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歷史的遺憾到底是什麼呢?】

【是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困曹仁,威震華夏的關羽,卻一夜之間白頭,敗走麥城,兵敗身亡。】

……

新野縣衙的小院。

剛剛透過天幕,得知自己未來能夠三分天下,而陷入震驚當中的劉備,望著天幕中的內容,再次瞪大眼睛。

“不可能!我二弟天下無敵!”

“只有他殺人的份,怎麼可能被人殺呢!”

張飛性子最急,“騰”地跳起來,粗聲粗氣地吼道:“就是!哪個不長眼的敢咒二哥?”

“待俺找到那弄天幕的妖人,非戳他幾百個透明窟窿不可!”

張飛怒氣衝衝的瞪著天幕,不管是誰,哪怕是天上的仙人,膽敢這般咒二哥,他第一個不願意!

劉備只是一時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但並非沒有理智。

況且天幕之前說過三分天下的事,看起來並非虛言。

那關於二弟的這句,倒也未必不會是真的。

“二弟……”

劉備望向關羽,聲音低了下去,帶著一絲自己都未察覺的顫抖。

“天幕雖未必全真,可先前說三分天下,倒也有幾分道理。”

“你日後若真領兵出征,務必多加小心,切莫輕敵,也……也莫要孤身涉險。”

關羽望著那句‘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困曹仁,威震華夏’正面帶笑容撫著自己的美髯。

聞言,不由眉頭皺了皺,卻還是抱拳道:“大哥放心!某省得!”

“只是某不信自己會敗,更不信會死於他人之手!”

“待他日某破了樊城,定要讓天幕之言不攻自破!”

比起自己兵敗身死,關羽其實更想知道自己是如何威震華夏的。

望著一臉自信的關羽,劉備也是無奈搖了搖頭。

自家二弟哪都好,就是這性子,太傲!

張飛也甕聲甕氣地說:“大哥也別多想!二哥的本事,咱們還不清楚?便是真有什麼麻煩,俺也會跟二哥一起,定能逢凶化吉!”

劉備只好點了點頭,卻還是將那句“敗走麥城”牢牢記在了心底。

同時認真的望向天幕,期待能夠透過天幕知曉事情的前因後果,避免這一遺憾。

……

【建安二十四年秋,彼時劉備剛奪漢中稱漢中王,關羽任前將軍,假節鉞,以荊州“兩個半郡”、三萬餘兵力北伐,直指曹魏重鎮襄樊。】

【襄樊由曹魏名將曹仁駐守,他曾硬扛周瑜聯軍一年,卻難抵關羽猛攻,被迫困守樊城求援。】

【曹操急派“五子良將”之首于禁,率三萬大軍攜龐德馳援,不料紮營低窪處,恰逢漢水暴漲,關羽早備戰船,乘洪水直衝敵營,曹魏士兵多北方人不習水戰,瞬間潰敗。】

【此戰于禁被俘投降,龐德拒降被殺,史稱“水淹七軍”。】

【後曹仁被圍樊城,糧盡城危欲棄城,程普馳援被擊潰,文聘夾擊遭敗,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直接投降,襄陽郡除兩孤城外盡歸關羽。】

【訊息傳至許都,曹操竟欲遷都避其鋒芒。】

【要知此前面對袁紹、孫劉聯軍,曹操從未如此狼狽。】

【而關羽僅用三萬兵便達成此戰績,堪稱漢末罕見,史稱“羽威震華夏”。】

【此一戰雲集了死守、閃電戰、突擊戰、馳援戰、水戰、陸戰、偷襲戰、叛變、內奸,天下十三個州一百二十七郡參加戰鬥。】

【對手同樣豪華無比,曹仁、于禁、徐晃、曹洪……曹魏能動用的名將基本都出動了。】

【東吳方面,兩大都督聯手,東吳十二虎臣超過一半都參與了追擊關羽。】

【這是當時出動名將最多的一戰,最終還是靠呂蒙白衣渡江,才將關羽拿下的,縱觀華夏曆史,也就當初項羽才有這待遇。】

【如果說曹魏好人妻,蜀漢好搞基,那東吳的形象,在這一戰也被展現的淋漓盡致,盡是鼠輩。】

【呂蒙假扮商賈,白衣渡江,背刺盟友,偷襲江陵,導致了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

……

“乖乖,這是誰的部將,居然這麼勇猛!”

漢初。

劉邦望著天幕的描述,不由想起一位名字中帶有‘羽’字的故人。

“可惜了,威震華夏,大業將成之計,居然被盟友背刺了,悲哉惜哉。”

“不過話說回來……”

劉邦望向天幕,好奇道:“漢中王劉備,乃公也曾做過漢中王,你們說這個叫劉備的,會不會跟乃公有什麼關係?”

天幕僅寥寥數語,不足以讓劉邦這些前人窺得全貌。

聽著劉邦的猜測,蕭何等人若有所思。

“嗨,乃公不過隨口一言,想那麼多幹什麼!”

“等著仙幕解惑就是!”

看著陷入沉思中的張良蕭何等人,劉邦毫不在意道。

……

與此同時。

漢末位面。

荊州大營。

“于禁被俘、龐德被殺、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還逼的本相想要遷都,好一個關羽!”

看著項羽這恐怖的戰績,曹操驚歎不已。

光是聽著天幕的描述,都讓人驚出一身冷汗。

這般恐怖的戰績。

真不愧是當初自己求而不得的男人。

“真不愧是關羽,于禁,你輸給此人,當真不冤啊!”

曹操笑呵呵地打趣于禁。

一旁的曹仁、于禁面面相覷,關羽居然這麼猛?

經過先前天幕提到的赤壁大敗一事,如今曹操心態上面算是好上許多。

左右都是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與其質疑憤怒,倒不如抱著一種學習和吃瓜的心態,從中學習經驗,想辦法改寫歷史。

“這一次,某定誓擒關羽,為我所用,豈不美哉!”

曹操哈哈大笑。

不管怎麼說,此次會戰,是八十萬對三萬,優勢在我。

如今得天幕預警,得窺未來之事,穩紮穩打,他曹操就不相信,這孫劉聯軍,還能再創造一次以少勝多的奇蹟不成?

“倒是沒想到這般關鍵時刻,孫吳居然偷襲了關羽。”

曹操搖了搖頭,不由為關羽感到惋惜。

“可憐雲長一世之名,沒想到盡敗於鼠輩之手。”

須知,在此之前,不管哪國打仗,商人都可以穿行其中,為軍隊執行物資。

呂蒙此舉,算是把白衣商賈的名聲全給敗壞了。

今後白衣商賈再想穿梭在戰場上,免不了要被懷疑成間諜,經受層層盤查。

這就好比如今救死扶傷的紅十會,搖身一變,變身特種兵攻佔城市。

影響十分惡劣。

“只是沒想到,孫權小兒居然敢斬殺關羽。”

曹操一陣唏噓。

俘殺,代表著關羽先是被俘,而後被殺。

如果關羽投降的是他,他肯定是不捨得殺的。

也不知道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

……

彈幕。

:要知道呂蒙偷襲的江陵城不光是關羽的後方,城中還有軍隊將士的家人們。

如果是一般人的將領,可能會隱瞞訊息,穩住士兵繼續作戰。

但他是誰,義薄雲天的關羽,關二爺。

他體諒將士們想家人的心情,將士們既然想救家人,那便救吧,想投降便投降吧。

父母親情,人倫大義,我關羽不攔你

軍隊自此原地解散,關二爺只帶數名親隨,獨面江東鼠輩。

……

“真乃忠義之士也!”

想起關羽的身影,曹操心中便是一陣遺憾。

如此仁義之士,怎麼就被江東鼠輩給害了呢?

……

“江東鼠輩?”

江東。

孫權臉色大變。

“安敢這般輕辱我江東!某派呂蒙取荊州,是為保江東基業,何錯之有?怎就成了‘鼠輩’?”

想起此前關羽拒絕孫權聯姻時,那句“虎女安肯嫁犬子”的羞辱,想起關羽北伐時對江東的輕視。

孫權不由怒道:“孤自承父兄基業,守江東六郡,與曹操、劉備三分天下,何曾懼過誰?”

“當年赤壁之戰,孤力排眾議聯劉抗曹,破曹操百萬大軍,保住江東。”

“如今取荊州,是因關羽久佔荊州不還,且多次羞辱江東使臣,孤不過是收回本就該屬於江東的土地,怎就成了仙幕口中的‘鼠輩’?”

……

:主要還是因為糜芳、傅士仁這倆貨投降了。

當時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原本想要乘勝北伐,出征前命糜芳傅士仁供需糧草軍需,結果南郡城內莫名其妙失火了,燒了一批軍需

關羽本來就覺得糜芳和傅士仁是廢物,看不起二人,於是當場就表示,等他回來再收拾糜芳。

當時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跟了劉備二十四年,結果就因為這點事,當關羽大軍陷入困境時,兩人沒有全力救助關羽,因為害怕關羽時候收拾他們,就被孫權勸降了。

當呂蒙白衣渡江後,這倆二五仔帶著好酒好菜出城投降。

關二爺料到東吳可能不老實,處處提防著東吳方面,但他更沒想到跟著劉備二十多年的小舅子會反叛。

:都說關羽大意失荊州,可實際上人家戰略部署方面已經很完美了,他修築城牆,建造烽火臺,還留有重兵把守。

也是等得知呂蒙病倒的訊息後,才抽調兵力前往前線的,而且荊州是堅城,只要不斷糧,不投降,完全可以據城而守,誰能想到手下的二五仔會投降。

……

【所以歷史的遺憾是什麼呢?】

【是舉全國之力,為弟報仇的劉備。】

【是四百年大漢信仰,被夷陵的一把大火澆滅。】

【“想想,虎牢關,想想,當陽橋,再想想琢郡,那一片桃園,我的心……被摘走了……”】

【“東吳害了朕弟,今日汝竟敢到此遊說做一說客。”】

【“陛下乃漢室皇叔,今不思剿除篡漢曹賊,卻為異姓之親而屈萬萬聖之尊,是舍大義而就小義也。”】

【“殺弟之仇不共戴天,要朕罷兵,除死方休!”】

【“朕!今天告訴你,要成大業,必伐吳!”】

【“要報仇雪恨,必伐吳!”】

【“若不能為弟報仇雪恨,縱有萬壽之尊,又有何用呢?”】

……

“舉全國之力,為弟報仇?”

“四百年大漢被夷陵的一把大火澆滅……”

漢初。

劉邦等人也在看著天幕,同時天幕所言,也驗證了眾人先前關於劉備身份的猜想。

雖然已經知道大漢即將覆滅,樊噲心裡依舊不好受。

畢竟。

大漢可是從他們手上建立起來的,本就有著別樣的情愫。

他粗糲的手掌拍在案上,酒盞裡的酒灑了半桌。

嗓門震得樑上灰簌簌掉:“這劉備咋這麼糊塗!為了兩個兄弟,把大漢的基業都扔了?天下要緊還是兄弟要緊,他分不清嗎?”

只是樊噲話剛落,劉邦的腳就踹在了他膝彎上,樊噲“哎喲”一聲單膝跪地,還不忘嘟囔:“陛下咋還護著他?”

“分不清?”

劉邦指著他罵道:“乃公當年在豐沛,若不是蕭何、張良、你樊噲跟著,早死在秦軍手裡了!兄弟情義都沒了,要那天下給誰看?”

他抬頭望著天幕上劉備喊“殺弟之仇不共戴天,除死方休”的模樣,眼底竟泛起一絲熱意。

“這才是乃公的種!”

……

【其實三國裡的每個歷史人物,都該感謝劉備。】

【因為如果沒有蜀漢的仁義,或許不會去懷念那個人吃人的時代。】

【如果沒有蜀漢,這段歷史很可能只會簡單記載為亂世,被史官一筆帶過,就像五胡十六國一樣,除了歷史學家外,很少有人會記得。】

【要知道,當時和劉備一起逐鹿天下的人,多是勾心鬥角、手上沾滿了血腥和殺戮。】

【就比如曹操,為報父仇,能直接屠盡一座城。】

【孫權為奪荊州,讓呂蒙白衣渡江,還背信棄義斬殺了盟友關羽。】

【還有司馬懿違背洛水之誓,還把人家曹爽全族都給滅了,至今都遺臭萬年。】

【但劉備和他們截然不同。】

【他從織蓆販履的寒門子弟,到開創蜀漢基業,靠的從不是陰謀詭計,而是“仁義”二字,是“兄弟如手足”的誓言。】

【他這一輩子真的都在踐行仁義二字,踐行這份手足之情。】

【他一生都在踐行這份仁義,堅守這份兄弟情。得知關羽遇害後,他什麼都顧不上了——哪怕捨棄萬里江山,也要起兵為兄弟報仇。】

【如果沒有蜀漢,沒有劉備建立了一個奇葩熱血的政權,估計很少有人願意提起那個痛苦的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