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涼朝-聽龍州---京都城

聽龍州地處北涼中央地帶,北接幽衡、朔方二州、西接劍蘭、建竹二州、東接萱月、花湘二二州、南接揚、薊二州。共有九州、而每州又轄九城共八十一城,京都城則屆正中,原來屬離陽國都、北涼王徐曉將其覆滅後便取而代之。

京都城,作為北京最富饒的城市,遠看時似有霧氣騰,近看時所呈現的是一座輝煌又古樸的城樓、歷經千年洗刷而不倒。而城中市集林立,彙集了九州的豐富物產與異域奇珍,街道縱橫交錯、每街于都沒有一衛、每十街設一隊以維持治安。故街上雖人山人海秩序卻也有條不紊。

要論京都最美的地方與最有名的地方只有兩個、一處便是天下第一莊鴻蒙山位於最北方鴻蒙山上,最後是天下第一學院稷下學宮。

江楚森拉開馬車上的窗簾,欣賞著京都城的繁榮,相比於劍蘭城,這可比那美太多了,城中是九州的各色建築、所售的奇珍遠不是一個檔次。

耿定軒從懷中拿出一塊銀製半臉面具遞給她說:"八哥哥給你準備的,到了京都城,人多眼雜,可別被認出來,你的告示還張貼在城門外價值100兩白銀呢。"

江楚森頷首接過,內心一陣感激。

到了耿府大門前,馬車終於停下。江楚森下車望了一番,耿府外的建設只能說是古樸與節儉來形容,少了富貴氣多了書香氣。她跟在二人身後步入府中,裡邊環境清幽,有一條小溪流淌,有石橋屹立於上,周圍還有許多假山與石雕。再往深處是一片小湖,右手方位有一塊巨大的石壁,上邊刻著一堆文字,其中最顯眼的當屬"耿家家訓""四個大字,內容如下:

相守望,共進退

勿貪意外之權,勿飲過量之酒

與君謀權,勿佔便宜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不見利而起謀,不見才而生嫉

得失之心未去,則不得,

得失之心去,則得之

手持正義,肩挑道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人勝我,勿生嫉妒,

人弱我,匆生鄙夷。

一時間,江楚森突然理解了為何耿家能成為北涼第一世家的原因。耿定軒瞧見了江楚森那好奇模樣,便上前給她講解一番,相對於耿定軒的熱情,耿定蘇卻顯得冷淡得多,可表情始終面帶微笑,讓琢磨不透。

不遠處,只見有一位看上去約六歲的孩童跑了過來到眾人身前,用那稚嫩的聲音說:侄兒世昭,拜見八叔父、九姑姑!"他微微鞠躬,拱手行禮。

江楚森看得兩眼放光,女孩子對可愛的東西天生就沒有抵抗力,何況還是位謙虛有禮的小孩。

耿定軒則笑嘻嘻地將他抱起,一臉溺愛地說:"昭兒今天怎麼沒去上學,這幾年有沒有想姑姑啊?"

"想!"耿世昭回答道,江楚森則在一旁輕輕捏一下他那肉肉的小臉蛋。

與此同時,院內走出一位約為三十歲的男子、身高八尺、濃眉大耳、有一把美須,長相俊美更顯成熟。他身穿官服、頭髮束冠、臉上帶著祥和的笑容。

"喲!蘇蘇跟軒妹回來了,怎麼也不提前告知一聲,我好為你們設宴吶。"耿定蘇聞言,原本那平談的表情多了幾分敬意,拱手行禮道:"蘇蘇見過四哥,我跟軒妹也是剛剛到府,正準備去見一見四哥呢。"

耿定軒也大笑道:"四哥哥,好久不見!怎麼世昭他都長這麼大了?"聽幾人對話,江楚森也頓時明白了對方的身份:耿家四子耿定霖,當代耿家副家主、北涼王朝的大子太師兼尚書令,是真正的朝廷重臣、文官中的大佬。只是沒想到他都後繼有人,耿世昭還都六歲了,她印象中那耿定丁也才十歲左右吧。

互相寒喧之後,耿定蘇突然問道:"四哥,這次回來我還想情您幫個忙,是關於上月前那震驚天下的劍蘭候一事。"他邊說著,邊叫江楚森上前說話,而她也是刻心領神會。

"劍蘭候之女劍蘭郡主江楚森,見過耿太師!還請太師助小女一臂之力、為父昭雪!"江楚森懇求道,每當想起這件事時他內心無不如刀割。

耿定霖聞言,苦思了一番後道:"江姑娘,劍蘭侯一事我也很寒心,不過此事內幕我也不知,只知那天天威震怒,皇上親瑜、內待太監與刑部直接操辦,未經我尚書之手。而東遼戰事吃緊,也不知邊疆發生何事,我三哥出征至今也未見回信。這事我可以著手暗中查訪,但若想真正瞭解事情真相還需親自去一趟東遼較好。"

耿定蘇聽後也疑惑道:"連四哥你也不清楚內幕?照這麼看,這天底下能瞞天過海的也許只有他了,三哥隨部也去了東遼,也許知道些什麼。"

"哼,他李破曉倒是打的好算盤。不過他也不敢動三哥,我耿家在朝中的勢力我還是有信心的,蘇蘇,你有什麼好提議?"耿定霖冷笑道,那個他自然便是丞相李破曉了。

江楚森在一旁靜默聆聽,她本身也是北京有名的才女,外加上穿越者的身份理解這些政治鬥爭倒也不難。能讓耿家這麼忌憚的角色,他李破曉的手段可想而知。她腦海中開始回憶在稷下學官中所聽到的傳聞;李破曉是從徐驍起義時便追隨在的身邊,年輕時當過謀士,後徐驍攻下花湘州後主管軍隊後勤、次年徐曉登基為皇帝,史稱天啟元年拜戶部尚書,天啟七年其表兄李義山也就是當時的北涼丞相去世後拜他為丞相,如今有十一年頭。期間結黨營私、排除異已、徐驍為了制衡也是大肆提拔耿家,而他也一直視耿家為心頭大敵。天啟十六年時,十八歲的耿定蘇高中探花、驚豔全國(耿定霖是24歲中狀元),可卻遭李破曉陷害作弊、雖說最後查清真相卻也讓徐曉對他有所生疑,最後是在耿定霖與耿定英二人力保力推之下才上任大理寺少卿之職,也難怪一向溫和的耿定蘇會不爽於他。

"劍蘭候也是重臣一,卻被他陷害投敵罪,且整個過程順則順水,瞞過了朝中所有人,要說沒有幾位重臣暗中謀劃我可不信!但首先還是弄清楚這次出征東征的人有哪些,我也好逐一針對去查。"耿定蘇分析說。

"這倒不難,你們隨我進屋商討,軒妹你就帶世昭去轉轉吧。"耿定霖笑著說。

耿定軒聽後倒也樂意,她只對遊歷江湖有興趣,耿家管朝中政治的也僅有四哥、六哥、八哥三位哥哥而已、三哥也算,不過他是武將,當今北涼年輕一輩的領軍者,武動比耿定蘇還強上幾倍,乃是真正兵器譜前十的高手。

耿定霖、耿定蘇、江楚森三人共入議事堂內,耿定霖派人找來了關於目前出征東訂的一切情報。江楚森仔細閱覽,生怕遺漏細節。

"東遼事起、民不聊生。今賜魏國公陳芝豹為徵遼大元帥東征渤遼,驃騎將軍耿定波任副帥、御史中丞秦會之任監軍、許國公姚簡任左翼前鋒營統領、宋國公葉熙真任右翼前鋒營統領、劍蘭候江武穆任驍騎統領、建竹候姜雲尚任中軍參軍、魯國公褚祿山任鐵浮屠總兵。領兵五十萬共同出征東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