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布值稻給少林立過功,少林寺便資助他在少室山下安了家。道情和蘇晴雪,有時也會來看他。
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道情已成獨當一面的少林武僧;蘇晴雪成了亭亭玉立的妙姑娘;而布值稻,做起了自己的生意。
道情還是那個樣子,每日都下山砍柴,燃木刀法被他修煉得越發厲害。蘇晴雪的妙音閣心法也有了七分火候。布值稻的武功,由於沒有人指點,進展不大,他除了生得有些異域風格,反倒像箇中原人了。
道情、蘇晴雪、布值稻的故事講完了,我們講回問兵他們。
五秀路過少室山下,一路奔波,有些疲累。
“那裡有個茶攤,我們先去喝杯茶吧。”琉鶯提議。
“好啊。”眾人點頭。
“嗯~”袖英不禁讚了一聲,“好喝!”
“不錯,真的好喝。”琉鶯品著茶,微微一笑。
“多謝,多謝。”小二又端上兩杯。
問兵笑道:“店家,這家店是不是就你一個人啊?”
“客官說的真是準確,這個小攤,只有我一個人。”小二笑笑。
“這麼說,採茶、炒茶、煮茶,都是你一個人了?”問兵覺得這人很有意思。
“正是!”小二臉上多了不少得意的神色,“客官,您真是鷹眼,瞧得絲毫不差。”
“誒?問兵,你是怎麼知道的?”琉鶯疑惑。
“一般小二不會因為客人讚賞茶水好喝就開口道謝,因為小二不懂煎茶的辛苦。但我們說茶水好喝,小二哥就喜上眉梢,說明他既是這茶攤的小二,又是這茶攤的主人。”
小二一聽,也是連連點頭:“正是!正是!”
“嗬!區區小事,竟被你搞得像打探情報一樣。”璟瑜拿起熱茶又品了起來,問兵的這番話真是令她豁然開朗,打探訊息,不就該這樣嗎?想著,茶水的滋味都更是清香了。
“對了小二哥,你是哪裡人?”問兵突然問到這個。
小二搖搖頭,笑道:“客官又是看出來了,我不是中原人,我的父母都是西域血統,所以生得不太一樣。”
袖英仔細一看,他的面相,的確與中原人略有不同。
天道問兵這小子,武功厲害不算,眼光和頭腦也銳利得很。
小二繼續說:“我的漢名,叫布值稻。”
“‘不知道’?”袖英下意識地在心裡默唸道。
“布匹、錢幣(值)、稻穀是嗎?”問兵的反應還是那麼快。
“客官真是天資聰穎!”布值稻讚歎。
“尊父尊母,喜歡中原風俗嗎?”問兵繼續問。
“正是!”布值稻大喜,這人真是知音吶。
“難怪,”問兵又呷了一口茶,“這茶的味道,實屬中原難得。”
“過獎了過獎了。還沒請教姓名?”
“哦,天道問兵。”
“誒呀!”布值稻的茶差點沒倒好,“是天道大俠!”
“怎麼,聽過我的名字?”問兵問道。
“當然!‘五秀’之首,蓮之君子,天道問兵天道大俠,今年拜劍大會神劍得主,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少室山下,無人不曉得你的姓名!”布值稻激動不已,這天道大俠,比想象中還要睿智聰明。“那其餘四位,便是荷之西子,玫瑰烈陽,百合清馨及綠竹有節了吧?”
眾人點點頭,只是璟瑜有點懵,“玫瑰烈陽”,聽著很受用,就是是不是豔俗了點?
“幾位,布值稻斗膽,有個不情之請。”
“說吧,我天道大哥很好說話的。”衷訴替問兵回答。
“在下有個朋友,是一位少林武僧,醉心於武學。一心想和當今江湖上‘五秀’中的‘玫瑰烈陽’,切磋一番。”
“沒問題,既然想和我切磋,就交給我李璟瑜好了。”璟瑜回答。
“他法號道情,是在下的好朋友。是用燃木刀法和羅漢護身的高手。”布值稻說話轉成了江湖語氣。
“燃木刀法?羅漢護身?”問兵眼前一亮,“聽起來攻守兼備,深不可測。璟瑜,你怕是遇到了一個好對手。”
“妙極!妙極!我的這位朋友,現在怕是又在樹林砍柴,幾位要去見一見嗎?”
問兵起身:“求之不得。”
樹林裡,果然有一位武僧跳來跳去。
他砍柴很特別,飛上樹梢,只砍樹枝,樹幹一點不動。
“道情兄弟,你要找的人我帶來了!”布值稻高聲喊。
道情以輕功“座下生蓮”落地,雙手合十鞠了一躬:“為首的俠士佩戴參差雙劍,又是一共五人,想來便是江湖傳說的五秀了吧。”
問兵用同樣的禮數回禮:“是的,看大師不但武功精湛,而且對花草樹木也頗有敬重之情。”
布值稻說到:“道情兄弟,如今五秀中的李女俠已經答應與你切磋武藝,你今天也算得償所願了。”
“多謝李女俠指點,”道情行禮,“出家人本不該爭強好勝,奈何江湖動盪,又無法說服自己不管閒事。於是便養成了好與人戰的毛病,所以實在想與李姑娘有此一戰。”道情雖然表情淡然,心裡卻有一陣歡喜。
“沒問題,大師的興致,也是璟瑜的興致。”璟瑜說道。
說著,璟瑜拔出了佩刀。
大師拾起旁邊的少林杖,站如樁,嘯如虎,起手便運起少林內功。
“羅漢護身嗎?”璟瑜提高了防範,看來大師對自己的實力也很自信,這一戰,怕是要打不少時候了。
大師使出“羅漢護身”,迎面便衝了上來。
這套內功,是少林內功中的看家本領之一。運起此功,猶如羅漢降世,遂成金身,身體堅如金石,非常人可破。
如此神技,自然要刻苦修煉。這套內功修煉的心法簡單易懂,要做的事也並不繁雜,但是真正修成這門神功的少林弟子不多。
為何?
苦等三年鏡水,才得一海鯨波。
三年裡,“羅漢護身”這門內功的功力,沒有半點長進,只等那一朵花開時,才可得到最深邃的佛法功力。
璟瑜自知不可正面衝突,可是不拼一拼,她一定會遺憾。
大師已經衝了上來,璟瑜不躲,當頭一記“金湯刀破”迎了上去。
金湯刀破,是白虎刀莊的一門核心刀法,以一記虎躍,快速重砍豎劈,其刀勢如猛虎下山,迅猛如飛,波及的範圍,足有九尺之遙。一般的敵人,根本無法抽身。
大師沒有驚訝,好像早就算到了。
“厝火積薪!”大師以左手之燃木刀法,與璟瑜的金湯刀破相對。
所謂厝火積薪,其實是燃木刀法裡的兩招,厝火式和積薪式。
火者,可將萬般變化付之一炬。正是應對璟瑜高速刀法的好方法。
薪者,可助點點火苗燒灼滿天。又恰恰以綿綿不絕之力應付了金湯刀破的猛烈。
集速度與力量的金湯刀破,在今天卻沒有發揮出真正的力量。
布值稻不覺讚道:“好!好!”
道情大師的佛學功夫用得好,璟瑜的金湯刀破,也用得極好。
好在哪裡?
金湯刀破,迅如閃電,猛如驚雷。
道情不但跟得上速度,力道也跟得上,厝火積薪,便是好在這裡。
而璟瑜藉助金湯刀破,這才沒有被厝火式與積薪式擊退。
如果被擊退又會如何?
積薪式本需要少量時間運功,方可打出。可是高手對招,一個呼吸之間也能決出成敗。
厝火式便是彌補了這個不足,厝火式既是攻擊技,又是仙人指路,招式打出之際,便是積薪式運功完成之時。
厝火連積薪,眨眼之間,便可以致傷,連出的積薪式,將敵人擊退至死角,難以使出輕功。
要知道,少林功夫至剛至猛,與之對招,不重輾轉騰挪,要吃大虧的。
如果布值稻沒有算錯,璟瑜如果起手不是金湯刀破,一旦中了積薪式,道情接下來會是一發“韋陀杖法”。
韋陀菩薩,金剛寶杵八萬四千斤,金剛不壞身,不持生殺戒,雖然我佛慈悲,但也會賜罄竹難書者會心一擊,錘碎謗法者腦袋。
布值稻一直覺得,道情身上有點韋陀的影子。
問兵眼望著道情與璟瑜的一招一式,心中想道:這道情大師確實是非同一般,鶴立雞群。
道情大師,有羅漢護身的守勢,又有燃木刀法的攻勢,堪稱無懈可擊。
除了硬拼,別無他法。
“虎嘯山林!”璟瑜出了力氣。
道情不驚不動,一般人都是怕極了殺傷強大的虎嘯山林,道情也不例外。不過,他也不慌,看準時機憑一記輕功向後翻身,剛好跳出虎嘯山林的攻擊範圍,當頭一棒,便是那招等了許久的“韋陀杖法”,生生壓住了璟瑜的刀鋒。
少林功夫剛強至極,拼力氣是拼不過的。璟瑜被壓得厲害,根本提不起刀來。
李璟瑜瞬間棄刀,空手打出“五虎開山掌”。
道情訝異,沒有預料到璟瑜竟會棄刀不用,急忙收招回防。璟瑜趁機撿起佩刀,再出虎嘯山林,打得道情後退三步。
好功夫…好功夫!觀戰的眾人心裡讚歎。
“李姑娘,可否暫停?”道情問道。
“可以,”璟瑜停了手,“實不相瞞,我最近在與雷火教交手時受了些內傷,至今尚未完全康復,身體還不不夠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