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城外,

周軍大營,

周軍大營的玄鳥旗在暮色中低垂,

竇儀的馬車碾過營前焦土,車轍深深陷入被血水浸透的泥濘。

趙匡胤獨坐中軍帳內,甲冑未卸,肩吞處一道三寸長的刀痕還滲著黑血,案頭油燈將他眉間的溝壑映得愈發深邃。

藥香混著血腥在軍帳中浮沉,

趙匡胤從案頭取出一張畫。

畫中女子美貌傾城,

赤足立於淮河淺灘,腰間玉珏與他懷中那枚竟是一對——正是三年前那個暮春,他從她驚慌逃竄的馬車下拾得的。

“將軍,該換藥了。”

親兵掀簾的剎那,

趙匡胤猛然將畫像捲入《六韜》兵書。

紗布撕裂傷口的劇痛中,他彷彿又看見永寧公主跌落在自己馬前的模樣:金絲履滑入溪流,羅襪沾著金陵特有的海棠香。

記憶如潮水而來,

三年前的秦淮河畔,

扮作商賈的趙匡胤勒馬駐足。對岸柳蔭下,

永寧公主正赤足戲水,侍女們驚慌拾裙的聲響驚起白鷺。

她回眸時髮間金步搖勾住輕紗,露出頸側硃砂痣一點。

“放肆!”

侍衛的呵斥驚醒痴人。

趙匡胤策馬離去時,

懷中已多了一方染著海棠香的絹帕。

帕角繡著的“永“字,與此刻畫像題詩的筆鋒如出一轍......

等他再次折返之時,美人已去,只留餘香,

岸上還有一枚玉環。

正在此時,

“將軍!竇學士求見!”

親兵的急報劈開回憶。

趙匡胤臉色一變,慌忙將兵書重重拍在案上,

恰遮住畫像中永寧公主的眉眼。

竇儀掀簾而入的瞬間,目光掃過案頭微露的畫軸邊角,嘴角勾起一抹毒蛇般的笑紋。

“趙大帥別來無恙?”

竇儀故作沒有看見一般,四處觀望營帳,

給了趙匡胤將畫藏好的時間。

趙匡胤站了起來,眉頭一皺,問道:“竇學士不是奉旨南下壽州與李從嘉商議周唐兩國罷兵議和嗎?為何來大營?”

竇儀沒有回答,而是問趙匡胤:“趙大帥,你可知為何陛下在垂拱殿不答應你率領三千死士進攻壽州,並且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怒斥你?”

趙匡胤思索一會兒,始終沒有答案,隨即搖頭:“陛下天威難測,末將難以猜度。”

“你在壽州戰場上損兵折將,接連大敗,陛下沒有對你降罪和免去你軍中統帥之職已經莫大的天恩,垂拱殿上怒斥你,不過是應付那些要彈劾你的大臣罷了。”

竇儀嘆息一聲,安撫趙匡胤,“你要理解陛下,切莫心生怨氣,其實陛下一直非常器重你的。”

“原來如此!”

趙匡胤恍然大悟,心中感動,說道:“末將豈能對陛下心生怨氣,不過是很不理解為何陛下會贊同與唐國議和。”

竇儀微微一笑:“本官來帳內已久,趙大帥莫非讓本官一直站在這裡與你說話不成?”

趙匡胤尷尬笑了幾聲,指著案頭:“是末將疏忽了,竇學士,快快請坐。”

“來人,上茶!”

“諾!”

趙匡胤和竇儀落座後,親兵已經送茶進來。

茶香四溢之中。

竇儀端起茶杯,輕輕的吹了吹杯中熱氣,“說到我大周與唐國議和,其實這不過是陛下的緩兵之計罷了。”

“緩兵之計?”

趙匡胤虎目一睜:“還請竇學士明示。”

“陛下乃我大周百年一遇的明君聖主,安能真的與唐國議和,這不過是借議和談判之名,給趙大帥攻打壽州和收復正陽渡做好整頓兵馬時間罷了。”

竇儀啜了一小口茶水,眸子露出一抹冷然。

趙匡胤臉色大變:“這…天子果然天威難測啊。”

反應過來後,臉上逐漸露出驚喜之色。

竇儀皺眉遲疑:“不過…”

“不過什麼?”

趙匡胤心中一顫,急忙問道。

“敢問趙大帥,我大周在壽州還有多少兵馬?”

趙匡胤凝眉思索,回答:“除去陛下的十萬王師,還有八萬留在壽州兵馬。”

“八萬?”

竇儀伸手捋著自己已經發白的長鬚。

沉吟半響後,

目光灼灼的盯著趙匡胤,“這八萬兵馬可能拿下正陽渡或者壽州?”

趙匡胤不假思索,信心十足說道:“只要朝廷支援末將,末將定能攻破壽州和正陽渡。”

“如此甚好!”

竇儀將茶杯放回案頭,眸子的光芒越發大甚:“倘若趙大帥能夠攻破壽州,那我大周軍隊,就可以一鼓作氣,繼續南下,渡過長江勢如破竹,攻破唐國都城金陵,攻滅唐國。”

“如此,趙大帥就是我大週一統天下的第一功勳之將,必將載入史冊,名垂青史。”

趙匡胤臉色大振,虎目之中,滿是光芒,彷彿馬上就看到了周軍攻破金陵的一幕。

“末將定不負陛下所望,為陛下開疆拓土,成就千古霸業。”

趙匡胤站了起來,對帳外北方深深抱拳一拜。

竇儀也站了起來,語重心長說道:“趙大帥,此次攻打壽州,機會只有一次,你要好好把握,切莫再敗了。”

趙匡胤緊皺眉頭,微微額首。

“若是敗了,那該如何?”

趙匡胤試探性的問道,

竇儀露出一絲詭譎笑容:“若是敗了,那本官就真的要與唐國議和了。”

趙匡胤聽後,心中暗罵老狐狸,

既然從這老狐狸口中套不出話,趙匡胤也不多問,

不過想想也知道,

倘若趙匡胤再敗,那麼下場可不像現在一樣,只是受到柴榮幾句怒斥之語,

而是罷官降罪,收回兵權。

最後被柴榮一杯毒酒,

賜死!

竇儀似乎看出了趙匡胤心中的顧慮,說道:“趙大帥不過憂心,就算此次攻破壽州失敗,陛下也不會降罪於你,畢竟你可是陛下最為倚重的心腹大將。”

趙匡胤重重點頭:“竇學士,待你回汴梁,轉話給陛下,末將定不負陛下之望,誓死完成陛下的千古霸業。”

竇儀笑著說道:“趙大帥對陛下的忠心,本官自然會轉達。”

“多謝竇學士!”

趙匡胤向竇儀深深一拜,

“本官進入壽州城後,會以生病為由,拖延與李從嘉議和談判的時間。”

竇儀說道:“在這段時間裡,還請趙大帥儘快整頓兵馬,完成攻打壽州的準備。”