

到最後,嘉蘭帝給出的一百人名額還差著最後兩三個人,大臣在各地縣誌上翻了個遍,稀稀拉拉又物色到幾個人選,到最後,名單上就只剩最後一個名額了。

到了最後的一個名額,原本有些散漫的大臣們又開始認真起來,畢竟這是最後一個名額,意義重大。可大臣上在縣誌捲上翻了個遍,也始終找不到特別合適的,雖有一些人才的履歷,如果放在前幾名,完全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到了這最後一名,大臣們卻始終放不下心中的執拗,試圖找到更好的。

終於,在楚州下泉郡嘉禾縣的教志上,一個人履歷的出現,令所有大臣們都眼前一亮,此人姓秦名川,明朝二十一年生人,自幼飽讀詩書,年紀輕輕便嶄露頭角,在明朝末年連續三年,都出現在該縣科考榜單上的前三名,只可惜連續兩年都與中元失之交臂,終於,在明朝四十年銘康三年,秦川終於奪得頭籌,中舉入試!然而彷彿是命運捉弄人般,就在那一年漠北靳人為了南下入關,大肆侵擾明朝邊境,明朝政府為了打擊靳寇,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由於祝銘帝的決策錯誤,北方防線被多處擊穿,明朝廷只能拆東牆補西牆與靳寇進行疲憊防禦,由於軍事壓力過大,明朝政府停止了科舉考試,全力抗擊靳寇。自此,秦川也失去了中舉進士的機會。

看到終於出現了合適的人選,眾大臣都喜笑顏開,點頭稱意。可很快,大臣們卻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此人出身兵戶,按照規定,此次的廣納賢才,是禁止錄用兵戶家庭的。

可是很奇怪,履歷表上僅僅註明此人父親是軍人,但具體姓名和職位卻根本沒有提及。

“怎麼會是這樣子,會不會是搞錯”有大臣不解。

“我估計…就是搞錯了”旁人附和道。

“對!”

“對對對對”所有人都很有默契般,口徑一致的回答道。

穆月宮揀選的這一百名賢才,在隨後的幾日內,紛紛接到嘉蘭帝親手撰寫的聖旨,接到旨令的他們從楚州各處,於半個月的時間內紛紛抵達了穆月宮。到最後,名單中就只剩最後一位名叫秦川的人,沒有按時抵達穆月宮。

這人是誰?為什麼還沒有出現?對於此人的身份,在這大靳決定啟用夏族擔任官職的歷史性時刻,朝廷上下都在議論紛紛,當所有人都認為他不會來了的時候,他,終於出現了。

時間來到五月,在北禹城的金麟大道上,一個面帶著一絲與書生氣質不符的滄桑的男人,出現在了通往穆月宮的路上,沒有像通俗小說所描寫的那樣,這個男人的出現,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或注意,只是平平無奇的路人形象,然而所有與之擦肩而過的人絕對想不到,剛剛從自己身邊走過的書生,將是未來改變整個楚州命運的人。

“陛下!,有一位自稱秦川的人,說要入宮面見陛下。”

在嘉蘭帝正在開早朝的其間,一名太監接到了門衛的傳令,躡著腳來到了嘉蘭帝的身邊,貼著耳邊輕聲稟告道。

嘉蘭帝本想將此人打發回去,畢竟沒有應約受邀抵達,也太不把我穆嘉蘭放在眼裡了吧。不過很快,嘉蘭帝又轉念一想,很是好奇此人的身份,對於名利竟是如此風輕雲淡,直到現在才珊珊來遲。

“放他進來”

“嘖”

在等待的席間,穆嘉蘭既好奇又帶著一絲的憤懣,如果來者不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覆,朕定要將他腰斬處死不成,正在心想間,穆嘉蘭就忽然聽到了從殿外傳來的太監的報號聲~

“陛下,來人已到~”

“來者秦川,參見陛下”秦川走入殿堂中央,俯首跪拜了下來。

嘉蘭帝上下打量了秦川一會兒,問道:“你,就是秦川?”

秦川拱手回覆道:“小生不才,正是在下。”

嘉蘭帝語氣不滿道:“哦,原來你就是秦川,怎麼…是看不上這份差事嗎,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你才來!”

嘉蘭帝的問話,令秦川的內心不由得感到一陣緊張,不過秦川還是努力忍住心中的波動,不急不徐的回覆道:“陛下有所不知,小人也是剛剛接到皇帝的旨令,這才急忙趕來,家母突遭重病,由於擔心孩兒一去難歸,更擔心自己時日無幾,便想多留幾日在其身邊,所以家母沒有及時將嘉蘭帝的親賜書告知小人,後來,家母想通了,意識到了為公無私的道理,便將收到聖旨一事告訴給了小人,小人這才姍姍來遲。陛下,小生知或之遲,罪該萬死!”說完,秦川將額頭重重的磕到了地上。

聽到對方的話,嘉蘭帝感到有些意外,他意想不到原因竟是這麼的……樸素而簡單。

嘉蘭帝沉默了一會兒後,才開口道:“看來,你還是個孝子。”

秦川拱了拱手,“不敢當。”

“朕最欣賞的就是孝賢之人,這樣吧,我任命你為…”嘉蘭帝忖思一會兒後說道,“中書省三品侍郎”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嘉蘭帝此言一出,殿下瞬間沸騰了起來,所有大臣皆面面相覷,竊竊私語了起來。

而在隊伍中最邊緣的角落,集體排列著的夏族賢才們,臉上的表情更是難看。

“這秦川到底是誰,遲到不被怪罪也就罷了,怎麼他一進來就直接進入三省了”有夏族書生語氣不滿的岔岔道。

“是啊,我們所有人都是五品官職開外,怎麼他一來,直接就是中書省,這算怎麼回事!”

眼看著場面就要控制不住,嘉蘭帝生氣的喝斥道:“安靜!都給我安靜!”陛下的發話,才令喧鬧的大殿稍稍安靜了下來!

而作為當時現場主角的秦川,此刻竟有一絲難以置信的恍惚感,在愣了幾秒後,馬上反應過來的磕了兩個響頭,並故作激動感謝道:“謝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