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寫的很雜,零零散散,但能夠看出他和寄信人的關係不錯,大部分都是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

比如今天天氣難得的放晴適合在樓下的架子上晾衣服,她樓下的鄰居在院子裡養了雞,養的很肥,一團團毛茸茸的,有時候去上班的時候她也會抓一把米去喂。

或者今天完成了本子上的計劃安排,晚上和朋友準備去吃頓好的,天寒風涼,注意保暖之類的。

字裡行間中的生活氣息很濃。

應該是個熱愛生活的,很陽光的女孩子。

看到這裡的時候,他的眉眼不由得彎了彎。

由於是匿名,往來之間他也不能推測出原主是個怎樣的人,但估計和那個女孩子一樣,也許會有些志同道合。

可惜的是他的記憶只在精神病院後向外延伸,前面的經歷及過往則是完全空白。如果他現在不是在精神病院,估計也會書給她一封回信吧。

他的目光不由地瞥到了一旁的酒紅色的衣服,看著它有些暗沉的顏色,不由得微微發愣。

這件衣服他一共只穿了一次,還是在上次夜談的時候,按理說他住的地方都是統一化的管理,除了兩身日常換洗的衣服,清一色的整齊且並不好看外,倒是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那麼,這身衣服,也許是最後的突破口。

時緒將衣服翻過來對著光仔細找尋了一番,發現在衣尾標籤的地方有兩個黑色的線,它們被縫合交叉在一起,應該是原先用來固定紐扣的地方。

釦子不在,線還留著。

他忽然想起了曾經電梯故障時前來修理的兩個工人。

按照那個年輕人的受驚嚇程度,那手套上的血應該是不小心沾上去的,若在他出院的第一時間便去醫院進行化驗,若是貓貓狗狗的還好說,但若是人的......

安定精神病離這裡有一段距離,雖說他沒有昏迷,但也只是有微弱的印象。

這家醫院,是從那裡出來後最近的地方。

這麼長時間仍然沒有動靜......要麼他沒有把這當回事,要麼已經凶多吉少。

他更希望是前者。

時緒想了想,翻了一下信件最後的寄信日期,找護士要了一張紙,準備給人回信。

“見字如面:”

“因為一些事情的耽擱,所以好久沒有再給你寄信。”

“不知現在如何,老爺子養的雞估計會對你格外的親切了,這個時節的陽光很好,平時注意開窗通風,我們這裡的城市通了地鐵,估計明年二三月份就會完工,到時候如果可以的話,見你也會更方便些。”

“我聽說你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倒是提前祝賀了,祝福詞雖遲但到。”

“我們這裡樓下新開了一家奶茶店,生意不錯,價格也挺便宜,我曾在那裡點了一份芋泥布丁奶茶,味道還不錯,就是加的料少了些,回來可以帶你一起去嚐嚐,如果閒暇的話。”

“我現在不知為何,對街口的那一片小吃街情有獨鍾。”

“走到盡頭的那一家烤羊肉串的老闆很實誠,肉都是新鮮的,很少有過肥過膩的情況,大部分都是精心剔骨的,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後院裡他買來的三四隻羊。”

......

“老漢布袋饃那裡也不錯,看起來很乾淨,辣椒油是現榨的,紅色的薄油浮在上面令人很有食慾。”

“他們夫妻二人性格很好,做事也誠信,有時天冷了人少,就會看到丈夫通紅著手在炸串,有時冷了將兩手放在嘴邊捂捂,那白色的哈氣和油煙一起緩緩升騰,最後緩緩地消散在空氣中。”

“那個妻子戴著有些油膩看起來卻很溫暖的手套坐在三輪車上,手裡還捧著一個熱氣騰騰的烤紅薯。”

“我曾經去那裡買過,夫妻二人曾說自己是為了孩子攢學費,平時也不敢多花錢,怕孩子在學校受了欺負,他們說的時候一直在笑,臉上滿是經風霜後留下的倦意,在昏黃的燈光下卻添了幾分平凡的溫暖。”

“我覺得那裡才是千萬萬的人間的縮影,一個充滿著油煙氣的塵世人間。”

......

他想著寫著,中間有很多話被刪刪減減又重新更改了幾下,因此直到最後收工的時候差不多已經到了晚上。

旁邊那個大爺已經睡了過去,時緒小心地將紙摺好,寫上了對應的地址後便熄燈收了桌子,把它放在了枕頭下。

一覺無夢。

早上的時候他把信寄了出去。

因為只有時緒一人,幾天的相處護士也知道他沒有人過來探望,因此便讓他去醫院的食堂吃,雖說可能會有些不合口味,但好在方便許多,也比較節省時間。

後來秦一又帶他去510看了一次說是要打消他的念頭,時緒去轉了一圈,發現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後便歇了心思。

見他不再執著,秦一和一個醫生回到自己辦公室整理檔案,近段時間來看病的人很多,有時候他也不能抽出時間。

時緒站在窗邊,看著醫院裡種的那棵巨大的梧桐樹。

有雀兒在上面搭了巢,不知從何處銜來的那些枝枝條條被凌亂的堆在那裡,看起來它很喜歡收拾東西,他偶然還能看見不知何時巢裡多了一隻襪子,不過第二天便不見了。

他的新床友很健談,每天他的妻兒都會來陪她,帶的飯很豐盛,雖說是家常便飯,但也看出是用了心的。

有時候外面吵吵鬧鬧的,是家屬在接他們的家人回家,掂的行李大包小包的,放到後備箱後妻子或丈夫有些不太放心的便又上去問了主治醫生需要注意的事項,接著便下了樓,絮絮叨叨的再給他重複幾遍,那人並不煩,有時候還會笑著將妻子鬢前的黑髮攬到耳後。

一切又好像回到了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