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遊方?弟子服其勞
請神一脈的我,背後有的是靠山 江河海洋浩浩湯湯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與鎮元大仙一番論道之後,湯淼雖然依舊沒有找到方向,但總算對立德,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著經立德,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湯淼確定好核心理念之後,著手開始做。
至於什麼時候成,那就是後話了。
在證道成真聖之前,湯淼想先把大千聖體煉成。
畢竟,聖體有很多種,大千聖體,是少有的契合他這個地仙的的特殊聖體。
證道真聖之後,湯淼打算效仿前輩,斬出本源化身,代替本體掌控地府,並培養弟子和地府之中人才。
他自已的本體,則去煉屍大世界掌控大局。
等到清理了煉屍大世界之中的各位屍祖,湯淼能夠隨時功遂身退了。
道德天尊不是都已經在道德經裡面說了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至於,在另外的世界登頂聖位,改造成自已的老巢這種好處,不過是因勢利導,順便而已。
回頭感悟自已的遊方仙土,湯淼很快就有了想法。
湯淼一路修行,直到大羅金仙,修的都是《遊方》正法。
之後入道,也是入的與遊方相關的幽遊之道。
善於遁走,善於雲遊。
多學則多知,多行則多見。
湯淼的仙土和其他地仙的仙土不同,不是閉門種田式發展起來的。
說起來,湯淼參與的大劫,不比任何修士少。
從剛剛修行時剿滅濁水溪,到被迫參與道爭,奪心魔煉心。
從初次入劫,九環山除妖,到後來證道真仙之後,在天地神鬼四大仙界大劫之中摸爬滾打。
遊方仙土之中的每一個仙景,每一寸土地,都有湯淼遊方所聞所見的影子。
湯淼雖然是地府嫡傳,但一入道,就一點也不排斥佛法道術,不嫌棄神權天職。
有什麼學什麼,有什麼法煉什麼法。
若是尋常人,說不定就被眼花繚亂的各種術法神通,迷了眼睛,泯然眾人。
但是,湯淼畢竟不同。
玄光在身,讓湯淼把握住了最關鍵的神通道法。
同時,也讓原本早期早已不堪使用的法門,煥發了新的生機。
湯淼知道,自已有如此成就,金手指玄光居首功,后土娘娘,必然排在第二位。
收其入門,雖然有玄光的原因,但那也得是后土娘娘慧眼識珠。
後來擇道護道,不惜親自動手為湯淼築基,煉製先天幽冥地神袍護體。
湯淼大羅之後,更是耳提面命,帶湯淼入道。
如此恩德,如此力度的扶持,湯淼當然得記得后土娘娘的好。
當然,湯淼也要感謝自已。
參與佛門取經大業,不忘記學經參禪。
參與三天大醮,不忘記學讀道藏玄理。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有了第八識帶來的無窮智慧,湯淼照樣去煉屍大世界悟道悟法。
最終,才有了後室法門。
有了如此深厚的基礎,才有瞭如今的亞聖趙湯淼。
如今要立德著經,湯淼覺得,也應該從遊方之上入手。
“道也好,佛也罷,心內心外都是雜念;
天也成,地也行,四面八方都是朋友!”
想通了之後的湯淼,逐漸變的灑脫了起來。
聖心無垢,但只是無垢,卻也不夠。
想要煉假成真,超脫一切成為真聖,湯淼還需要找到,要去的方向。
“遊方之道,以家為本,故有仙鄉,有家園;
有志於長生,遊於四面八方,終於證得真仙道果,長生不老;
循天條,蕩魔於天仙界,補全玄理,明悟不朽玄機,證道金仙,不朽長存;
學佛法,釋厄於地仙界,取三藏本經,證悟八識,虛空衍氣,釋厄衍靈,得證太乙金仙,道途再無邊界;
為紮實根基,湯淼參加三天大醮之中的羅天大醮,周天大醮,學道明理於神仙界,錨定所傳四脈,證道大羅金仙,諸天唯一,大羅之力,萬法歸一;
後隨師父后土娘娘異界參悟幽泉,得入幽遊之道,剿滅鬼仙界魑魅魍魎,終於完成了從棋子到棋手的轉變。
再之後,機緣所致,又遊於煉屍大世界,以他山之玉,攻三界之玉,得悟後室創演之法;四方聯絡,縱橫捭闔,靠著人脈,靠著法力,靠著神通,靠著悟性,得證亞聖。”
心裡梳理著自已穿越之後的這一生,精彩紛呈,但又順風順水。
某一個瞬間,湯淼心中,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空虛感。
他不由得問自已:“修行一路,四方奔走,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湯淼並不知道答案。
從獲得《遊方》這一門直指大羅金仙的正法傳承開始,他就踏上了這遊方之路。
但是,一路走來,長生得到了,不朽得到了,道果證就了,大羅修成了,甚至,還入道證了亞聖,收了八個徒弟,結了一個道侶,養了無數道兵護法。
可是,這些算意義嗎?
湯淼不確定。
湯淼回想這一路,敵人有,但越來越少。
朋友,越來越多。
想要打倒的,改變的東西,修為低的時候見不到,修為高的時候沒必要。
就好像,位置越高,身邊的人,就越發的善良,美好。
如今成了亞聖,能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大功德在身,大毅力修法。
除了理念不同,似乎,都是好人。
那麼,敵人是什麼呢?
湯淼依舊不明白。
明明已經證了九識,智慧無邊,可似乎,搞不明白的東西,越來越多。
明明已經諸天唯一,神通無限,可似乎,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刻,依舊頻繁出現。
明明已經執掌一方勢力,弟子優秀,下屬神異,可似乎,找不到未來的方向。
湯淼的心思電轉,念起念落。
外表毫無風波,內心卻滿是驚濤駭浪。
並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靠著智慧解決。
並不是任何難題,都能靠力量推開。
湯淼頭一次,感覺自已的修行,被自已的心阻礙住了。
他清楚的知道,只要他想,他完全可以悲天憫人,覺光透徹心內心外,立地成佛。
只要他願意,他完全可以拋棄自我,擇一道理,著經立德,證道真聖。
可是,他的心告訴他,不行。
這不行,包含不甘,包含憤怒,包含無奈,包含很多很多複雜的情緒。
一個六根清淨的亞聖,原本是不該有這些雜念的,但是湯淼就是有了。
這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湯淼自已想有。
隨著湯淼的回憶,長久修行之後蒙塵的人性、人心,在慢慢迴歸。
湯淼想起了伴隨自已一路走來的家人,朋友,道侶。
想起了這一路的風景,玄奇,與感受。
一道不同於之前所有念頭的靈光,自湯淼的心中展露光彩。
湯淼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幽遊的快樂。
交流,感受,收穫。
湯淼真靈之中的玄光,閃閃發亮。
說起來,湯淼真正走出的第一步,是從前世,到今生。
幽遊道韻再度重組,匯聚。
漸漸的,在湯淼意志的浸染之下,空間特性,被前所未有的開發。
湯淼睜開了眼睛,嘴角帶著一絲釋然,眼角帶著三分笑意。
他踱步走出了閉關之地,招來了座下的八個弟子。
正當張閔信他們迷茫時,湯淼問:
“你們,有想去的地方嗎?”
陳顯微愕然:“什麼意思?”
屈原迷茫:“什麼情況?”
但,唯獨天緣一脈的緣真,好似福至心靈,明白了什麼。
他哈哈一笑,上前對湯淼道:
“師父,我想去三界之外看看,最好安全點!”
湯淼笑著點點頭。
伸出雙手。
幽泉之水匯聚成一團旋渦。
隨後,湯淼對著緣真一指。
緣真的真靈,被湯淼引了出來。
伴著一道靈光,被湯淼毫不猶豫的扔到了旋渦之中。
極致的空間之力,無限制的破界之能。
伴著一道湯淼用聖力洗煉過的靈光,緣真被湯淼扔出了三界。
“啊?”金秀慌張,馮唐畏懼。
這是什麼情況。
但湯淼並未多做解釋,只是說了一句:
“我修遊方之道,你們是我的徒弟,老宅在一處能有什麼出息,去吧!”
說完,湯淼毫不客氣的將剩下的八個徒弟,全都扔出了三界。
更有趣的是,湯淼將修佛修道的三個弟子,扔到了蠻荒大世界。
將華光一脈的四個徒弟,扔到了恆河大世界和道盟大世界。
至於緣真,則被湯淼扔到了他自已也不知道具體位置的大世界。
湯淼送走自已八個弟子,手中多了八道不斷變動的氣息。
注入聖力,顯露出了八個弟子目前的狀況。
有轉世的,如金舍閔信,金秀。
有借屍還魂的,如陳顯微,緣真。
有返老還童的,如屈原,馮唐。
送走了幾個弟子,湯淼沒忘了交待地府中的下屬,接手幾個弟子的事情。
其中算比較麻煩的,也只有項羽的大楚王朝。
湯淼乾脆交給了趙湯旭和趙湯成這兩個弟弟。
他們是人臣出身,雖然修行過一段時間,但根底未變,適合參與人仙界大劫。
湯淼本人,則在輪迴池邊,後室大世界之下,一邊凝聚虛空源質熬煉大千聖體,一邊記錄八個弟子出遊遇到的種種,以玄光和第九識分析他們的際遇,透過手裡的氣息給予指點和幫助,同時,編纂立德所需的,《遊方經》。
蠻荒大世界,是一個比較奇怪的大世界。
這個大世界,是少有的多個世界碎片結合成了複合大世界。
結合的時間還不長。
裡面,有很多個神庭。
每個神庭,都自成一體,存在的空間,雖然有重合之地,但大體還是分離的,互不干擾。
其中,陳顯微,被湯淼扔到了一個以水火為根基創世,後來被完善成九大世界的神庭之主,其神王,被稱為奧丁。
張閔信,被扔到了奧林匹斯神庭之中,這是一個,由創世神卡俄斯和蓋亞開闢的神庭,如今的神王,叫做宙斯。
金秀被湯淼,扔到了一個神明大多為動物頭形象的神庭之中,這個神庭的主人是太陽神-拉。
湯淼一看,頓時就明白了。
陳顯微所在之地,是北歐神話神庭。
張閔信所在之地,是希臘神話神庭。
金秀所在之地,是埃及神話神庭。
其實,在蠻荒大世界之中,還有多個神庭,但是,湯淼並不想讓自已的弟子前去。
在恆河大世界的,是項羽和范增。
在道盟大世界的,是屈原和馮唐。
至於緣真,則被湯淼扔到了一個主修神道的大世界。
這裡,有神,有蜥蜴龍,有精靈,有惡魔,有魔鬼,野獸,還有人。
界壁脆弱,相互之間,征戰不休。
緣真到了之後,順著天緣咒術的引導,學習了一門樂器,跑去當吟遊詩人了。
湯淼並未認出這具體是哪個世界,畢竟,這樣的世界,太多了。
湯淼偷窺八個弟子云遊,並且著遊方經,準備立德證道。
而三界之中的其他修士,則也沒有閒著。
湯淼證道亞聖,開闢了很多後室世界。
這給眾多地府陰神,帶來了新的道途和神職。
很多無常,都因為後室世界的出現,修成了以往完全沒法想象的神通。
很多判官,也因為管理後室世界,升任了之前並不存在的神職。
地府的陰神,從原來的陰神、鬼神、冥神三大體系,又拓展出了地神、後室神兩個新大類。
地神,依託地仙之祖鎮元大仙以及眾多地仙存在。
而後室神,則完全依託湯淼傳出去的後室之法而存在。
人仙界,九大運朝之間的鬥爭,變的越來越激烈。
天地人三界之中的洞天福地,已經給九大運朝準備好了。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人仙界初次大劫之後的結果。
這一次大劫,人仙界運朝,將分出三六九等。
部分運朝,將徹底失去獨立性,完全融入人仙界,成為人仙界一股特殊的勢力。
有的運朝,將維持獨立,但被迫放棄聖位,一邊壯大自已,一邊等待未來的機會。
真正強大的運朝,則有可能集齊聖位碎片,強行證就真聖,開闢三界第五大勢力。
對於湯淼而言,誰勝利,都能接受。
但是,湯淼比較看好的,只有大秦,大漢,大唐,以及大明四個。
大秦準備充分,但人才儲備一般,作為凡人王朝夠強,夠團結,作為修士運朝,也一點不弱。
大漢單獨的西漢和東漢,都無法成功,但是,架不住東西漢完全可以統一聯合,如此一來,優勢就非常大了。
大唐人口多,興盛,包容性強,作為運朝,不比東西漢聯合起來弱多少。
大明則是因為支援他的神仙多。
無論何時,三界之中,出來混,都是要看勢力的。
恰好大明,就很得天庭、地府,道門、佛門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