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初八,宜,出行。
陽光明媚,微風徐徐。
李耀他們一家人便在這一日離開了永安城,出發前往四百里外的東遼府。
城外不遠處,李耀正騎著不白,也就是他的那匹大黑馬,遠眺著永安城。
身後,影七同樣騎著一匹深棕色的馬。
身後不遠處,則是分別由子墨和老莊趕著的兩輛馬車。
蘇昭悅和小九則是坐在前邊一輛馬車上,掀起簾子也向外看著。
微風吹過,拂起少年的黑髮,陽光撒在他的臉上,照耀的少爺的笑容也燦爛了幾分。
“孃親,九姨,咱們出發吧。”李耀回頭衝著車裡的兩人喊道。
“好,出發”,蘇昭悅大聲回道。
“蕪湖,出發,駕”。
李耀右手拍了不白一下。
駿馬便四蹄生風,向著遠處疾馳了起來。
“駕”,看著李耀衝了出去,影七也是揚鞭一抽,向著李耀追去。
恍惚間,他又彷彿回到了以前和定北王一起,征伐四方的場景。
不禁豪情大發。
“駕”,前衝的速度越發的快了。
後邊的子墨和老莊,也連忙驅動馬車,緩緩向前行去,只不過速度自然是比李耀他們要慢上了許多。
“耀兒,你們騎慢點。”
“這孩子,真是的,”在後邊馬車上的蘇昭悅大聲喊道,不過前邊的李耀等人早已聽不見她的喊聲,氣的她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又是想笑又是擔心。
“少夫人,小少爺這是放開了撒歡兒啊,不是在城裡了。”小九笑著說道。
“誰說不是呢,耀兒也算是第一次離開城池,看看這廣闊的天地啊。”蘇昭悅回到。
“是啊,弄得我都想騎馬去追小少爺他們了,嘻嘻,我也好久不曾騎馬了,都快忘了縱馬飛馳的感覺了。”
“你可不能騎,你得在這陪著我呢。”蘇昭悅給了小九一個大白眼。
“是是是,我陪著您呢”,看著蘇昭悅的模樣,小九也是憋著笑。
是啊,在場的眾人裡,怕是隻有蘇昭悅不會騎馬了。
“耀兒這孩子也真是的,才學了幾天騎馬,就騎這麼快,也不怕摔了,子墨啊,咱們也走快點,別被他們落下太遠了。”
“知道啦,少夫人,啪,駕”。
子墨的聲音從外邊傳來,馬車前進的速度,也是明顯快了一大截。
由於換上了馬車,他們的速度,比之前用牛車要快了很多。
視路況的好壞,每日行進約莫三四十里地不等。
就這樣,他們一路往東,有路過的城池就進去稍微補給,或者找家客棧,休息上一兩天,然後繼續出發。
東遼府在檀州的東方,位於群山之中,地勢也比檀州要高上不少。
也僅有一條路,與外界的檀州相連。
因此李耀他們這一路走來,倒也算是一直在走上坡路了。
足足走了一個多月,一座比永安城要大上不少的城池,巍然屹立在他們的面前。
走到近前,足有六米高的高大城牆,讓人感覺到淡淡的壓抑。
城門口,長長的車隊,正在排隊接受檢查。
也有不少的行人,絡繹不絕。
有大腹便便的商人,也有揹著書箱的讀書人,還有一幫苦行的僧人。
各色各樣的人群,也是看的李耀他們大開眼界,真是一派繁榮的景象。
大康並不怎麼限制行商和人群流動,基本上有路引的,便會放行,沒有路引的,只要不是和牆上掛著通緝犯畫像長得太像,給守門的護城衛塞些錢財,基本上也會放行。
而此時的李耀,正坐在蘇昭悅他們的馬車上,一邊駕著馬車,一邊和蘇昭悅她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
另外兩匹馬由子墨和影七牽著,老莊依然駕著另外一輛拉著行李的馬車。
望著眼前長長的隊伍,李耀也不由得感嘆:
“不愧是東遼府最大的一座城池啊,這人就是多。”
排了整整一個時辰,李耀他們才來到城門口。
城門上,掛著一個大大的牌匾,上邊寫著‘棲霞城’三個大字。
很美的名字。
“有路引嗎你們?”一位軍士模樣的人攔住了他們。
“有的軍爺,”影七一臉諂媚地說著,從懷裡拿出一份路引。
這份路引還是老王爺給辦的,上邊的印章是一個不知名的官員,還是京官,時間則是蘇昭悅他們自己填寫的,路引是真的,沿途的城衛看到是京都城的路引,基本上也不敢多做阻攔,故而幾人一路走來倒也算是順暢。
遞上路引的同時,影七右手巧妙的給城衛懷裡塞了二三十枚銅錢,不為外人所看到。
只見那城衛掃了一眼路引,左胳膊往懷裡輕輕一碰,便將路引還給了影七。
兩聲輕咳後,兩名前去馬車上檢查的軍士也返了回來。
“探親的,沒問題頭兒。”一名軍士說道。
“好,放行吧。”那城衛說道,然後又帶著兩名軍士閃身離開,去檢查後邊的馬車去了。
影七這才帶著李耀等人進了棲霞城。
幾人找了一家客棧後,讓夥計停好了幾匹馬和馬車,又要了一些吃食,這才安頓了下來。
飯後已是下午,休息了一陣後李耀帶著影七和子墨去城裡轉了轉。
在一處茶樓裡,幾人點了一些茶水,又花了一兩銀子喊了一名包打聽,這才對棲霞城有了個大概了了解。
棲霞城,東西約十五里,南北約二十里,由於它的東邊有一座大山,每當日落西山之時,霞光便會照射在山巔,景色十分的優美,故而得名棲霞山,而這座城池,也因臨著棲霞山,而得名棲霞城。
棲霞城,擁有常駐人口八十餘萬。
是東遼府最大的一座城池。
而且東遼府是大康的重要產鹽地之一,大康三分之一的鹽是由東遼府這邊的滷鹽井來產出的。
只不過東遼府的鹽井,也大約只有三分之一可以讓人食用,且基本都只能產出一些品質不好的粗鹽,只能供應民間使用,其餘的鹽井大多數人們說的‘毒鹽井’,是不能食用的。
不過東遼府的鹽勝在量大管飽,即使只有三分之一的滷鹽井可用,也貢獻了大康三分之一的食鹽需求。
而且東遼府地勢高,陽光充足,很是適合棉花的種植,因此也是大康的一個重要的棉花產地。
而且所有的商品,基本上也都是在棲霞城週轉,這才造就了這麼一個人口百萬的繁華大城。
而城內呢,主要勢力,除了朝廷的官方勢力,下來的便是孫家,周家,劉家和上官家這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盤根複雜,基本上覆蓋了棲霞城所有的行當,與官方也是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並且每個家族的背景和底蘊都很深厚。
再下來呢,便是棲霞城的十八個小家族,都是城中一些油水多的行當的掌門人。
再下來便是百餘名叫的上名頭的掌櫃的,能在這百萬人口的大城裡,排的上名頭,那也是人中翹楚一般的角色。
在就是傳說,棲霞城還有兩大藏在暗中的隱世家族,也很是厲害,不過有沒有就沒有人知道了,反正怎麼傳的都有。
棲霞城中還有好幾個幫派,也是成天的爭來鬥去的,不過稍強一點兒的幫派,背後基本上都有著各個家族的影子。
還有零零總總的好多訊息,真真假假的,要不是李耀聽不下去了,讓那個包打聽離去,他還能一直說下去。
“小少爺,看來這棲霞城的水也是深的很那。”
聽了那個包打聽講述的話語,影七對這裡錯綜複雜的關係,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七叔,沒關係的,飯要一口口吃,路嘛,得一步步走,更何況,我們最終的目的地又不是這裡。”看出來影七的擔憂,李耀安慰到。
“而且,我喜歡這個地方,這裡,是一片流淌著金子的大地,我們不可能總是蝸居在爺爺指定的那個小村子裡,最終,肯定也是要來到這裡,和各個勢力的人搶飯吃的。”
“當然了,如果我還沒有醒來,蝸居在那個小村子裡,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不過現在嘛,我倒是有點喜歡這裡了。”
“七叔。”
“嗯?怎麼了少爺。”
“只要給我一點時間,少則三年,多則五載,我要站立在這棲霞城的最頂端,我李耀的名字,必將響徹在這片金黃的土地之上,你,信我嗎?七叔”。
稚嫩的少年,眼裡閃爍著莫名的幽亮的光。
少年的一番話,讓影七的血液,如同岩漿一般,徹底點燃了他的整個身體。
一路逃命的狼狽,早已磨滅了他的不少鬥志,直到永安城李耀的力挽狂瀾,靠著小小的茶葉蛋帶領他們掙了在普通人看來很多很多很多的錢,讓他有了不少信心。
不過在瞭解了棲霞城的各大勢力,他才驚覺他們賣茶葉蛋掙得那點錢,就像小孩子透過不懈的努力,才掙到一個銅板一般可笑。
說實話他有些氣餒。
不過當他聽到了李耀的這番話,他又燃起了自己的信心,從未有過的信心。
“小少爺,我信您”,影七的話語,擲地有聲。
“少爺,我也信您”,旁邊子墨的聲音傳來。
此時的子墨,雙目閃爍著光芒,一臉崇拜地看著李耀,那神情,就好像是一個狂熱的邪教徒一般。
“哈哈,好,且隨本少爺潛龍騰淵,攪動風雲。”
李耀十分霸氣地說道。
“走著,回客棧”。
“走著”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