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真到到6月3號這一天,是他們這一屆要徹底離開一中的時候了,寒窗苦讀十二年終於走到了現在。
下午收拾完書之後,還要上兩節晚自習才能回家,休息三天之後正式上戰場。
朱老師看著最後一堂晚自習,反反覆覆的強調高考注意事項,要帶把東西都帶好,文具准考證身份證,不要遲到,路況不好得提前,及時看群裡通知的訊息。
大家都聽了好多遍了,耳朵都快磨出繭子,可是朱老師還是不放心,這是她帶的第一屆高考生怎麼能放心的下,一定要讓他們都平平安安的上了考場,好好考完試。
“大家都記住了沒有?”
底下一片,“記住了——”
師生之間都有很多不捨,所有摩擦在最後離別那一刻好像都顯得不重要,齟齬都變得美好,天塹也能慢慢消融何況高中生能有什麼深仇大恨。
朱老師為了不耽誤他們複習,只在最後一節晚自習的時候才拍了拍桌子,聲音有些哽咽。
“同學們,教了大家這麼長時間的英語,臨到離別送給同學們一個單詞。”
她抬手在黑板上寫下。
impossible.
不可能的。
大家疑惑不解不懂朱老師為什麼要寫這麼一個寓意不是很好的單詞送給他們。
“大家都明白,這個單詞是不可能的。”
“im表示否定字首,但是……”
朱老師抬手在impossible下面重新寫下。
i'm possible
不可能變成了,我可以。
大家都驚歎一聲,朱老師轉過身來,“同學們,這個世界上不可能的事情太多,我們無力的事情也太多。”
“可老師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這個單詞送給大家,當大家在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再遇到什麼不可能的事情,想一想,它或許會變成,i'm possible.我可以。”
下面的人都有些感慨,有些眼睛軟的同學覺得太好哭了,眼淚汪汪了已經。
“老師一直是讀書的英語專業,把大家送出去就像是自己也能重新選擇千千萬萬次一樣,真的很欣慰。”
“高考而已,它決定不了你的人生,我們的人生是曠野是起伏而不是僅僅一點,平時我對你們要求嚴格抓的緊,可到最後老師還是希望各位前程似錦,永不言棄。”
“人生的風風雨雨真是太多了,說多了你們會覺得老師嘮叨,那就最後再寫一句話吧。”
大家都在說,“沒有老師,不嘮叨。”
朱老師笑笑,眼角含淚,抬手在黑板上又寫下一句話,“這是德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歌德經典著作《浮士德》的一句話,老師很喜歡。”
【我覺得有勇氣,到世界上去闖一趟,去承擔人間的禍福,去跟暴風雨奮戰,在沉舟的碎裂聲中毫不沮喪】
在沉舟的碎裂聲中毫不沮喪。
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義,真正的意義。
她最後向同學們鞠了一躬,眼淚垂直掉落到地上,聲音哽咽,“謝謝大家,謝謝大家……配合老師的工作。”
——
ps,
本來想寫完結局一起發的……
沒有寫完,再磨一磨,應該還有6000—10000字正文,說不好,再磨磨,先發這點兒。
還是那句話,確實是歌德《浮士德》,不像前頭翛那個動漫,是我杜撰的瞎編的,emm……不會真的有人信了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