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統四海,天下響動,震爍古今,我們願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號。”】

【“名曰:天可汗!”】

影片中的內容宛若一顆驚雷,在各個歷史朝代中炸響。

……

“大唐……”

“天可汗……”

“漢……也亡了嗎?”

大秦位面,嬴政心情頗為複雜。

曾經的他,做夢都想讓大秦一世、二世、三世……乃至萬世的流傳下去。

如今看到秦漢兩朝接連覆滅,不由得讓他開始反思。

這世間真有能千秋萬世的朝代嗎?

“朕天下一統,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行郡縣,收天下之兵……朕做了這麼多,都不足以保住我大秦萬世基業,為何?”

“李斯,你說行郡縣這步棋,朕是不是下錯了……”

祖龍有些自我懷疑。

在行郡縣,還是分封之中,秦朝歷代先祖多有討論,嬴政自己也有諸多考慮。

為了避免諸侯國割據的局面再度發生,他決定吸取過往的教訓,廢分封而行郡縣。

現在的他,卻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因為大秦滅亡的事實是太輕易了

以至於他不禁有些懷疑,行郡縣這步棋是不是下錯了。

倘若自己當初分封秦氏諸侯,鎮守各方,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陛下,如今形勢未明,未必是郡縣之錯,陛下何必庸人自擾呢?”

“何況天下興亡,王朝更迭,乃萬物發展規律。”

因為有著天幕的緣故,李斯此刻說話也頗為大膽了些。

他頓了頓,繼續道:“周朝雖歷經八百年風雨,然期間諸侯國戰亂不休,天子猶如玩物,這樣的朝代,縱有萬世之名,有又何用呢?”

“況且……”

“陛下莫非忘了秦國世代先祖一統天下的大願了嗎?”

李斯的這番話,可謂是給了祖龍一記重喝。

他深吸了口氣,緩緩道:“朕……一刻都不敢忘!”

“謝先生解惑,朕險些誤入歧途!”

一旁的趙高見風使舵:“陛下不必困擾,如今仙人降下此等神蹟,得見未來之事,日後大秦歷代國君必能以此為戒,佔盡先機,大秦必能萬事無憂。”

趙高的話,讓祖龍眼前一亮,一掃先前的鬱悶。

“言之有理!”

“李斯,命你擬一份旨意,讓我大秦後代君王以天幕為戒。”

“另外今明兩日的朝會,暫時取消了吧。”

“朕要好好看看,究竟是怎樣的奸賊,害我大秦如此輕易覆滅!”

感受到祖龍身上的肅殺之氣,趙高李斯二人額頭浸出冷汗。

可以預料到,一旦這位始皇帝得知事情的真相,天下免不了一陣腥風血雨。

“希望這些事跟自己沒有關係為好。”

不知為何,看著一旁的趙高,李斯心中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

……

大漢位面,高祖時期。

未央宮。

樊噲、蕭何等人偷偷朝劉邦望去。

大家原本以為劉邦會憤怒,再不濟也會破口大罵,然而現實卻令大家很是意外。

因為對方的表現實在是太過平靜了。

“萬世基業,虛無縹緲的很吶。”

事實上,早在蕭何點出天幕能顯示後世之景的時候,劉邦便想過這種可能,因此他倒也沒有感到過多驚訝。

至於萬世基業……

以前劉邦倒也想過,也曾執著過。

可隨著年齡上來,有些事情倒也看的開了。

“這天底下,哪來的什麼萬世基業?”

“暴秦覆滅,按說我沒出多大的力,可最後得利的卻是我!”

“想那項羽,何等英雄,乃公現在想來,都有點怕他。”

“可是這樣的英雄,偏偏讓我打敗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劉邦望著身邊這幫好兄弟,瀟灑一笑。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治理國事,交納賦稅我不如蕭何,領兵打仗,管理軍隊,我不如韓信!”

“你們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

“可是!你們大傢伙都願意跟著我幹!”

“這不是我劉邦有多大本事,是上天想讓乃公嬴。”

“這是上天讓我劉邦得了這天下!”

“是上天把這天下賜給了乃公!”

“既然是天意讓乃公取得了這個天下,如果有一天上天覺得我劉邦的兒孫昏庸無能,不配坐擁這天下,把他們從皇位上趕下去,乃公又有什麼好遺憾的呢?”

看著放聲大笑,自謙僥倖得了江山的劉邦,蕭何搖頭失笑。

這傢伙嘴上說著能成功靠的是這幫老弟兄,靠的是老天爺,靠的是張良和韓信。

但事實呢?

是這幫老弟兄們都指望著他劉邦呢!

與其說他們才能之高成就了劉邦,倒不如說是他們遇到了劉邦這位明主,才得以施展才能。

天下英雄何其之多,他蕭何的才能就一定比旁人強嗎?

那些沛縣的老兄弟生來就會打仗,生來就是當將軍的料嗎?

不然。

是因為他們成功了,所以才能青史留名,才能被世人看見。

韓信夠有才了吧?

可那又如何呢?

投奔劉邦之前不過項羽帳下一執戟郎中。

是劉邦給了韓信機會,力排眾議讓他當了大將軍,這才成就了兵仙韓信。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天才沒有機遇,沒有能施展的舞臺,縱有天縱之資又有何用呢?

仔細想想,為什麼當時劉邦敢直接拜韓信為大將軍?

因為英雄惜英雄。

天才才知道另一個天才的天賦是多麼的恐怖。

換句話說,如果說韓信統兵能力能有九十九分的話,劉邦自己起碼能有個九十分。

說個題外話——劉邦軍事上可能被大家唯一詬病的,就是白登之圍了。

很多人以為的白登之圍,是劉邦領著三十萬大軍,都被冒頓單于給打敗了。

最後劉邦靠賄賂冒頓單于的老婆吹枕邊風,才保住一命。

但事實卻是。

劉邦領著三十萬大軍,追著冒頓單于一頓暴揍,馬上就要把對方給乾死了。

結果因為劉邦急於的想要幹廢冒頓,領著先鋒部隊追擊對方,這才不小心被圍困在白登山的。

然而即便在這種情形下,被圍困在白登山的劉邦依舊硬挺住了冒頓單于四十萬大軍七天七夜的輪番進攻。

外有漢軍主力虎視眈眈。

內又啃不下劉邦這塊硬骨頭。

所以冒頓才順著臺階,放過劉邦。

否則你以為光靠冒頓老婆吹枕邊風,就能把人家耳根子吹軟了,就能讓匈奴退軍?

不過是給你個面子,給你個臺階下。

不然真等漢軍主力部隊趕過來了,內外夾擊之下,那就是匈奴被殺的丟盔棄甲了。

至於劉邦的後勤能力,真的差嗎?

劉邦評價自己“鎮國家,撫百姓,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但事實上。

光是看劉邦進軍咸陽之後,跟關中百姓約法三章的內容,其安撫百姓的能力,誰敢說他不如蕭何?

再說回謀略和應變。

能做到稍微一出手,一出苦肉計便輕鬆解決掉因叔父之死,興師問罪的項羽,並與之結為異性兄弟。

能在兩軍陣前被項羽一箭射中,仍面不改色指揮軍隊的人。

其謀略和應變縱然不如張良,尋常人恐也難與之比肩。

未央宮中。

蕭何喝的醉醺醺的劉邦,眼中帶著一抹笑意。

事實上。

一路走來。

他蕭何看到的從來都不是什麼天意。

而是一個被命運推著不斷前進的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